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当医生那么多年,最对不起的,是自己家孩子...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杏仁哥我有一亲戚,35年资深护士一直在干临床。
最近退休了,淡然退了单位的福利宿舍,转手托关系给自己办理了老人院入住手续。
积蓄平分,分别帮两个女儿付了首付,表明日后各不拖欠,有空喝茶...
那份看透生死,我真的没资格再说自己佛系了…
说实话,这种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做法,正是我们当下中国大部分父母所缺失的。
他们啊,太爱自己孩子了...
近日,华西的儿科被挤爆了!
1月4日,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急诊科抢救室内,时钟指针指向中午12点35分。过了饭点,儿科医生肖东琼还没顾得上吃饭,“还有太多太多事要做,我现在都没时间说话。”她略抬了下头,目光又落回那堆病历上。门外的过道上,神情萎靡的患儿和满脸焦急的家长,在她看来,似乎并没有少。
当日一大早来到医院,肖东琼就意识到可能很忙。“昨天(晚上)有43个患儿留院观察,我需要挨个查看他们的情况,进行治疗。”她说,其他医生要转患者到锦江院区,她上午必须处理完这43个患者。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患儿被送来抢救,刚进抢救室就需要心肺复苏,她在抢救室忙个不停。“现在(儿科)医生很缺,很恼火。”
据我们了解到,目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已是全国单位面积服务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而其中儿科医生每日人均看诊120余人次。
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实行24小时不关、不休,不分节假日,连续作战。
华西是非常优秀的医院,但也是因为名声在外,这里也汇聚着全国各地的患者,医疗资源不可谓不紧张。
华西儿医陆晓茜说:“我们做过了解,其实有半数以上的患儿不用来川大华西第二医院排长队就医,在基层医院就可解决,有的发烧甚至在家中就能够处理。”
一方面,这是我们医改的问题:最近有项调查显示,医改那么多年下来,医疗资源分布问题非但没有缓解,甚至越加变本加厉...
当然,我们需要给予我们的医疗系统以信心和耐心,也只能给予他们信心和耐心,毕竟我们也没得选啊...
另一方面,咱们的孩子们的家属的过度关怀,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毋庸置疑的是,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却经常造成负担,不止是对别人,对孩子自己也是。
美国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做“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父母),指的是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身边盘旋,时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只要孩子有一丁点的困难,就会变得极度焦虑。
而在这样过度关注的父母环绕之下,孩子会在人生的每一种关系中寻找这种关注感,比如同伴,师生,甚至夫妻关系。
而怎么能持续地得到这种关注呢?他想要的唯一,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们怕什么我就来什么~
这样你们才能一直一直关注我,重视我呀!自此,一个典型的熊孩子应运而生!
所以,杏仁哥在这里多叮嘱各位家长们一句,放手给孩子一点空间,别过分的关注孩子,给他们一点自己的空间。
类似感冒湿疹之类的小毛小病的,就在社区医院里看看就好了。
没那么多人和你挤孩子看的也快,好的也快,何乐而不为?
再说回医生大大们忙这件事——
写了那么多年杏仁周报,杏仁哥对医生大大们,有多忙这件事还是略微有一点了解的。
不止一个累到手术台的,
不止一个挂着盐水上班的,
不止一个身怀六甲,“带球”上阵的,
甚至有老人家必须挂个号,才能和当医生的儿子见一面的...
而最近,又出来——医生忙到没空奶孩子的!
她,是一位恩施土家族女孩,从乡镇卫生院奋力考上武汉协和医院规培生;她,也是一位新手妈妈,带着5个月大的宝宝坚守临床,在手术室外喂奶被赞“最美规培生”。
12月4日下午3点,在武汉协和医院10楼眼科手术室,29岁的规培女医生牟晶穿着绿色手术衣,一路小跑奔向手术室外的休息室,伸手从婆婆手里接过嗷嗷待哺的宝宝,眼里满是心疼。为了等妈妈下手术台喂母乳,小家伙饿了几个小时。
这动情一幕,被牟晶的带教老师、武汉协和医院眼科陈宏教授看到,并用手机定格。
其实,我们今天看见了手术室外抢喂奶,但我们看不到的是,还有多少医生家娃到了妈上班就吃不上奶...
穿上那件白衣,就注定了对孩子亏欠…
在座的各位医生大大们,说起自己儿女有谁能释怀!
不知道是否有人还记得这张照片——
武汉妇幼保健院某医生的孩子当天不舒服来医院检查,暑假期间家里没人帮看孩子,该医生只好让孩子在医院写作业。
结果遭到孕妇投诉:其认为检测室里有孩子边写作业边吃油炸食物,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孕妇检测。
事后,科室对当事医生进行批评。该医生也在电话里表达了歉意及检讨...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当事人的是非对错也不是我们的讨论范围。
只想为医生大大们家孩子诉诉苦:作为医生,你们总有收不完的病人、 写不完的病历、还有无尽的考试培训、职称晋升,如一条条锁链,紧紧缠绕在医生的脖子上。
“我走娃未醒,我回娃已睡”,成了多少医护人员心中难以释怀的结。甚至家里的猫狗,都比你们陪孩子的时间久...
对比起上文那些小毛小病就跑大医院,生了孩子都当宝贝一样养,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的父母们。
医生的孩子却像野草般顽强地成长,懂事得让人心疼。
(某外科医生孩子的作文)
医生的孩子都是被忽略的群体,但他们才是最值得,也是最应该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的人。
所以,我们的女医生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经济能力,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去兼顾自己的家庭。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近期,BMJ在它的圣诞特辑中推出了这样一篇特殊的研究,专门分析当妈的医生们在职场受到的歧视——
在美国,医学院女性毕业生比例从1965年的7%,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53%。然而最终走上医生岗位的这些女性当中,70%-77%表示在职场中受到过性别歧视。
更夸张的是,虽然仅有大约80%的女性医生最后会生娃,但这群人100%会在生娃这事上遭遇一次职场歧视。
她们都是怎么被歧视的?
据BMJ总结,有娃女医生被歧视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基本上是按照育儿阶段分类的:
因为怀孕被歧视
因为休产假被歧视
因为哺乳期被歧视
因为带小孩被歧视
具体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被暗地里要求更高的工作标准;
被默认干不了事,被无视;
不让参与科室工作决策;
根本不被考虑升迁和提高待遇;
因为怀孕生娃而被修改合同;
工资更低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医务工作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还需要专注和不断的成长,使得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可能没法有那么多的个人生活;
第二,同样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男医生作为父亲,却并不像作为母亲的女医生一样受到质问,这是总的性别偏见导致的。
当然,这毕竟是来自外国的调研,因为地域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样本不具参考性,但是...
前段时间,俞敏洪发表的一段讲话,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他说:
再看看最近的医院招聘启示:
很多时候,这个社会在无意识的伤害着女性,而且绝大部分人根本注意不到。
其实,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大多数时候的我们都是在疲惫地生活。而医院里的女医生们,甚至会比男医生更累一点...
所以,在杏仁哥眼中,她们值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最近有个医生大大和我聊到了他的糗事:
门诊有个女病人说脸痒。他盯着她脸看了许久说:你这种红法的皮损我没看过。完全对称还带渐变的。很奇怪。
然后病人把他给投诉了,理由是:那不是什么对称红色的皮损,是病人画的腮红...
当然,虽然这次让病人投诉是因为医生大大闹的乌龙,但大家碰到过更多的的投诉还是来自于一些五花八门的“奇葩”...
接下来,就让咱们的医生大大们现身说法吧!
你们医院护士怎么回事?笑都不笑一下,什么态度?
于是投诉
哥,连环车祸,抢救呢,那借呼吸机的姑娘跑的都要飞起来了,科里能动弹的医生全爬起来帮忙了,整个科就腾得出这一个护士看着黄区病人她还笑屁啊笑?
一日,春和景明,适宜生孩子。
我们家明明是个男孩怎么变成女孩子了?!
你们医院是不是偷小孩拿去卖!
您怎么知道是个男孩啊?
我们家做b超时候大夫说了!小孩长挺大的!……
您大概误会错意思了我不管!
你们医院赔我家大胖小子!
然后在产房外面连滚带爬连哭带嚎喊了半天,被保安拖走我特么……
也没别的话送给您了,一个表情包聊表敬意!
急诊抢救室,半夜,一脑出血患者120入院,医生下达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医嘱,护士推静脉泵选用250ml规格的甘露醇滴注125ml,静脉泵滴注完成响铃护士随即上前换水,第二天早上探视过后家属一把抓住护士质问还有一半水在哪里?并且要求医院赔他们半瓶药水...
没被同意后掏出水果刀意图刀砍主治医师,铁牛医生眼疾手快反应灵敏撒腿就跑,一阵风划过就从窗口跳了出去并且丢下了他的白大褂。
家属遂试图乱砍,大家在抢救室内表演了一出猫捉耗子,本小耗子蹲在换药室内瑟瑟发抖不敢吱声,幸好保安携民警飞速赶到将人叉走,这才有胆量溜出去管外面尖叫成一片的报警器...
事后大家都被医院扣了奖金,铁牛同志绕着医院兜到中午才敢蹭着墙根回来呵,人间不值得。
来源:知乎
作者:刘一帆
准备休婚假的时候,科里同事一块儿给包了个大红包,正好快下班了,没啥病号,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同事过来送红包,我出于礼貌还推了一下,后来同事就塞在我白大褂口袋里,鼓囊囊的。然后,然后,过了几天,医务处说有病人拍到了我收红包的视频,投诉了我...
幸好我是真结婚。
来源:知乎
作者:爬爬爬
1.一病人找不到xx门诊,问另一病人,不答。问路人心想:这医院病人素质咋这么低下!遂投诉之…
2.医务科说又接到一个投诉:病人觉得医院的电梯有质量问题,他看到电梯在楼上就按“下”让它下来,电梯在楼下就按“上”让它上来。然而这电梯老是不听话…
3.还是关于电梯的,不过病人没有投诉,只是向我吐槽:他从1楼上电梯到9楼,后面上来一个人要到5楼,结果电梯先在5楼开了,他给我说:医生你们这个电梯一点都不智能,应该先来后到,明明是我先来的(白学家?)
来源:知乎
作者:dela dovah
同为医生身份,在座的各位医生大大你遭遇过什么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投诉呢?
投诉收到后,你们医院又是什么态度呢?
欢迎在我们评论区参与讨论哦~
自从开启了“杏仁美图”这小破栏目之后,杏仁哥我也不知道一天天的,都攒了些什么鬼图片...
《今年医生们都在菊花里发现了啥?》
在各位还在回味上述图片,设想这些“东西”是如何“进入”的过程中,我们本期的杏仁周报也走到了尾声...
各位亲爱的医生大大们,咱们还是老规矩——
下周同一时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