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喂,你够了!人拉回家没死,你也要“医闹”?!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杏仁哥我很早就意识到了金钱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12岁,我的目标是法拉利;
 
18岁,我的目标是奥迪A6;
 
24岁,我的目标是奇瑞;
 
现在,我的目标是挤上公交车能有一个座位。

 

 
其实没钱也是有好处的, 穷的好处就是股市起起伏伏,美元大涨大跌,比特币大起大落,都不关我的事。 
 
 
在现代生活中,要是有人站出来,大声的说“我不爱钱!”
 
 
如果这个人位高权重,大部分人都会明面上赞扬一番,
 
可心里都应该会都默默的啐上一口“虚伪”!
 
 
可杏仁哥告诉你,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群人,别人给他们塞钱都不要...
 
恰好,他们也是医生!
 
 
 
 
日前,一场与众不同的“抗议”在加拿大东南部的魁北克省蔓延。
 
该省政府上月决定让1万名专科医生每年获得1.4%的加薪,但这一本该让医生欢呼雀跃的消息却招来他们的集体反对。 
 
 
魁北克公共医疗医生组织自上月起开始在网上发起请愿活动,要求政府取消对他们的加薪。目前,已有超过700名魁北克专科医生、住院部医生以及医学院学生加入请愿。 
 
 
该组织中的一些专科医生表示,他们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加薪,因为还有很多护士和行政人员正处于医疗系统的底层,处境艰难。
 
他们还认为,近年来魁北克省大幅削减公共医疗系统的预算,目前的医疗服务已开始供不应求。
 
卧槽,这些加拿大医生大大们,也太帅了吧!
 
 
为何,他们就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
 
简单百度了一下:加拿大医生, 平均年薪40万+...美元!!!
 
 
那句很有名的老话怎么说来着?
 
 
加拿大医生们有钱了,也就有理想了,有追求了!会考虑到为整个医疗大环境牺牲了。

 

领导啊,我们呢?

 

啥时候工资涨到40万人民币啊?

 

 
杏仁哥现场统计一下,咱们中国3百多万执业(助理)医师里,
 
有觉得自己薪水太高了的吗?请举手   🙋
 
......
 

 

为了化解全场鸦雀无声的尴尬,我们就绕过这个心酸的话题吧。

 

进入例行的医闹环节,看看上周,咱们医生大大们又碰到了什么奇葩的“医闹”——

 
据微博@启月_ 吐槽:“医闹”理由千奇百怪,今天,就有个因为自己妈拉回家没马上死来医院闹的 。
 
 
要说咱们医生的工作真是难做啊!
 
人死了,你闹一闹,还情有可原。
 
这人没死,你还要来闹医院,真就是没天理了啊!
 
 
有这么一段顺口溜: 
 
医院仿佛碰瓷地,医生如同唐僧肉,来者都能有理由,死活皆能咬一口。
 
(认识这个的人,都老了...)
 
会否有人想过,类似这样那样的“奇葩”医闹问题出多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未来每个已经回天乏术的患者,咱们医生都会为了回避责任,将其送进ICU。
 
然后跟上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医学手段,待花费完巨额医药费后,人去钱空...
 
 
这样的解决办法,真的就是你们所需要的吗?
 
 
有人闹,必定要有人解决,那么咱们医院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近日,安徽 某家三甲医院给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有医生爆料,说他所在安徽的一家三甲医院,向医护人员下发了一份关于处理医疗纠纷技巧的白皮书。
 
通篇都是这样的字眼...
 
(领导,你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时候,还怕他口渴,给他倒杯水???)
 
其中有些条款严重贬低了医护人员形象,损毁了医护人员的尊严。 特别是要求医护人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必须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在网上引起了各路医生的反感,纷纷表示都学 不会
 
其实,上图只展示出了其中的一小段,这本“白皮书”通篇说的,都是让医生护士们面对医闹的时候要如何放低姿态,要如何委屈求全...
 
 
其实,这样的“白皮术”我们早就有所耳闻,实际上不仅仅只是安徽,仅杏仁哥我所知,全国各地各家医院都或多或少存在此类现象,视患者如上帝,待医护如奴仆。
 
不禁想问,我们的领导们怎么了?
 
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吗?!
 
医院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这莫名其妙,藐视法律的奴性到底是什么时候培养起来的?
 
 
真心想告诉咱们的领导们。
 
现在法治社会,公道自有人主持,你们请别再伤害我们医生大大们,本就脆弱的内心了!
 
 
说真的,恶人是会有报应的,这不 “全美最痛恨的人”最近就被抓起来了!
 
当地时间9日,前医药大亨、有“全美最痛恨的人”之称的马丁·施克莱里因诈骗投资者被判7年监禁。
 

施克莱里(图源:《每日电讯报》)

 
施克莱里变得声名狼藉是因为在2015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他哄抬一种帮助艾滋病人治疗寄生虫感染药物的价格,让药价格暴涨了5000%。然而,面对普遍的反感和谴责之声,施克莱里却并没有任何的悔意,甚至暗示自己本应该把药价抬得更高!
 
不久,他就被冠以“全美最痛恨的人”的称号。
 
终于,在得到这个称号后的第三年后,他进去了...
 

其实杏仁哥我一开始对他也是恨之入骨,光是看着他在法庭上的德行就恶心。(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美国的法庭纪实。)
 
这一“人间恶鬼”被抓的确可以称作是大快人心了!
 
 
但是后来又发现一些事,尤其是我的父母、身边朋友需要的药这两年竟然就涨了十几倍,很多一线用药医保不报,网上全下架,医院报价又高...
 
 
想想自己身边的龌蹉数不胜数,还是不要对那么遥远的地方和人,投入过多真情实感了...
 
而且,那些在咱们身边,那些大赚黑心钱的家伙,从不会像施克莱里这样摆在明面上的!
 
他们都是表面上帮着你,其实私底下偷偷坑你,你被骗了,回头还要感恩戴德的对人家说声“谢谢”!
 
 
类似这样的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甚至都渗透到我们的学术圈子里去了!
 
就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过去5年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
 
可是,他在看完这样“喜人”的数据后,却说道:
 
“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为此,我很担心。”
 
 
施一公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较真一点,假设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从100增加到300,技术交易额从100变成了200,那么单个专利交易额其实是不增反降了。”
 
 
施一公说,这一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
 
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
 
 
“何谓‘垃圾文章’? “ 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施一公这样解释。
 
 
为什么,为什么中国的学术风气如此恶劣?
 
有医生大大偷偷告诉我,这一切都是被逼的啊!
 
 
学校里,学业成绩的判断标准往往与科研水平挂钩;医院里,发表论文成了评职称的必备要求。
 
说真的,中国医生晋升的通道很奇怪,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手术、看了多少病患,病人对你满意度是怎样,而是,你发了多少论文,影响因子是多少,有没有去下乡、有没有援非、援藏。
 
 
哪怕医生大大们解决了临床和研究经理分配上的矛盾以后,就能写出论文了吗?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没人教……
 
学校里没教过(可能有人会),医院里更没教过(估计没几个会)。
 
 
那问题就来了,你们要考我一个从来没学过甚至都没见过的东西?并且来决定我的职称工资前途?
 
那没办法,我也就只能……
 
 
好在, 我们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上的问题,在前段时间,针对性的出台了多项职称评审的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 在评价体系中,论文将被淡化,主要对临床水平进行考察。
 
 
具体细节,咱们在上一起的杏仁周报里,面已讨论的挺细致了。
 
感兴趣的医生大大请移步: 杏仁周报丨啥?现在评职称不用写论文了?!
 
还是那句话,好政策,烦请尽快执行落实,医生们等不了你多久了...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医生大大们,你学了医之后,有解锁了什么新技能吗?

 

先来看看,这些"天才"的同事们的答案吧——

 

@北里医師:

在中国,春节总是让我们这些小孩又爱又恨,因为每次和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父母总会说:”来,表演个节目呗,看看你在学校都学了啥....”表演好了自然有压岁钱,表演不好了,也就会被各种讽刺,既让父母丢了面子,也让我很尴尬。
 
直到我学了医,回家过春节,在年夜饭上,父母依然没有变:”来,表演个节目呗,看看你在学校都学了啥....”

于是,我自信满满地站了起来:“那我不客气了,给大家露一手,表演个三合诊吧”
 
(三合诊)

 

@行走的花儿:
春节跟我妈去拜年,一圈下来口袋里多了三支笔。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十一:

 

 
 
 
@墨墨daisy:
 
用一次性备皮刀修眉;
 
 
用无菌注射器穿耳洞;
 
用棉签吃饭;
 
剪一截输液器当吸管用;
 
没有橡皮筋的时候,直接扯下口罩两边挂耳朵的皮筋,打个结就是一条橡皮筋了;
 
 
维E乳膏擦手;
 
穿鞋打脚的时候,除了可以用创可贴,还可以用输液贴;
 
熟练使用注射器针头和无菌纱块进行针清操作;
 
冲牛奶/咖啡/麦片等,没有勺子的时候,直接伸一次性压舌板进去搅拌;
 
一次性压舌板还可以用来吃雪糕;
 
橡胶手套装水打结封口,冰冻/冷藏后做冰袋使用。戴一次性检查用薄膜手套用来吃鸭脖子、毛豆、海带丝......
 
 
看了上面这些同僚们的各显身手,医生大大您在学医这么多年以后,有解锁什么特殊的技巧吗?
 
欢迎在我们的评论区和大家交流,互通一下有无哦~
 
 
 
 
注意,以下内容,未满十八岁请在大人陪同下观看
 
中世纪的医生和人们迷信灌肠可以 包!治!百!病!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病因调制不同的药水,用一个超大号注射器推入肛门... 
 
 
医生们常用重金属、香料、草药制作灌肠用的药剂,由于药剂中的重金属对人体有毒,加上医生们灌肠的次数不止一次,所以经常使病人虚脱、痉挛,甚至致死。
 
 
贵族人几乎把灌肠当成一种时尚,很多的时候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史料记载路易十四就曾做过2000多次的灌肠。
 
英王查理二世就是这么灌肠嗝屁的...
 

 
不知不觉间,今天的杏仁周报,就在这样一个如此小清新的话题里走到了尾声。
 
希望各位医生大大们这一周过的自由,愉快。
 
那么,让我们相约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杏仁周报丨啥?现在评职称不用写论文了?!

 

医生圆桌会丨迫使您决定辞职的最后一根稻草会是什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