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无常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详解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
目前已知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也有报道指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以七八月份为高峰。
在亚洲地区的统计中,中国内地发病率为60%、中国香港为50%、越南是40%、印度是70%。
而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可达80%~90%;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
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专题,描述如下:
目前已有很多随机对照试验对多种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治疗方案进行了评估。尽管这些研究数量众多,但是幽门螺杆菌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选择的治疗方案除了必须有效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如费用、副作用以及给药方便性等。
很多临床情况需要幽门螺杆菌治疗。现有多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但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尚未明确。
● 对于初始治疗,如果人群中克拉霉素耐药率小于15%,我们建议以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1g,一日2次)和克拉霉素(500mg,一日2次)的三联疗法治疗10日至2周(Grade 2B)。
● 我们建议仅在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用甲硝唑(500mg,一日2次)代替阿莫西林,因为甲硝唑的耐药很普遍,可能会降低疗效(Grade 2B)。
● 虽然四联疗法可作为初始治疗,但我们建议主要将其作为再治疗方案(Grade 2B)或用于克拉霉素耐药率高的地区(≥15%)。四联疗法包括有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一日2次给药,加铋剂(525mg,一日4次)和2种抗生素(甲硝唑250mg,一日4次和四环素500mg,一日4次)或者市售的包含有枸橼酸铋钾、甲硝唑和四环素的复方胶囊,一日4次给药,治疗10-14日。只要联合一种PPI,初始治疗使用以铋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1周就足够。如果四环素不可用,应用多西环素(100mg,一日2次)替代。
● 对于幽门螺杆菌治疗一个疗程失败的患者,我们建议要么采用不同药物组合的其他三联疗法,或者采用更受推荐的四联疗法(Grade 2B)。再治疗方案受初始治疗影响,如果可能的话,一般应该避免使用克拉霉素和以前用过的抗生素。
● 对于2次幽门螺杆菌治疗均失败的患者,应加强其用药的依从性。可以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以指导后续治疗。对于补救治疗,我们通常使用左氧氟沙星(250mg)、阿莫西林(1g)和一种PPI,每种均一日2次给药,持续2周。
如何预防感染及复发呢?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总之,不能单纯应用“三联” “四联”药物,而忽视了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否则病情停药之后复发率也会增高。
往期回顾:
想要更多内容?
【打开UpToDate 就能检索你要的资料!】
版权声明:杏仁医生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和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