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心梗”,傻傻分不清楚?!

新闻来源|台州晚报

 

浙江台州黄岩25岁的芳芳(化名),

3个月内,4次突发“心梗”,

送进了抢救室。

医生们忙碌半天,

却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

一问原因,

竟然是因为换了新工作,升职加薪导致的。

 

更奇怪的是,

医生还建议小芳去精神卫生中心看病,

也就是俗称的“精神病医院”。

升职加薪是好事,

小芳这是咋了?

 

换新工作的她,突发“心梗”

 

事情还得年初说起,原本在单位当文书的芳芳,跳槽到一家外企做销售。原来的单位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新工作挑战性强不说,竞争性也大。压力就是动力,芳芳是非常努力。

 

 

有付出,就有回报,没多久,芳芳就因为出色的销售业绩,被提拔为小组长,升职加薪,自然是件大好事,亲朋好友都替她高兴。

 

但芳芳的身体,很快出现状况。3月份的一个晚上,她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心跳“砰砰砰”地加快,双手也开始发抖,脸上发白,冷汗直冒。

 

芳芳的脑海里冒出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致命性疾病“心肌梗死”,报道说那个人因为没有及时送医院而丢了命,心中更是一阵害怕。

 

在救护车上芳芳吸了几口氧气后,胸闷不适的感觉慢慢缓解下来。到了急诊室,做了心电图、验了血、拍了片,芳芳感觉全部好了,没一点事了。

 

 

被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

 

医生看了各项检查结果,也奇怪了:心脏根本没毛病,其他各项指标也正常啊。医生最后对芳芳说,你可能是疲劳了吧,休息一下就没事了,药都没给她开。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类似的情况又发作了3次,每次发作都是“要死了,活不过今晚了”的感觉。然后重复着前面的“流程”,发作——打120——送急诊室——缓解——检查——没问题。

 

为此,芳芳专门去医院作心血管方面系统检查,甚至还到杭州大医院检查过了,结果一切都好好的。

 

在第4次发作送去急诊室抢救,已经成为“熟人”的医生,告诉芳芳,你这个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建议她到台州市第二人民院心身科去看一下。

 

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又叫“台州精神卫生中心”,前身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天台精神病院”。

 

 医生说这是“惊恐障碍”

 

芳芳自己也上网查过,发病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对应的都是心脏病啊,怎么会是心理疾病呢?但是,想到发作时的痛苦,芳芳还是犹犹豫豫地到台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心身科主任汤义平听芳芳介绍完病史,看了带来的厚厚一摞检查报告,又为她检查了身体,马上就有了答案:芳芳发作时的状况,是惊恐障碍的一种表现,建议她住院治疗。

 

惊恐障碍,这个名词有点陌生吧?汤主任介绍:

人类大脑有个叫“杏仁核”的神经核团,以它为中心的神经网络,管理我们的恐惧情绪体验。杏仁核过度兴奋,可导致下丘脑外侧核激活,使交感神经系统突然处于兴奋、紊乱的状态,就会发生惊恐障碍。因为主要是主要影响心肺的交感神经系统,所以表现为心脏病的症状。

 

汤主任说惊恐障碍发作起来,病人感觉比心脏病更为难受,发作时有强烈的莫名恐惧感、濒死感、失控发疯感,呼吸困难感、窒息感。

 

汤主任介绍,惊恐障碍也叫做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原因是压力太大。该病春夏季高发,完美主义个性、急躁、敏感的人更容易患病。

 

住进医院心身科病区后,通过药物、心理综合治疗,之前的症状在芳芳身上再也没有出现。如今芳芳出院两个多月了,情况一直不错,已经完全适应新工作。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题,描述如下: 

 

引言

心肌梗死(MI)定义为心肌缺血引起的有心肌损伤或坏死。检测到心脏生物标记物升高和/或降低,并且有下述支持性证据之一,即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典型症状、提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ECG)改变,影像学检查表明新发的存活心肌丢失或新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对于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初期处理应包括尽早同时达到4个目标:

 

●通过心电图和生物标记物检测确诊

 

●缓解缺血性疼痛

 

●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并纠正可能存在的异常

 

●如有需要,开始抗血栓治疗和再灌注治疗

  

推荐内容

心肌梗死(MI)的定义标准随患者的特定临床情况而有所不同,临床情况有以下几种:根据其临床表现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或发生非预期突发持续性心搏骤停死亡或未死亡的患者。 

 

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刚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除外):

 

●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在10分钟之内完成心电图(ECG)检查、采集简要病史(重点是胸痛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在患者首次就诊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 

 

●如果血清肌钙蛋白没有升高,则在6-9小时时复查。对高度怀疑正在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在其入院6小时之内再次检测肌钙蛋是很常见的。偶有这样的患者,其急性心肌梗死的怀疑指数较高,但头两次肌钙蛋白检测值并未升高,则可能有必要在入院12-24小时复查。 

 

●如果无法检测肌钙蛋白试验,检测血清肌酸激酶-MB(CK-MB)。 

 

●如果患者近期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我们建议术后检测肌钙蛋白。要诊断为由于PCI或CABG引起的心肌梗死(MI),患者的基线肌钙蛋白必须正常,因此在所有血运重建术之前应测量肌钙蛋白。 

 

最后提醒大家,生活工作压力无处不在,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在急躁紧张时,通过冥想、呼吸操、适度的室内锻炼,听音乐来舒缓焦虑情绪,避免惊恐障碍发作。如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对已确诊为惊恐障碍的患者,需要端正态度,积极就医。

 

 往期回顾:

《胆大包天!狂犬疫苗也敢造假?!》

《电影中的“慢粒”,其实已经是最幸运的白血病》

《世界杯球星纳乔,居然是l型糖尿病患者》

《你也许常吃的这类鱼,它比河豚毒百倍!》

《中国人,是不是把睡眠搞丢了?》

 

想要更多内容?

打开UpToDate 就能检索你要的资料!】

 版权声明:杏仁医生原创内容,欢迎分享和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