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最近,医改“掌舵人”们为何接连落马?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纷纷扬扬中,世界杯终于落幕了,

 

 

松了一口气的,除了看到半个办公室都在打瞌睡的老板,和留守在国内被不断拿来比较、冷嘲热讽的的中国足球外,

 

 

还有我们的医生大大们。

 

因为,总算不用再面对那些——

 

为了熬夜看球,装病来要病假单的;

 

 

看球太入戏,高血压上头的;

 

 

赌球输光,心里承受不了奔溃的;

 

 

啤酒小龙虾,痛风加重的...

当然,这边刚刚忙完,那边又来了趁着暑假来动“小手术”的孩子潮...

 

 

 

  

 

 

 

 

  

暑假刚刚过半,医院儿科、眼科、口腔科就迎来第一波学生就诊潮。

 

 

除了儿科、眼科、口腔科这些日常的小孩据点外,

 

还有一个小孩扎堆的地方——

 

 

南京儿童医院有一个统计,暑假前医院每天的各种手术约100台,进入暑期以来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30台,其中主要是一些择期手术。

 

“每年的这个时候,家长都会带一些有小问题的孩子来择期手术,这段时间医生都很忙,门诊、上手术,非常辛苦!”黄燕霞主任介绍。

 

 

肯定也会有人说:医生不就加两台手术的事,能有多辛苦?

 

杏仁哥想让你回想一下那些年被亲戚家熊孩子支配的痛苦——

 

 

当年,你要面对的只是一个熊孩子,而医生们面对的是一群!

 

 

你说医生大大们忙成这样,图个啥呢?

 

还不是想要孩子们健康快乐,这一点必须为咱们医生大大们点赞。

 

 

当然,我们更需要劳逸结合!该咱们休息的时候咱们还是要好好休息的~

 

啥?院里太忙院长不给假???

 

那你就该请你们老大看完这份报纸,再掂量掂量了——

 

 

7月6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刊发《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一文,文章称,领导干部既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也要在休假中做好表率,还要合理安排下属的假期。

 

文章称,今年,浙江省各级均以文件形式对落实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作出规定,并要求由各级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落实。

 

 

 

休假还是不休假,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可对许多医生来说,这却是难以言说的痛:有人“想休不敢休”,生怕给上级领导留下不求上进的印象;有人“想休不能休”,因为领导以工作性质特殊为由不准假。

 

(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休息)

 

五个工作日加两个休息日、白天加黑夜,这种“五加二、白加黑”的连续值班加班疯狂工作模式,在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中,几乎成为了一种惯例。

 

(刚上完夜班的我)

 

多年以来,我们见怪不怪,没人去反抗,也无人敢反抗。

 

 

甚至,催生了很多宣扬医生努力工作,带头不休假的“先进事例”。

 

 

实际上,没有谁愿意这样长时间连续加班。但这种不人性也不科学的制度和理念,为什么始终不能连根拔起?追根究底,是因为这种口号长期成为了单位领导的口头禅!

 

 

无论是不敢还是不能休假,领导干部都是关键因素。

 

而这份落实了的文件,就确实地抓住了“关键”矛盾!

 

医生大大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带上报纸去找领导要假期啊。

 

啥?领导不见了? 

 

去哪了?

 

给自己放了一场“长假”...

 

 

最近,河南又一个“医改操盘手”落马!

 

河南省纪委监察委7月9日公布消息: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察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简历显示,方波1960年出生,曾历任信阳市固始县县长、固始县委书记等职,2011年9月至今任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值得注意的是,方波在任固始县一把手期间,固始县人民医院从公立变成民营,而控股方是一家物流企业。对此,有人长期举报。

 

 

 

其实,这两年来各地医改“掌舵人”落马的新闻咱们见得也不少了。

 

杏仁哥随便盘盘啊——

 

16年8月:“广东省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披露了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江捍平的贪腐细节。而这位为人所不齿的“腐败分子”,曾经一度是“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掌舵人”

 

(也不知主席遇到这些同为“舵手”的,会作何感想)

 

同为16年,河北省卫计委副主任朱会宾日前被查,为当年全国落马级别最高的卫计委官员。朱会宾2013年11月任职河北省卫计委副主任,并且兼任省医改办主任,在他主政河北医改期间,推行了不少医疗改革的举措。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河北省医改的“掌舵人”。

 

还有原云南省委副书记,“宿迁医该”曾经的“掌舵人”——仇和。仇和在任职宿迁市委书记期间,曾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包括卖光公立医院,极具争议,医改“宿迁模式”因此被全国所知。

 

这么看来,咱们的舵手或许真的是太多了点...

 

 

权力没关进笼子,人先进笼子了,医改的绊脚石,只会搞歪门邪道。沽名钓誉的人,得此下场也是一定的。

 

 

 

大家还记得 “双百院长”吗?

 

近日 ,这位收受了100套房产、100个车位,的“双百院长”判下来了——无期!

 

 

经审理查明,2004年至2014年间,被告人王天朝利用其担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职务便利,为昆明仁贤房地产有限公司、昆明鑫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在医院工程建设、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人事任免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上述公司和个人贿赂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632.22万元及美元8万。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各位身居高位的领导同志们,珍重,珍重啊!

 

 

对了,本周的杏仁周报,杏仁哥我刻意回避了上周刷屏了医学界的赵军艳医生被杀一事。

 

为什么?

  

仔细想想:

 

如果医院真的重视了安保工作,落实了重点部位的安检,落实了对可疑人员的安检。

 

如果医院建立了与当地警方实质性的联动,愿意接受警方平时手把手的防范和指导,加大对门诊巡逻力度和密度。

 

如果医院平时能够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建立情况通报、信息研判、风险评估、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

 

如果...

 

有太多的如果等着我们去解决,没时间花在那些“廉价的善良”上了...

 

面对天灾人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路走好”;不是“严惩凶手”;更不是“愿天堂再没有***”。

 

 

你可知道,有些时候这样廉价的感动和善良反而会给别人带来困扰——

 

西日本地区连日来饱受暴雨侵袭,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截至11日中午12点半,已有169人在暴雨中丧生,80人失联,救助活动还在继续。

 

 

而为表达对灾区的祝福,日本各地人民使出洪荒之力叠出的千纸鹤成群结队的“飞”赴灾区。

 

虽然缺水缺电缺食物,千纸鹤在灾区却多得过分,简直泛滥成灾,堆积如山…

 

 

这些千纸鹤,甚至抢占了原来用于运送救灾物资的物流渠道...

 

 

所以,这样的“千纸鹤”咱们以后还是少折点,或者,换一张纸?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每次遇到哪些打死都不愿意听医嘱、服从你的治疗意见的病人,医生大大你应该会很崩溃吧。

 

 

但是,你可知道,他们这些不愿意服从治疗的病人们背后,大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且多为悲凉的事...

 

 

“爸,药吃了吗?”她始终放心不下远在南京打工的父亲,只能在电话里反复叮嘱。

 

光着膀子喝着啤酒的老张习惯性地敷衍着女儿:“吃了,放心吧!”

 

老张在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常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皮肤黝黑,常年的胃病让他身形消瘦。虽然常年患有高血压病和胃病,但老张却很少吃药。

 

他总是会对别人说:这是老毛病了,吃药也治不好。这似乎是他没有正规治疗的借口,但女儿却知道:这是父亲舍不得花钱的理由。

 

八年前,老张的妻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肝癌而去世了。六年前,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女儿曾经多次要求将老张接到自己的身边,但每一次都被老张拒绝。他拒绝女儿的理由是:“我也走了家怎么办?我还能自己养活自己。”

 

或许对老张来说,自己曾经同妻子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才是家吧。

 

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光,老张都在建筑工地打工,都在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来养活自己,来为这个城市的发展而付出。

 

我之所以了解老张的故事,是缘于一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那个时候老张不慎从将近两米高的地方跌落,被工友紧急送往医院。幸运的是老张只是颌面部和上肢的软组织损伤,并无大碍。

 

但,这一次却发现了老张常年来没有重视的问题:血压高达210/130mmHg。

 

老张被安排在急诊留观室留观治疗,因为没有任何头晕、头痛的症状,所以他拒绝了关于控制血压的建议。当时他的一句话甚至一度让我非常气愤,他说:“我没有任何病,还要吃药吗?我们打工赚钱也不容易。”

 

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病,这是很多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很多人不能够理解的。

 

我知道打工者赚钱不容易,因为我的父辈同样也是这个城市发展的一颗螺丝钉,同样也是省吃俭用的打工者。

 

对于医生来说,提出治疗建议的出发点是患者身患疾病不得不治疗,而不是贫富贵贱。我知道老张或许真的没有钱,或许不舍得花钱,或许认为我只是为了开药、开检查。

 

“现在不控制高血压,以后可能会出大问题的!”我详细地告诉了老张为什么必须要控制高血压。

 

老张却说:“我高血压好多年了,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自从妻子因为肝癌而去世后,老张便发现了高血压病,除了偶尔有些头晕、头昏之外,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

 

“你想过没有,如果不控制高血压,以后出现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这些病怎么办?如果因为脑中风瘫痪了怎么办?”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

 

然而老张似乎根本听不下我的话,甚至开玩笑地对我说:“要是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就不用抢救了。”

 

面对这样固执的病人,我的内心充满无力感,也夹杂着一丝丝的悲凉。

 

因为我知道自己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看似完全正常的病人,而是很有可能在未来某天成为一具尸体或不能言语不能动作的“肉体”。

 

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张的这一天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

 

多次沟通无效后,我只能让老张在病历本上签下了后果自负的名字。

 

在急诊留观室留观的三天时间内,因为他长时间降不下来的超高血压,因为他脚上散发着让人难以接近的气味,因为他让人坐卧不宁的睡眠呼吸暂停,让我和护士对他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始终没有忘记他。

 

我曾问他:“为什么不跟女儿一起生活?”

 

他充满中国现实和人性无奈的话又让我沉默了:“女儿有自己的家,我要是跟过去一起住的话,肯定会给她增加压力。我现在还能干的动,还能养活自己。”

 

“你要是干不动了呢?”

 

“干不动了就回老家,种点地,总不会饿死。”老张有些不服气地又说:“你不要看我已经60岁了,干起活来你可能还不如我呢。”

 

“可是你这么高的血压,要是不吃药的话,我担心早晚要出问题。”同老张熟络后,趁着他对我已经没有了戒心,我再次旁敲侧击劝解道。

 

这一次他给出了内心的答案:“我现在没有不舒服,我还要攒点钱养老哩!”

 

凌晨的急诊,我从这位不服输、不认命、不听从医嘱的老张身上看见了一个父亲的坚强,也看见了无数个父亲的无奈。

 

有一句话我憋在心里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或许太过残忍:“如果不治病,我害怕即使攒下了钱,也没有命养老。”

 

就像护士说的那样:“妻子死了,女儿嫁人了。家已经没有了,在外面打工不仅能够赚一点钱,还能够排解孤独寂寞。”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老张,甚至每一年都有许多老张要在急诊离开这个世界。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苍凉心酸,但却有着相同的命运。

 

 

我虽然预见了老张的最终结局,却从没有想到过它会来得如此之快,也更加没有想到过:老张竟然没有对我说实话。

 

从急诊留观室离开后不到五个月,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亲自将老张送往了去天国的路。

 

打开120救护车的第一刻,我便认出了老张。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只是软组织损伤那么简单,而是已经陷入了深昏迷状态。

 

同老张住在一个宿舍的工友说:“头天晚上,老张说自己头晕,喝了啤酒后便上床睡觉。今天起床的时候,我喊他出去干活,却怎么也喊不醒。”

 

因为此时老张已经陷入了深昏迷状态,工友自然喊不醒他。

 

进入医院后,第一时间为老张做了相关的检查,最终确定导致老张昏迷的原因是脑出血。

 

没有人知道老张是何种开始昏迷的,但这已经不重要,因为脑干出血、瞳孔散大、脑疝形成的老张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时机。

 

高血压是非外伤性脑实质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直接致死原因。

 

他躺在抢救室的病床上,呼吸机在床边哔哔地呼喊着昏迷中的他,心电监护仪上曲曲折折的QRS波也似乎是在展现着他曲曲折折的一生。

 

而我,此刻能做的却很少。

 

都说医者救死扶伤,而我却根本无能为力。

 

都说医者仁心,而我却在心里反复想着老张的那句话:“我还要攒钱养老哩!”

 

经过一番周折后,终于联系上了老张远在东南沿海的女儿。听见消息后,女儿失声痛哭央求道:“一定要救救我爸爸。”

 

这种哭声、这种央求曾无数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曾无数次让我感到不安,也曾无数次让我在深夜辗转反侧。

 

 

我挽救过许多病人,但却送走过更多的灵魂。我见证过许多人间的悲哀,更多的时候却只能佯装沉默。

 

大约10个小时后,风尘仆仆的女儿终于赶到了抢救室。在呼吸机和萨博机的帮助下,她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

 

然后,老张瞪大了的眼睛里却再也没有了一丝光芒,冰冷的躯体却再也不能回应痛哭流涕的女儿了。

 

撤下所有已经毫无意义的抢救设备后,女儿说出了一个让我深感震惊的真相。

 

原来老张之所以不愿跟女儿一起生活,不愿意花钱治病,常年在外打工的原因是:还债!

 

当年妻子罹患肝癌后,老张欠下了三十多万的债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只剩下不到三万元了。

 

“爸爸说等这些钱还清,自己就不干了,就来找我。”听着女儿断断续续地哭诉,我只能故作镇定地在内心深深地痛悔:“五个月前,我不应该责怪甚至反感不愿意配合治疗的老张。”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归宿。

 

 

在别人眼中,我们只是可有可无的过客,在自己心中,我们却有一种默默承受的生活。

 

殡仪馆带走了临终还穿着蓝色工作服和拖鞋的老张,女儿步步踉跄地追在身后。而我,在蓝色医用口罩的掩护下偷偷掩饰住了自己内心的难过和感伤。

 

那一刻,除了沉默,我找不到更好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那一刻,这位欺骗了我五个月之久的老张,或许终于可以放下疲惫安放自己的灵魂了。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微信号

作者:最后一支多巴胺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没钱看病,是普通老百姓们最大的悲哀!

 

而身在医院的医生大大们,亲眼见证了太多太多悲剧的发生。

 

大众的健康教育是一回事,大众疾病医疗保障体系是另一回事,对于我咱们来说,需要做到的做好的事还有太多太多...

 

 

 

 
 
 
《Science Is Beautiful: Botanical Life Under the Microscope》一书,是Colin Salter《Science is Beautiful》系列的新作,其内容选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植物电子显微镜图像,包括种子、花粉、果实、树、叶、花、蔬菜和水果等。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中的部分作品,一起来感叹科学之美吧!
 
显微镜下的蜜蜂的腿——
 
图片来源:Gerd Guenther/Science Photo Library
 
一只蜜蜂的腿。蜜蜂有六条腿,每条腿上都长有纤细的毛,这对于收集花粉来说非常理想,蜜蜂以此来抚养自己的幼虫。在该图的左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使是纤细的毛上仍然有毛,而且这张图片也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花粉颗粒是有多么的小。花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蜜蜂,包括气味、花蜜、以及花瓣的形状等。
 
显微镜下的花粉——
 
 
图片来源: Peter Bond, EM Centre, University of Plymouth/Science Photo Library
 
花粉能够产生精细胞,这对于开花植物的受精来说是必须的,花粉分为两类,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这张图上都有)。单子叶花粉的表面有单个褶皱或孔隙,而双子叶花粉有三个。植物之间的许多差异都与这两种类型的花粉有关。
 
显微镜下的霉菌——
 
图片来源: Eye of Science/Science Photo Library
 
存在数百种曲霉属真菌,它们都是在植物和淀粉类食物上发现的霉菌。它们通过茎(conidophore)末端的孢子(分生孢子)繁殖。A. niger(左侧)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球形的孢子,它从茎的末端向外扩散。
 
显微镜下雄蕊和雌蕊——
 
图片来源: Gerd Guenther/Science Photo Library
 
剥离了花瓣和雄性生殖结构(雄蕊)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玫瑰花的雌性繁殖结构(雌蕊)。在柱头的花冠之下等待接受能够产生精子的花粉的是玫瑰的子房。 在受精后,它们会膨胀形成玫瑰果,这是鸟类的食物,鸟类会通过粪便将玫瑰的种子分散出去。大部分种植的玫瑰不再产生果实,因为它们被培育得拥有太多的花瓣,没有为传粉植物留出空间。
 
聊着聊着,今天的杏仁周报又到了尾声。
 
估摸着这篇周报发出来的时间,医生大大们也到了饭点了吧~
 
那就让咱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相约下周同一时间——
 
不见不散!
 
 
 

 

杏仁周报丨中国男足:我为什么“不行”?中国药企:我知道原因!

 

医生圆桌会丨科室医保经费超标被扣绩效,医生:我也不是药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