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的医者仁心:原来你是这样的狄更斯
来源:DrWhy
1839年,年轻的文学评论家、生理学家乔治·亨利·刘易斯走进了查尔斯·狄更斯位于Doughty Street的住宅。在浏览过狄更斯的书架之后,刘易斯不屑一顾地表示,狄更斯压根儿不看哲学、高等文学和科学书籍。
#顺便一说,刘易斯的爱人就是乔治艾略特
#一句话吹一下,艾略特、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英国文学四大天王就是有五个
150年来,人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狄更斯作为文学家的成就已经足够闪耀,或许也没人期待他还要做个科学家吧。不过不得不说,狄更斯对科学的兴趣可并不在于那些高深的论文和科研机构的成果;对他来说,更加重要的是科学到底如何治疗疾病、干净的街道如何改变生活、为贫穷的人们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活在最坏的时代的狄更斯,用一支笔写出了最好的时代。
Tiny Tim 是谁?
1992年,《美国儿童疾病杂志》上出现了一篇名为《Tiny Tim得了什么病?》的文章。作者一本正经地讨论了这个人物身材矮小、偏袒、虚弱等特征,认为Tim可能患有肾小管酸中毒,并且给出了一连串的治疗建议。
不过很快就有其他医生接连给杂志写信,提出了结核、佝偻病、营养不良、脑瘫、脊髓畸形等不同的意见。一时间你来我往,讨论气氛好不热闹。
那么这个话题的中心人物Tiny Tim到底是谁?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Tim其实只是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里的一个角色。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阅读狄更斯的医生都能从小说中找到一些十分精准的疾病描述,它们中的大部分出现时间都远远早于疾病定义。
小说插画中的Tiny Tim
维多利亚时代的顶级畅销书作家
狄更斯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他12岁那年,因为父亲的债务,全家被迫入狱,在这之前他已经开始童工生涯了。不用做工的时候,他就在伦敦的街道上闲逛。
其实那会儿的伦敦也没什么好逛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整个欧洲都深陷金融危机,随处可见的只有没人照看的小孩、穷人和残疾人。
之后,狄更斯辗转做过律所的学徒、自由速记员、议会记者。这些工作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本来他还有个机会成为演员,不过被一场大病耽误了。
狄更斯父亲、母亲和妹妹被关押的Marshalsea监狱
当记者的时候,狄更斯就用笔名在一些杂志和报纸上发表短篇小说和随笔。这些随手写出来的故事意外地反响不错,编辑强烈要求他正式连载。说起来狄更斯也是这种连载小说的创始人呢。
狄更斯的第一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或许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穷人中间吧,他塑造出的社会底层角色令人很有共鸣。而且他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出版的时候也往往采用简单的软封面装帧,比较低的价格让很多穷人也有了阅读的机会。
狄更斯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就连大洋彼岸也在期待他的故事!1841年冬天,正好赶上他的《老古玩店》最后一章发表在报纸上,等不及想看后续的美国读者们涌入码头,向未靠岸的英国船上的水手们大声问道,“小内尔死了吗?”
如今,我们只在“新课标”的附录里了解《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和《双城记》,可是当时,狄更斯也是世界顶级的畅销书作家,风头一点不比现在的明星差。
人们排队购买狄更斯演讲的门票
匹克威克综合征
狄更斯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1836年的《匹克威克外传》,在这本书中,他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角色,胖男孩乔。
乔是一位胖绅士的侍从,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坐在一架高高的马车上,狄更斯把他描述为一个“胖胖的红脸男孩”,时刻昏昏欲睡。在后面的故事里,狄更斯又提了六七次,乔很容易睡着,说着话就会陷入沉睡,而且很难醒来,睡觉的时候还会打鼾。
《匹克威克外传》的插图,注意看右上角那个睡着的胖男孩
多奇怪啊!当时的医生们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疾病,他们有许多种猜测,比如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功能紊乱以及Prader-Willi综合症,不过这些猜测又被一一否决了。
1956年,医学辞典里第一次出现了“匹克威克综合征”这个词语。医生们引用了一位肥胖绅士的病例,他打着扑克就会睡着。医生发现他在白天存在通气不足的现象,同时还有右心衰。由通气不足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就是他嗜睡的原因。
后来,又经过许多年的研究,匹克威克综合征有了一个更加“医学”的名字——肥胖通气不足综合征。
狄更斯博物馆展出的胖子乔蜡像
这并不是狄更斯描述的过的唯一一种疾病,除了胖男孩乔和Tiny Tim,他的小说中还出现过患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不安腿综合征、帕金森病、舞蹈症、图雷特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核上性麻痹、中风、癫痫和酗酒的角色。
特别是狄更斯本人可能就患有哮喘,他对于哮喘“马一样的喘息”和发绀现象都有十分精确的描述。
最好的时代
狄更斯生活着的伦敦,绝对称不上最好的时代。在他的书中,那是一个充满了贫穷和疾病的世界,包括饮食、医疗在内的生活条件堪称可怕。他在《雾都孤儿》中写的牛市场“地面被深及脚踝的污泥覆盖,牛身上升腾起浓浓的蒸汽,与烟雾混合在一起”,“似乎悬挂在烟囱上”。
狄更斯对公共卫生问题有很深的认识。他曾做过调查,居住在贫民窟的人比居住在穷人住宅的人死亡率要高出5-6倍。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狄更斯提出,“卫生改革必须先于所有其他社会救济措施。在人们都变得干净体面之前,教育和宗教都无计可施。”
狄更斯对孩子们尤其关注。他在作品中描写了很多骨瘦如柴、身有残疾的孩子,把底层世界展现给上流社会看。他主张,应当建立一家专门针对儿童的医院。在他的努力下,英国第一家儿科医院,大奥蒙德街医院在1852年开放,至今还是欧洲最大的儿科诊疗中心。
大奥蒙德街医院
狄更斯还很关心女性。他在1846年参与建立、运营“无家可归妇女之家”,贫困和受虐待的妇女和妓女可以离开恶劣的环境,在这里获得帮助、照顾、康复和教育;部分人还得以移民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重获新生。今天,这种“避难所”在世界各地都有。
早在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之前,狄更斯就立场鲜明地支持性别平等。1870年5月2日,狄更斯在皇家学院晚宴上发表演说,其中一段话是,“所有艺术和大多数科学都证实,即使在目前这种受压迫的条件下,女性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与男性一样值得被铭记。”
这同时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讲,38天后,他去世了。
演讲中的狄更斯
他走了,留下了更多
根据学者的统计,狄更斯一生创作了125篇与公共卫生环境有关的文章,289篇与医疗发展、医院设立、医生成长相关的文章,以及数百篇与社会条件、贫困有关的文章。
也不知是不是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他人身上,1870年6月8日晚,他感到不舒服的时候,认为自己仅是牙痛、很快就会好转,随后他中风发作,6月10日就撒手人寰。
根据本人的意愿,狄更斯的葬礼在6月15日静静地举行了。
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是贫穷、受苦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更多推荐
两个孩子相继死亡,医生赔偿28万,看后我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