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 | 让我们对“仙境”说NO!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选择5月31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是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明天就是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 烟草和心脏病 ” 。近期发布的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如下(核心信息: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与中风等心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认识,及倡导制定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的政策):

 

核心信息一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因素。

 

核心信息二

吸烟可以导致心脏损伤,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

 

核心信息三

吸烟可以导致脑血管和颈部动脉损害,增加中风的风险;吸烟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

 

核心信息四

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及死亡风险越高。

 

核心信息五

二手烟可迅速损伤心脑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可导致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5%-30%,导致中风的风险增加20%-30%

 

核心信息六

短暂暴露于二手烟也能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

 

核心信息七

无烟环境可以有效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危害。

 

核心信息八

戒烟可迅速降低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戒烟5-15年,中风发病风险降低至非吸烟者。

 

核心信息九

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核心信息十 

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书记、副主任李新华指出,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及死亡风险越高。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概述” 题,描述如下:

 

引言

心血管疾病 在美国及多数发达国家,尽管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CVD无疑仍然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死因。

  

推荐内容

● 戒烟 — 吸烟仍然是过早死亡的主要可避免原因,也是过早失能的主要可避免原因。所有这些证据表明,目前吸烟数量增加CVD所致病况和死亡,戒烟的益处仅数月后就能出现,在几年后可达到非吸烟者水平。 

 

● 应该经常劝诫所有吸烟者戒烟。现在有很多戒烟方法,包括行为治疗、尼古丁替代疗法和其他药物治疗。

 

● 在所有成人中均应考虑以下可改变的心血管疾病(CVD)主要危险因素:不良饮食、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身体运动不足、肥胖、糖尿病和大量饮酒。

 

● 推荐阿司匹林的决策应根据个体化的临床判断,包括对心血管疾病(CVD)绝对危险度下降幅度和大出血绝对危险度增加幅度的评估。

 

● 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确证有效的辅助药物治疗改变多个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CVD)一级预防中可能至少有额外的获益。

 

 

 

 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围绕“烟草和心脏病”展开,重点阐述了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联、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心脑血管损伤的机理,提高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危害的认识以及尽早戒烟的意愿。

 

 

 

新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Gauden Galea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世界无烟日的重点关注议题---烟草和心脏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针对全面控烟、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提出了履行中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承诺和职责,包括全面无烟立法以及帮助减少烟草消费的措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蒋立新从权威角度阐述了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联,帮助广大公众认清吸烟危害的事实。

 

 

 

 往期回顾:

《甲状腺疾病为何总是“缠上”女性?》

《久坐,绝不仅仅是腰粗屁股大》

《脑卒中和抑郁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注意:艾滋病在我国的状况已经悄悄发生改变》

《孕妇患上水痘怎么办?》

 

想要更多内容?

打开UpToDate 就能检索你要的资料!】

 版权声明:杏仁医生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和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