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我发誓,保证给你们加工资!每人加......
还有两天就是五一了,朋友们纷纷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出游计划。
去看山的看水的看长城的等等。
哼,你们这群小年轻,难道你们没看过人么?
不过,假期三天,还是要好好规划规划的。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五一去哪里玩吧!
啥?医生大大你五一要值班?!
额……
好吧,还是聊聊点工作上的事情吧!
先来看看解放军医院的医生大大揭露的一起,人类和未知生物的神秘接触事件——
昨日凌晨0点20分左右,一名右手受伤缠着纱布的醉酒男子,被急救车送到解放军105医院急诊室醒酒。
据悉,醉酒男子约20多岁,满身酒气。送到急诊后,男子站都站不稳,在急诊室摇摇晃晃地吵闹,一会儿说汉语,一会儿又说令人费解的“外语”,并称自己被人打了,民警为何不抓打人者。而民警赶来带着男子在急诊室附近查看,转了一圈后,男子称自己不是在此处被打的,是被奥特曼打伤。
在折腾了整整两个小时后,醉酒男子被民警带离医院急诊室。
这位大兄弟,经过杏仁日报编辑部鉴定认证,你已经不是人类了,快回火星去吧!
医生大大们上夜班上得好好地,最讨厌的就是这帮子喝醉了的,趁着酒精总是人五人六的,但凡出了什么事,到头来酒醒了就说一句喝醉了,不好意思就完了,一点都没担当!
当然,有时候咱们也难免会喝醉,比如之前有次去我内蒙旅游——
“哥们儿,我们内蒙喝酒有个规矩。我先介绍一下今天桌上的几个朋友,然后咱们先喝一圈。喝完之后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就是你认我们这些朋友,我们自己喝一杯。要是你说不出来名字,就是情谊还没到,你自己喝一杯。准备好没? 先从你旁边的噶拉仓巴拉丹扎木苏日丹开始,再往下是乌勒吉德勒格列日图愣巴猜……“
不过,喝醉了归喝醉,酒品一定要好,知道自己喝醉了会乱来的兄弟,还是长点心,听咱们的医生大大一句劝,少整两盅为上策!
也正是这些烦心的事多了以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医生这个职业望而生畏。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一则报告,再次证明了医疗行业在中国的惨淡现状!
近日,《智联招聘2016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发布,介绍了今年春季求职相关情况,其中涉及医疗的有两处。
第一个,医疗入选“2016年春季求职期十大冷门行业”。
第二个,医生入选“加班最强职业”……
就这样,医生这个在国内长久以来被公认为“高收入又受人尊敬”的职业,在大众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沦落成了“大冷门”职业。
这当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不外乎这几个——
医护工作量大,加班是常态,累倒不稀罕。
医闹医暴猖獗,生命受威胁。
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高学历,低收入。
当然,面对这样的现状,国家也是有考虑过解决办法的。
比如——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
(都存下这张图吧,以防他抵赖。)
其中,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
《任务》提出: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同时,明确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
并明确这项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我总结一下吧,医护工资,要涨!板上钉钉!
好!
编制内外都考虑,全覆盖!
赞!
那么?接下来呢?
涨多少,500?还是50?
钱从哪来,国家补贴?还是自己挣?
什么时候涨,明天?还是明年?
纵观全文,只字未提,而医生大大只能再等待后续落实方案的出台。
杏仁哥我想了想,不能这么耗下去,不如亲自去问问领导吧~~~
杏仁哥:喂,领导吗?
领导:哦,杏仁哥啊,你好。
杏仁哥:啥时候有空,关于这工资问题,给咱定个准信呗,医生大大都等着呢~
……
话题:血荒背后血贩子年收入上百万
春节以来,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有50多个供血不足,严重的供求不足却让血贩子有了钻空的余地,有些血贩子不但倒卖血液,而且将原本220元200cc的血液翻倍要价高达1200元200cc,这些人有的甚至年收入上百万!
@儒尼玛:想起个笑话,寒暑假去看病,需要输血,医生说血库的血不够了,问为什么,因为大学生都放假了,没人献。
@不辣的皮特爱吃辣:制度错了别批评人性。血贩子做到了政府做不到的事儿,这才是问题。正规途径能够解决问题,群众何苦花钱找血贩子?
@美丽之舟-:各级血站再不努力工作,各级政府再不采取措施,只怕是到最后连义务献血的人有难时都用不到血!
杏仁妹:“血荒要靠血贩解决”的确残酷!可是这现实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归根结底是当前环境下没人愿意献血啊!与其默许偷偷摸摸卖血的存在,不如政府以适当得健康补助或公益项目去鼓励人们积极献血啊!
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囊括了复杂又简单,有趣又枯燥,紧张又幸福,悲伤又安宁的世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只要你愿意,它可以让你在浮躁的社会中选择遵从你的内心。
学医之路虽然漫长且遥遥无期,但,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不讲那些大道理了,还是来听听故事吧!
院里的那些小事
(本栏目志在收集医生大大生活与工作中的那些点滴故事,希望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更贴近医生大大的生活,能够更理解医生大大的工作。)
学医马上第八年开始了。
大四那年,同龄的高中同学本科毕业,他们考上了公务员,考进了银行,进了体制内,当了老师等等等……
大五那年,学医的本科同学有的弃医从商,开了教育培训机构,有的进了医药公司,做了医药代表,卖起了医疗器械……
研二那年,同龄的读研的同学也毕业了,他们有的进了世界五百强,有的进了投行,进了四大,听上去都高大上……
这几年,他们毕业走入社会,陆陆续续地不停地有人结婚,生孩子,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
今晚,我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他们有的在准备婚礼,发了一堆婚纱照;办培训机构的同学,准备跟老公去度假;进了投行的同学借着出差的机会顺便跟老友聚会。我处理完最后一组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结果趋势还是不对,这意味着我又要卷土重来。
收拾好东西,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我想起了他们,大家好像都在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有条不紊的往前走。而自己呢,在这个特别渴望稳定的年龄,却因为自己还是学生,而开始诚惶诚恐。
到底在彷徨什么呢?是纠结于每次失败的实验结果,还是羡慕同龄人已为人妻、为人母做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儿”,还是迷茫于未来不知道会扎根哪个城市,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其实就是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同龄人趋于稳定的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些心急。对,是沉不住气了,心里有些急。
我想说的是,学医最大的体验是要想走到最后,因为学医耗时久,别人暂时拥有的,你可能还要等一等。
所以,沉住气,沉住气,沉住气。如果真的热爱,一定要不遗余力。
作者:苏佳佳
杏仁妹:每个人选择走的路不一样,看过的风景也不一样,如果你正走在对的路上,又怎会觉得时光漫长?沉住气,加油!且不遗余力!
上期最佳吐槽:
杏仁哥有个朋友是在工地上的,他说过这么一段话:3000块你就想找农民工?做梦去吧!这么点钱,只能找大学生!
嗯,杏仁妹仔细琢磨了一下:换了个说法,3000块钱就别找大学生了!这么多钱,能让一个医生值一整年夜班!
(只要在杏仁日报下面进行评论和吐槽,就能参与到我们的每期一“槽”中来啦!我们每期都会甄选出医生大大们最精彩的评论,并送出金光闪闪的50杏仁积分奖励哦~~~医生大大们快来参与吧!)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治疗“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