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996加班苦?医生887了解一下!
来源:梅斯医学
最近,在某代码托管平台上,有人发起“996.ICU”项目以抵制公司的“996”工作制。
“996”指员工从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ICU”则指员工因长时间工作,易患各种重大疾病,最后直接送进ICU病房。
该话题一经传播便引发全网热议,除了主角程序员外,各行各业遭受“996”压迫的员工都发起了讨论。
而其中更有不少医生朋友大吐苦水:你们只是“996”,我们可是“887”啊!(早上8点上班,平均加班到晚上8点下班,一周7天,随喊随到。)
小M也针对医生的上班制度这个问题,发起了话题讨论,收到了不少留言。
有一位朋友告诉小M,对于医生来说是不存在“加班”的概念的。可以说从进入医学院开始,医生们就走上了一条漫漫长路。
学医的路有多长?
大学本科5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3年,毕业之后还要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3年,专科医生规范化培养2年~4年,基本上就到35岁左右了。此后的工作更是驶上了快车道,根本停不下来。
别以为工作了就不用学习,“在大医院,医生如果半年不读书、不看文献,就会跟不上趟。”
即使是这样,当前我国的医生数量也仅为3/1000。与医生数量缺口对应的,则是劳动力过于廉价的问题。
不少正式上班的医生表示,工资就1000多,科室奖金多的时候才3000到4000(这还是不错的三甲医院)。
加班就更别想了,小医生只有50的值班费,100的倒班费,虽然会涨,但是哪里比得上房价的速度。
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医生的工作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日本:严格规定医师加班时间
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一周劳动时间为40小时,即每天8小时。但医务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每周工作到44小时,原因是周六可以有半天的门诊。
另外,还有一项特殊规定是专门为医务工作者制定的:每天超出8小时的工作时间,要按照时间外劳动付给医务工作者工资以外的费用,即加班费。
加班费在日本的法律是明文规定必须有的,因此每家医院的宣传手册和网站首页,都要标注清楚班费金额。
美国:住院医师一周不能工作超过80小时
1984年3月,纽约姑娘莉比·锡安因高烧不退被送往纽约医院。治疗过程中因住院医师更换、工作时间太长以及没有主任医师监督等原因,给正在使用苯丙肼的莉比用了杜冷丁,导致莉比第二天早上就去世。
莉比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在之后的几年里不断发酵,人们对于住院医师工作时长和医院监督的问题也争论不断。
之后,为保证住院医师得到必需的休息,以给病人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美国毕业生医学教育鉴定委员会ACGME提出:住院医师一周工作不得超过80小时,而且值班之后必须休息10小时。2011年修订时,加上了第一年住院医生工作不得超过16小时这一项规定。
英国:加班费比工资高4倍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由于人手短缺,诊疗需求大,英国的医院越来越依赖医生加班,加班费支出也随之飙升。
2015年有一位医生在正常工资之外,拿到了37.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28万元)的加班费,而英国医生的平均基本年薪为8.9万英镑。也就是说,在英国,这位医生一年的加班费竟然是工资的四倍多。
中国医生疲于工作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加剧,过劳的现象在很多行业都有发生,不仅仅存在于临床医疗。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全世界的医务人员普遍在高强度下工作,特别在缺医少药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医师们更加容易过劳。
不论是住院医生还是主治医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必须提高警惕,留意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诊断和治疗,避免积劳成疾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
#你觉得医生和程序员比谁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