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医改何时成功?高考状元愿意学医之日!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今年的两会话题中,为春节假期“充值”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将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一份议案——《关于延长春节假期的建议》,“传统佳节需要国人的共同呵护与亲情分享。”他建议春节假期延长两到三天。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李小莉也建议,将春节假期由现在7天延长到10-15天。

 

 

对于放到元宵节这个提议,杏仁哥举双手双脚支持。

 

 

这条消息在微博上快速冲上热门榜的现状说明:人民群众,早就想这么干了啊!

 

 

不过...杏仁哥听说,上一个敢于这么提建议的人大代表,已经被双开了...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17年提案:将春节法定假期由7天延长为15天,即假期由除夕延至元宵节。)

 

还有代表更“变本加厉”的代表,长假不够放,拿周末来凑的——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提交了《关于实施2.5天小长假的建议》,呼吁加快推进“2.5天小长假”由“全国性试点”转变为“全国性政策”。

 

 

但是,有这么一群人,在这么一些单(yi)位(yuan)中,就连法定节假日300%的加班工资也无法落实,基本上是随叫随到,24小时值班、假期加班已成了职工的家常便饭。

 

这样的环境下,不累死已经算好的了...

 

 

所以,暂时杏仁哥只希望政府以及劳动保障、劳动监察等部门必须行动起来,依靠强有力的措施,先将目前医生们应该享受的法定假期权益保护好再说。

 

至于15天长假?2.5天周末???

 

 

杏仁哥我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到周报发出来的时候,本届全国两会也到了正式闭幕的时间了吧...

 

除了假期,其实还有一个字眼在两会中被反复提了多次,那就是——医生!

 

那今天的周报,我们就来仔细盘一盘,本届两会上围绕这一个个医疗热点话题,我们的人民代表、医生代表们们都建了哪些言,献了哪些策吧~

 

 

 

 

 

 

 

 

侯建明:关注医务人员满意度,加大规培医师经济补助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副院长侯建明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副院长、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今年带来“关于改善医院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医生参与医改积极性”的提案。

 

在接受采访时,侯建明认为: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的政策要落到实处,并建议加大医务人员在规培期间的补助额度

 

 

医务人员满意度?这个词杏仁哥听着很耳生啊。

 

倒是有一个关键词倒是常常听人提起,那就是:患者满意度。

 

 

 

终于,有人记起来医生也会有满意度这件事了。

 

而在所有医生之中,处在食物链最底层的是——规培医生。

 

他们,就更需要提高工资,这种最直接的“满意度”上的关怀了。

 

 

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执业环境,医疗行业似乎逐渐成为了高危行业。

 

而相比于医院在职的医生而言,医院的规培医生境况就更令人堪忧了。突发猝死,甚至身心不堪重负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寻求解脱的都不鲜见。

 

 

 

这些冰冷的数据不得不说是这个行业的悲哀,应当引起我们对整个行业的反省与警醒。

 

杏仁哥我不禁想问:到底还要累死多少医生,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正视这个问题呢?

 

远的咱也不说了,就问一句话——领导,什么时候涨工资?

 

 

除了规培医生,医院里还有一批苦逼的可怜人,那就是——儿科医生!

 

周崇臣:提高儿科薪酬待遇,加强儿科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

 

作为医务工作者中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基层儿科的建设和发展。

 

在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医疗后,周崇臣坦言,目前儿科医生短缺,儿科压力大、待遇比较低,希望儿科医生流失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去甚远。

 

有人测算过,我国的儿科医生缺口就有20万。

 

(一个字形容儿科医生)

 

1998年高等教育改革,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儿科人才更紧缺。医学院的本科教育取消了儿科专业,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成为其中的一门课程。1999年,全国儿科专业停止招生。

 

儿科医师缺乏,儿科诊疗尺度缺乏,儿科医疗机构缺乏。的现状,让现在还坚守在岗位上的儿科医生,更是累上加累。

 

 

希望真的能有人可以体谅一下咱们中国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

 

 

 

那么,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了——涨!工!资!

 

 

 

那么,接下来就热情我们听听咱们的卫建委主任是怎么说的吧!

 

马晓伟: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改成功之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马晓伟

 

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

 

我国之所以出现看病难这个问题,它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我们国家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也不够合理,特别是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当地比较弱。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采取分级诊疗的制度,目的就是发展卫生事业,调整资源结构,合理分流病人,提高服务机构的整体效能。

 

要想做好分级诊疗制度有哪些关键问题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做到区域分开。

 

第二,就是以县医院为抓手,解决城乡分开。

 

第三,以病种为抓手,解决上下分开。

 

第四,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解决急慢分开。

 

(全部分开)

 

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个方面是加快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做到“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

 

第三个方面是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远程医疗,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第四个方面是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的作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们的马主任这番话,说的真的很好。

 

 

但分级诊疗这事,怎么说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领导们的几句暖心话,每每总让咱们医生大大觉得希望在眼前,黎明即将到来,但现实却往往无比坚硬冰冷...

 

 

怎么说呢?领导们啊,咱喊口号也是要有说服力的。

 

 

医改改了那么多年,咱们医生见到多少成功的案例吗?

 

对于医改,杏仁哥身边的医生大大们觉得,最关键的问题还是:

 

 

人的问题如果医改解决不了的话,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

 

优质资源下沉怎么下沉?

 

下沉到哪里?

 

医术好的医生、优秀毕业生愿意到偏远乡镇就职吗?

 

他们职业前景是光明的吗?

 

待遇和三甲同龄人一致吗?

 

将来孩子所受教育环境与在城市一样吗?

 

 

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亟待我们着手解决。

 

或许,我们该听听两会中其他医生代表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王辰:医务人员都不希望子女学医,必须警醒和改变。

 

3月4日,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在做客央视两会节目时表示:我们很多医务人员都不希望子女学医,这打破了历史通常现象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必须警醒和改变。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医生都不愿意子女学医了?

 

王辰院士是这么说的:“这个现象足以引起我们警醒,当黄河上游的树木被砍光的时候再去发现下游洪水泛滥,再去种树就晚了。因此对医生职业前景的维护、社会机制的打造,这是维护全社会、维护人民、维护老百姓利益的一种基本社会意识,必须受到强调而且要付诸实践。”

 

 

或许,不是分级诊疗实现之日,而是高考状元学医之日,才是真正的医改成功之日吧!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很多时候,杏仁哥我都会在周报栏目里这么说:医生就是干着一份比较特殊的职业的平常人,在出了医院、脱了白大褂后,也和普通人一样。

 

但最近我发现我错了。医生下班后,和普通人不一样啊!

 


 

下了班出去寄快递,完了快递小哥问我,你是旁边医院的医生吧?

 

咦?小哥你怎么知道?莫非和女朋友一起找我看过病?(一瞬间我有种身为名医的傲娇感~扶眼镜~)

 

 

小哥摇头,指了指我口袋里的笔。。。

只要是你们医生来寄快递,我们就得重新买笔!!!

 

 

来源:知乎

作者:飒姐

 

有次去网吧lol,现在还记得,是坐在48号机,当时团战正激烈,突然提示网费不够了,我无意识地大喊了一声:“网管,48床加药!”

 

 

网吧寂静。

 

来源:知乎

作者:九先生

 

电影院里看甄子丹的打戏,一拳打到太阳穴对面歇菜。

 

我抓着爆米花塞嘴里,一边说话“急性硬膜外,颞骨骨折,抓紧时间开颅能活,哪儿那么容易就挂了”。

 

隔壁一个老兄转过来“兄弟脑外的?”

 

“哟呵,系呀系呀,您哪科的呀?”

 

“我口腔的,我一直在瞄前两拳敲出的牙是第几恒磨牙,还没瞅见呢”

 

“同志同志!!”

 

握爪握爪

 

 

来源:知乎

作者:赵尔福

 

 

 

工资银行卡消磁,去单位旁边开户行补办。

 

柜员:你是xx医院放射科的吧!

 

我:哟呵厉害了!

 

柜员:进磁共振室忘掏钱包了吧!

 

 

我:…囧…

 

 

来源:知乎

作者:佚名

 

不过,也不是每一次医生大大都能被人一眼就认出来的,比如——

 

 

最近,我们医院新引进了一种手术钳。

 

昨天,主任让我将样品取过来,由于没有了外包装,我只好拎着手术钳上了公交车。

 

 

公交车快到单位门口了,前面的乘客很快给我让出了通道。车门刚打开,我便第一个下了车。

 

这时,听到背后车上传来一句话:“大家快看看自己的东西丢了没有,现在的小偷真是太猖獗了……”

 

来源:知乎

作者:沉淀音符

 


 

记得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以猪肉贩的身份出现,开头有一段经典的台词:

 

“你以为躲在这里就找不到你吗?没用的,你那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哪,都像黑夜里的萤火虫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渣子,神乎其技的刀法,还有那杯Drymartine,都深深的迷住了我”

 

 

而在看完了医生大大的们日常后,

 

 

【长时间曝光模式】是摄影爱好者在拍摄瀑布水流、夜晚车流、高速运动的物体时常用的拍摄手法。

 

它使日常场景看起来超凡脱俗,就像梦中的场景一样。

 

 

而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后Meredith Course医生,就用长曝光拍摄了她做RNA提取的过程,有趣的是,相机只捕捉到了运动的对象——她的实验服。

 

结果,看照片好像是穿着实验服的幽灵在做实验一样。

 

 

 

医生大大有相机德华,也可以试试拍一下自己在手术室的照片哦。

 

或许,也会有一些神奇的画面出现吧~

 

 

那么,今天的杏仁周报就和各位医生大大们聊到这吧。

 

让我们相约下周路同一时间,再见~

 

 

杏仁周报丨为什么不让医生救人?上头不准...

 

医生圆桌会丨中国临床注册量仅2.9%,为啥很多医务人员都不愿子女学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