难道是“老鼠”抓久了么?——了解“腕管综合征”
腕管是腕关节掌侧的一个狭窄管道,中间走形肌腱、神经等。其中包括正中神经,控制拇指、食指、中指的运动和感觉。当腕管狭窄便会压迫神经产生手掌麻木、无力、疼痛。
腕管综合征是什么?
目前认为是腕管内压力升高→正中神经受压迫或存在炎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症状:正中神经支配区(第1、2、3指及第4指桡侧半)的疼痛不适与与感觉异常(麻木和麻刺感),手部无力或动作笨拙比较少见,双侧同时起病多见。
附:下图蓝色阴影为正中神经支配区
特点:夜间加重,常常导致从睡眠中醒来。
部位:可能局限在腕部,或累及全手,或向近端放射至前臂,很少放射至肩部。
诱发因素:睡眠、手或臂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手或腕部进行重复性动作、抬臂动作。
缓解因素:改变手的姿势、甩手。
如何判断是不是“鼠标手”呢?
1.Phalen试验:患者在肘关节完全伸展的情况下在腕关节水平充分曲掌或者肘部保持屈曲,双手背相对使腕关节过度屈曲。
阳性:腕关节屈曲1分钟后正中神经支配的手指出现疼痛和/或感觉异常。
2.Tinel试验:需在腕管上方或紧邻腕管近侧的正中神经行径上进行有力叩击。
阳性:在正中神经上方进行叩击时,其支配的手指出现疼痛和/或感觉异常。
3.手压腕部试验:在腕横韧带上方施加压力,若施压30秒之内出现感觉异常,则被认为阳性。
4.举手试验:需将双手高举过头并保持1分钟。若症状再现,则为阳性。
诊断的准确方法:特征性症状与体征+确定性电诊断检查(评估神经受压的严重程度,除外其他)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专题,描述如下: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患者通常会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感觉异常和少见乏力。CTS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压迫性局灶单神经病。
● 对于轻至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短期改善症状的有效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夹板治疗、腕管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腕骨活动术和瑜伽也可能是有益的。联合治疗可能比单用任意一种疗法更有效。转诊至手部治疗专科认证的职业治疗师处可能会改善患者转归。
● 未经证实的腕管综合征(CTS)治疗包括神经滑动手法、超声、电刺激、低强度激光治疗、磁疗法、冷热交替浴和肌筋膜按摩。腕管综合征(CTS)无效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维生素B6和利尿剂。
● 与腕管综合征(CTS)保守治疗失败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患者年龄大于50岁、持续性感觉异常、两点辨别力受损(大于6mm)、30秒内Phalen征呈阳性以及运动和感觉潜伏期延长。
● 对于轻到中度有症状(持续时间≤10个月)且未经治疗的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相较于其他保守治疗措施,我们推荐首选夜间腕夹板(保持中立位)治疗作为初始治疗(Grade 1B)。
● 对于依从夜间腕夹板但治疗1个月时仍有症状的患者,我们建议再延长腕夹板治疗1-2个月,同时加用一些其他保守疗法(如下述),而不是停止腕夹板治疗(Grade 2C)。
● 腕夹板治疗效果不佳的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我们建议甲泼尼龙(40mg)单剂注射作为接下来的治疗方式,而不是口服糖皮质激素(Grade 2B)。对于拒绝注射治疗的患者,我们建议采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Grade 2B)。我们使用泼尼松(20mg/d)治疗10-14日。
●对于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轻至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我们建议使用其他保守疗法,包括腕骨活动术或瑜伽(Grade 2C)。 我们推荐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腕管综合征(CTS)(Grade 1B)。
● 在腕管综合征(CTS)症状持续缓解方面,手术似乎比夹板疗法或糖皮质激素注射疗法更有效。对于保守疗法难治性中至重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我们建议行外科减压术(Grade 2B)。
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患上鼠标手:
① 常用电脑的人应将键盘放在身体正前方中央,键盘、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姿时的肘部高度;
② 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避免用力敲打键盘,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
③ 经常提、拎重物的人,短时间负荷过重,应避免将重物长时间挂在手臂上,不要用手指去抓重物。
往期回顾:
想要更多内容?
【打开UpToDate 就能检索你要的资料!】
版权声明:杏仁医生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和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