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瑛名医带教精英课程第一节《近视的治疗和控制》

来源:杏仁医生

时间:2016年3月17日



王晓瑛教授个人简介: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Johns-Hopkins大学、英国Moorfields眼科研究所、法国VeriluxUniversity、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系等研究机构访问学习。2005-2006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获医学物理硕士学位(第二学位)。2002年及2006年获全国眼科年会优秀论文奖。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专科会员、美国ARVO(眼科及视觉科学学会)会员 。



王晓瑛教授: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一些关于近视的问题,因为不知道大家的需求,先讲一些基础性的东西。



因为近视是我们临床中最常见回答病人很多问题的疾病,也是经常要无论在基层还是我们大医院,我们临床中最多就是给儿童或是成人验光配镜,然后做这两方面的问题。



矫正视力,归纳起来就是非手术和手术两大类,今天主要讲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框架眼镜和接触镜,其中框架眼镜又是最常见的手段。大家很熟悉,需要提几点:在国外,对儿童必须配PC镜片,原因是镜片抗冲击,不会碎,对儿童安全性好。这种方式最容易为大众接受,应用最广泛,但也有不少人排斥,说:眼睛度数越戴越深。还有人认为:戴得浅一些,不要配足。这些对吗?有没有眼睛可以控制近视发展?后面慢慢来解答这些问题。



然后再来说说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是有其优点的,不仅仅是美观。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人关注有没有药物可以控制近视的。




所以今天就讲三个方面关于近视的控制研究。




单光眼镜就是传统眼镜,目前认为:无论是常戴、脱脱戴戴,或者每天戴几个小时,对于近视本身的进展,各种方式差别不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单纯近视,不包括伴有散光的近视。对于伴有散光较高的近视,是需要常戴眼镜的。而且欠矫,即低配近视度数,对近视发展不利。



那么其他眼镜呢?其中双光眼镜和渐进多焦点眼镜在前几年很热,但现在发现对近视的控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的博士课题就是研究这,结论和国外的研究相似:即,只有伴有内隐斜的近视眼戴双光或渐进多焦眼镜相对普通单光眼镜要控制近视眼好一些,对常规的作用不大。而近视眼中伴有内隐斜的是很少数。
这个眼镜显示即使要戴这种眼镜也只在早期有些作用,后期就差异不大了。




而近几年的研究在于控制周边离焦的眼镜来控制近视眼,它的作用原理同角膜塑形镜,即OK镜。
所以看起来,应用框架眼镜控制近视,比较难。


角膜接触镜有几类。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软镜还是RGP,控制作用微弱,当然最近也有人认为RGP相对控制作用更好一些,原理是他能提供更好更清晰的视觉,而这个对近视控制有益。所以这几年的重点转移到角膜塑形镜,也就是OK镜。



早期的研究显示OK镜控制近视进展作用很不错。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矫正方式,觉得戴OK镜很危险。主要是曾经因为OK镜过度商业化,没有用好这个技术,并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妖魔化了这个本来不错的技术,现在大家又重新认识,也逐步接受。负责地告诉大家:我女儿9岁,已经戴OK镜快1年了。


戴OK镜后,角膜中央变平,达到屈光矫正的目的,白天就看得清。



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提供了中央的清晰视觉,而且对于周边离焦也有作用,因此对近视的控制更好。大家看这张图,中央去在视网膜上,但周边成像在视网膜后,这是框架眼镜和常规接触镜成像,所以眼轴会更加向后拉伸,近视进展。角膜塑形镜的成像中央在视网膜上,周边在视网膜钱,所以眼轴不容易向后拉伸,近视进展慢。具体的机制比较复杂,我是简单打比方说明,让大家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周边的视网膜成像才是决定近视进展更重要的因素,而OK镜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当然,近视进展其实因素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所以并非戴OK镜的儿童就一定能控制,效果还是因人而异。不要把一项技术神化,更不能商业化,需要客观对待和认识。


再说说药物,家长希望有药物可以治疗近视眼,但很遗憾。


阿托品是唯一有效的,但副作用多多,实际应用有很大局限。


哌仑西平是理想的,但到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品,我的导师曾经研究了很多年,效果也不错,但在国内要上市一个新药,几乎不可能,太难了,临床试验都无法开展。



现在大家对阿托品的认识:低浓度少量应用,还是可以尝试,浓度在0.01-0.05%,单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支持。临床也没有大规模的开始,也没有作为投就。所以说起来,挺悲观的,近视控制真是难啊。
因为近视多,近视控制难,所以只要是有点效果的,都会感兴趣,但实际真是效果,大家一定要客观正确对待,这也是看待近视这个复杂疾病的正确态度和认识。


最后提供几点认识,这可能是研究的方向,国外不少研究都证实:多户外运动,多光照对近视控制有利。


佩戴眼镜的一下指导原则。

假性近视的认识和处理。
总体来说,近视复杂,难控制,各种方法多,但不一定靠谱,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客观对待。在迷茫和困惑中给患者一个相对正确的方向和指导。


讨论环节
张丹凤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眼科)
1.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原则(1%阿托品眼膏和0.5%托吡卡胺眼液)
2.低度近视多少度开始配框架眼镜?我通常在患者度数大于等于-1.00D,建议患者戴眼镜,不知这样做是否合适?小于-1.00D的近视不戴眼镜,有没有什么方法或训练可以延缓近视进展?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第二个问题好像已经回答了,见以上PPT。一般小于6岁儿童,第一次就诊,或者伴有内斜的儿童,我们建议用阿托品,主要原因;这几种情况调节强,希望控制。但6岁以上,多次复查的,调节情况已经比较明确的,无内斜调节问题的,用托吡卡胺即可。


张丹凤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眼科)

是我问的。其中一个问题我已从您的讲课中得到答案。另一个问题是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我有时有点纠结。


马宇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

请问,临床使用中,遇到过角塑戴镜孩子戴镜视力1.2,脱镜视力1.0—因为孩子转去外地生活,失联,2年后停戴复查,度数从400变为550。但是镜片还是使用的以前的。不知道其中原因。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马宇老师的问题是:他戴着原来的OK 镜还不错,虽然度数变了?


马宇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

@王晓瑛 其实问题是:为什么屈光度早已不足,可视力还有1.0?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马宇:屈光度和视力可以不吻合!这在临床中不少见,同样是视力1.0 的,可以轻度远视到轻度近视均可
 
 
王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一医院-眼科)
我有个患者 近视散光 戴框架镜不适应 头晕 角膜地型图显示又不能手术 角膜接触镜他又戴不进去 我想请教王主任 还有可以改善他视力的方法吗?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王润:成人?还是儿童?


王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一医院-眼科)

成人


马宇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

@王润 我有一个拉萨的18岁病患,也是如此…角膜薄,塑形痛,框架晕…


王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一医院-眼科)

@马宇 是啊 我也头痛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成人可以考虑做晶体手术,如的确有脱镜需求


王晓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我这里这种病人很多,可以找我看看


王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一医院-眼科)

@王晓瑛 嗯好的

相关阅读

王晓瑛名医带教精英课程第二节《配镜处方原则》

王晓瑛名医带教精英课程第三节《全飞秒smile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晓瑛名医带教精英课程第四节《开展ICL手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