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病历的艺术
来源:白连夜
作者:Doctor xx
写病志是一件高雅且有艺术性的工作
你书写的不只是病情
也是一个人的生命简史
病历,就像医生的葵花宝典,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首先你要放弃自己原有的语言体系,为语言的自由捆上规范的枷锁。
“尿不出来尿叫排尿困难
拉稀叫腹泻”
试想一份夹杂着方言、俗语、网络热词的病历,就像英伦公主说出嗯呢、咋地、干哈呀一样违和。
“今天患者入院第2天,比住院之前得劲多了,波棱盖也不疼了,skr!”
其次,写病历是一种形而上的操作,当语言规范化后,病历便可再升高一个等级,从病历中可感受到书写者的性格特点,但却又如此合乎法理,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笑看云卷云舒。
不仅如此,病历还能看出医生的医学功底。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病历的就像丰收的麦垄,医生和和疾病在字里行间追逐捉捕,无处不体现着书写者的医学思维和辩证技巧,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通过视触叩听等相关检查,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将疾病暴晒于烈日下。
很早之前,我们的老前辈手写纯英文的病历,还有一段时间手写拉丁文病历,后来手写中文病历,发展到今天的电子病历。
经历过手写病历的医生,眼里是容不得错别字的。
在那个手写病历的年代,没有功劳的苦劳就是白劳,写病志也是如此。医生长期处于被手写病历支配的惊恐中,写病历的心理压力,不亚于一次精密的手术,只因写错1笔,前一秒还精美整齐的病历,瞬间变成一张废纸。
也正是如此,写病历前的准备便多了一份仪式感。
扫雷一样清除桌上所有水杯
蓝黑墨水像子弹压入战士的钢枪
一尘不染的桌面便是那一触即发的战场
医生像高傲的贵族正襟危坐,铺平一本病历纸,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这一切的准备都只为书写一份永不分手的病历。
正是因为犯错的成本太大,手写病历更是显得来之不易,人也变得更加易怒。电视里手撕鬼子略显夸张,但是医院手撕病历却十分平常,被上级撕,被自己撕,怒火中撕碎了写错的病历,也撕碎了那颗不够严谨的心。
现在医院普及电子病历,撕病历现象大大减少,不仅因为电子病历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审阅,还因为A4纸太贵,谁撕病历,护士长撕谁。
许久以来,同行默默用病历将内外科医生划入两个分水岭,内科医生写的是精品病历,外科医生的就是写意病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个医生都是一部纪录片导演,病案室老师就像豆瓣影评员,甲级病历就是9分良心巨作,乙级病历就像5分平庸电影,丙级病历就好比小鲜肉大IP这种2.3分口水片,虽然能上映,但是绝对提前下架,并且送回科里重写。
病历的社交功能不仅如此,病历出错扣科室分数,可谓一损俱损,成为科室的病历扣分担当的医生,会成为科室茶余饭后的吐槽对象,因为病历就是法律证据,病历出错,后患无穷,一脚医院,一脚法院,就是这个意思。
一本本优秀的病历,是一名名医生执业的见证。
无论你是学士、硕士、博士,就算有一天成为了院士,看到一批批稚嫩的后辈时,也会忍不住回忆当年写过的病历吧,病历里有的不只是患者生命的简史,还有医生的青春 ....
更多推荐
北京:30家医院电子病历共享调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