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UpToDate在行动
来源:杏仁医生
明天就是世界肝炎日,而我国一直是肝病多发地区,慢性乙肝肝炎和各种不鲜为人知的肝病就好似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总在伺机对我们下手。生活中,你我身边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社会对于这种疾病的误解也一直存在。其实我国早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就去除了乙肝歧视,但面对肝炎问题,当下只有让更多急需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获取有效治疗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杏仁特为您整理了UpToDate乙肝病毒相关知识——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专题,描述如下:
● 应对某些无症状群体(例如,妊娠女性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此外,还对以下情况的HBV感染高危的无症状个体进行筛查:未曾进行疫苗接种;或进行了疫苗接种,但接种前未进行筛查。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是一种在受感染的肝细胞中表达的细胞内抗原,在血清中检测不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HBV感染的整个病程中均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从前核心蛋白处理而来的一种分泌性蛋白,一般认为它是HBV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 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是建立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IgM抗体(抗-HBc IgM)的检测基础上。
● 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特征是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IgG抗体(抗-HBc IgG)(图 1)。在疫苗接种后,只有存在抗-HBs才表明对HBV感染具有免疫力。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是基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
● 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附加检测—应进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血清HBV DNA检测以确定是否应考虑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定义为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患者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可检测到HBV DNA的存在。此类患者可根据他们的其他HBV标志物[最常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为阳性或阴性而进一步细分为“血清反应阳性”或“血清反应阴性”HBV。大多数此类患者只有非常低或检测不到的血清HBV DNA水平,由此解释了无法检测到HBsAg。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息息相关,临床医生在面对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现代社会仍有很多肝炎患者会面对羞耻和歧视,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和慢性肝炎病人拥抱或握手!而害怕感染,是歧视背后的主要因素。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公众教育,打破谣言和误解,帮助公众了解肝炎,让肝炎受害者不要再受到更多的伤害。
往期回顾:
想要更多内容?
【打开UpToDate 就能检索你要的资料!】
版权声明:杏仁医生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和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