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巨贪“优秀院长”&问诊300人收400诊金的医生,谁更该被查?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前几天,支付宝这逗你玩让你傻乎乎地刷码、浇水、求敬业福、到最后分个两块钱的集五福活动又开始啦!
杏仁哥我真的很难相信,一个平均年收入大几万的国家会有一大批人为了几块甚至几毛钱到处刷屏惹得人人烦...
不过,每年是支付宝的这个破活动也提醒了我们,马上就过年啦!
想来也是心酸,这年头我们都要靠支付宝的活动和微信的红包来感受年味了。
不知为什么,最近几年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
从九零后的青年到年迈的老者,几乎全体中国人都无比怀念儿时的春节,怀念那时候让人流口水的食物,那时候母亲和祖母嘴里念念叨叨的习俗,那时候在院子里炸响的鞭炮,那时候偷偷拆开的红包……
或许是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我们才渐渐发现丢了些什么。
不过,最近看到的一则短视频让我理解到,家里人在,年味就在,我们怀念的春节就不曾消失...
上周,一部《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短片《啥事佩奇》意外迅速走红。一段短短6分钟的视频让人看得既心酸又感动。
还没看过的医生大大们,可以点击下面的视频看一下,看过了的也可以回顾一下↓↓↓
看完短片,大家都不禁回忆起了曾经有人那么用心,那么执着。那么一如既往地疼爱着你。
很多医生大大们甚至还没看完这部小短片,就已经泪崩了。
因为他们自从在医院工作后,能在家完整过个年的日子真的不多。
不是不想回去,而是要值班,值班,值班。
(春节值班苦啊,奋斗都打样,外卖小哥都休息...)
但是,杏仁哥我的经历好像和大家都不太一样,自己刚出啦工作那两年,一个人在外面,每次往家打电话,都是哭哭啼啼的,老妈也一直说她和爸爸在家吃不好睡不好!
后来实在忍不住,买了张车票,自己偷偷回家!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到还不到半年就明显圆润了不少的爸妈,我陷入了沉思……
记得我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最烦那种广告,什么爸妈衰老的背影,然后整天啥不干,就等孩子回来吃顿饭。衰老那是自然规律,整天非等孩子吃饭那是没自己兴趣爱好。哪样跟孩子都没关系! 还时间都去哪了 ,你自己咋蹉跎的你自个儿不知道啊,啥破歌... "
当然,除了我从中看到了一些别样的“回忆”之外,我们热爱学习的医生大大们还是从这部小短片中学习到了不少的先进“经验”的——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从《啥是佩奇》中获取灵感,自己动手组装了一个闪闪发光的“佩奇”,帮助小患者们消除对手术的恐惧。
麻醉科医生吴若岚自己在网上买了LED灯线等材料,将螺纹管、电极片、LED灯线等组装起来,花了两个小时自制“佩奇”大功告成。
吴若岚说,“孩子年龄小,手术室环境又非常陌生,平时大人做手术都会紧张焦虑,更别说小朋友会害怕了。”动手做“佩奇”为的就是转移小患者的注意力,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就是我们医生大大们白衣之下这些细小的用心,融化了我们,给这个冬天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不过,医生大大们这种无时无刻不把患者的感受、甚至家属的感受放在首位的行为,却引发了一些些问题...
最近,央视和《人民日报》的一则“捧杀”式宣传,让医疗圈炸了锅!
这篇宣传报道的题目叫做《20名医生15000次按压,150分钟后他们战胜了死神》,讲某医院对一个心跳停止的患者在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家属也已经绝望的情况下,持续心脏按压150分钟,最终让患者恢复了心跳,挽救了患者生命。
这则报道出来后,医疗圈的炸锅完全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对一个无任何生命体征的患者进行不休止的心脏按压,持续抢救150分钟,是完全不符合临床常规的。
我们的急救医生们常常要面对一个难题:如何权衡患者家属的抢救意愿和医学共识。
因为,每每向家属交待患者死亡或交待终止抢救,是每个医生最头痛的事,都不愿在此刻去面对家属,但又必须去面对。
而当“150分钟战胜死神”,这种违背常规的宣传一旦形成社会影响,就会给公众造成极大的误解,导致群众产生严重的认知错误。
那么,到底多久算正常???
在哦这里,杏仁哥给不是医生的各位读者们科普一下——
美国国家急诊医生协会的建议是:20分钟标准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后患者没有任何反应的复苏努力可以终止。
在我国临床工作中,医生放弃心肺复苏的时间一般设定为30分钟,持续复苏30分钟没有任何生命反应,则患者已经没有生还可能,复苏应该终止。
大家都记住了吗?
更难受的是,我们的医生大大们每天除了要面对急救要救多久的问题,还隔三差五的要面对要不要救的问题。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医院或诊所救治患者自不必说,但一旦出了自己的执业医疗机构,在外面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的人,到底该不该救?
不救,一身济世本领在身,哪能不出手相救?救,一旦被讹上或者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又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最近,这个老大难问题,被解决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急救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保障百姓生命安全。
将通过立法保证医疗急救规范化、法制化,特别是为见义勇为行为制定免责条款。
相信,在急救管理立法后,上面的那些问题咱们医生大大们就不用再纠结了,因为见义勇为将得到明确的法律保护。
再有路见不平,我们一定拔刀相助,义无反顾!
说完了那么多的医生大大们的烦心事,再来聊聊咱们的某“优秀院长”的烦心事吧!
1月18日,中共安徽省纪委、安徽省监委宣布对安徽省儿童医院原党委书记金玉莲开除党籍的处分决定
经查,金玉莲:
违反政治纪律,与涉案人员串供,对抗组织审查;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面积严重超标,收受礼金,利用职权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
违反组织纪律,在组织进行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提拔任用干部,篡改个人档案资料;
不按规定交纳党费;
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安徽省纪委、安徽省监委按规定取消其有关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所得,按规定撤销其荣誉称号。
据公开报道,金玉莲最早从一名临床医生做起,在医疗领域工作了30多年。从初出茅庐的乡村医生到两所省级医院院长;从农村医疗合作“探路者”到数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急先锋”。
凭借这些成绩,金玉莲先后荣获:
这位媒体和医务人员口中的“改革者”,曾经的医疗界的临床、学术精英,却在退休后“晚节不保”,倒在了贪腐道路...
过去的一年,就仅仅在杏仁周报这一个小小的栏目里,我们就见到了多位优秀院长的落马,这说明什么?
为何那些违法乱纪的都是那些集各种荣誉于一身的人?是不是荣誉得到了,就可以肆意妄为了?还是有了金钱后,荣誉过于简单?
那么问题来了,金院长贪腐情节如此严重,当初是谁给他颁发的“全国优秀院长”呢,仔细考察过了吗?
(应该卖10元,其中5元给派出所的姐夫,2元给校长的小舅子,共同分担风险。)
与此相对的,杏仁哥注意到,上周还有一位医生大大因为在微信群帮助解决300多位患者的咨询问题,收了400多块的红包被罚...
两相对比一下:
一边是收受巨额财务,被选为“全国优秀院长”。
另一边是,休息时间,为300多个人答疑解惑,平均人均才一块多,被暂扣资讯所得,并通报批评。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我们这个社会,对老实本分过日子的手艺人是在太苛刻了...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医生大大们应该对这两张照片不陌生吧——
没错,这就是给自己切阑尾的Leonid Rogozov医生!
年仅27岁的Leonid Rogozov作为驻站医生在苏联的南极科考站工作,一日突发右髂部剧痛,伴有恶心乏力和发烧,他认识到这是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但由于气候恶劣、科考站位置较偏远,他无法寻求专业的帮助。这位年轻的苏联医生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任由病情发展,急性阑尾炎可能造成阑尾穿孔,后果严重;要么,就亲手打开自己的腹腔,切掉自己的阑尾...
后来,后来他就被写入了我们的教科书了...
虽说,各位医生大大们应该不会有什么机会能遇到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的,但是相信你们也是会得自己平时给别人看的病的吧,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妇产科:
在我没生儿子之前,每次给病人做内检,摸骨产道,有时看着病人疼得哼哼心里就会觉得,哎我手又细又长,能有多疼吧~
后来我姨给我摸产道,我疼得不仅哼哼,差点把我娘白大褂的口袋给拽烂了,要知道我姨的手比我的还细还小!其实也不是单纯的疼,就是疼还有各种被撑的难受~真是谁被摸谁知道~
后来生是我妈跟我姨接的,头位不正,转头位转了好久,下来时候侧切了一个三针的口,拆线的时候,我又一次明白了,为什么每次给病人拆侧切口线,很多病人都会大腿颤抖!尼玛!就这三针我疼了一身汗啊!!
现在还没上班,不过今后我想我再面对病人,会更小心,动作会更轻柔,尽最大能力减轻她们的疼痛,怀孕本身就辛苦,因为切身体会了这种疼,了解了这种感觉,再也不会觉得哎呀能有多疼吧这么矫情~只会想想自己经受的,然后告诉她们,有点疼,坚持下,马上就好了~
作者:飒姐
精神科:
这个...我们搞精神科的得了自己科的病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精神科医生得了XX病的话:
- 精神分裂(偏执型):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我自己就是精神科医生我有没有病我不知道?真的是他们在监视我,他们在我脑子里面装了监控,哎哎别走啊!
- 双相情感障碍I型(躁狂发作):我可是全国一流的精神科大专家,将来各种大大的焦虑障碍可就得是我来管了,到时候分分钟我提拔为省部级干部,来来来今天和你聊天真高兴,给你2000,随便花
- 重性抑郁障碍:。。。。我一个精神科医生。。连自己都治不了。。活着还有什么用。。
- 惊恐发作:啊啊啊啊啊怎么这里这么空旷啊!!我不要呆在这里啊啊啊啊!!!!草草草我的阿普唑仑呢!!!!啊啊啊啊啊啊要死了要死了!!!啊啊啊啊啊!!!!
====UPDATE=====
很不幸,很早以前答的这个问题成为了现实,抑郁发作。
在最初发作的时候,还知道自己状态不好,需要调整,强迫自己去从事兴趣爱好,强迫自己锻炼。后面状态越来越低落,就不行了,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做任何事,不想搭理任何人。起不了床,工作上也没有办法思考,周末醒过来坐在床上就大哭了一场,觉得自己为什么把生活过成了这个样子。
客观上看,我的生活过得并不烂,相比很多人来说都可以说蛮幸运的了,但依然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对未来感到绝望。
找了以前的咨询师继续咨询,找了师姐开药。师姐一脸诧异,然而也表示理解,该抑郁怎么也都会抑郁的,问我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药。脱离临床好久+抑郁发作的我已经完全不想给自己点药吃,全权交给了师姐,给开了来士普。
师姐问,『要不要写病历?』,第一反应是:『你想自己写病程记录么?』_(:з」∠)_坚定地摇了摇头。走出诊室才反应过来,问的大概是你愿不愿意自己的情况被写在病历本上。其实我是不在意的呀。
来士普吃起来,恶心的副反应还蛮严重的,但是确实还蛮管用的,虽然起效的过程是慢了点。中间状态最差的几天一直在想怎么自杀。
锐器从胸骨左侧第四肋间刺入,直接心包填塞,大概还蛮快的吧。
大概这样。
=== Update ===
感谢大家关心,吃了半年药,已痊愈,冬季调子还是会比较低落,但已经不需要再吃药了。
作者:袁贝佳
来源:知乎
泌尿外科:
来自好基友的分享~
他是包皮科的,哦不不他是泌尿外科的~_~ 他师兄包皮过长,然后他主刀给他师兄割了,他说,从那以后他师兄在他面前再也嚣张不起来了 o(*≧▽≦)ツ┏━┓
作者:洛萨
来源:知乎
骨科:
大年三十,我正跟表妹在外面开心的玩耍,突然接到爹爹的电话,他说自己脚崴到了,动不了,让我买了冰袋给他送去。
我问他骨折没,他说,应该没吧。
然后我相信了这个成人骨科医生对自己伤情的判断。慢悠悠的买了冰袋过去,见到他的脚我就懵了,这是普通的崴脚么这,当我没崴过脚呢?
肿胀十分严重,完全不能持重,触痛十分明显,我甚至还感觉到了骨擦音。
这妥妥骨折了啊。把爹爹弄到医院,直接推到影像科,一群他的熟人纷纷问他怎么了。
片子出来我跟爹爹一起研究了一下,内外踝都折了。
我说,你这得手术,他说,要不我先保守试试吧。
然后就让他任性的打石膏保守了五天,直到他们科主任来看望他,说,你这不行啊,手术吧。
极不情愿的同意手术了。我深刻的感觉他拖这几天就是给自己做要手术的心理准备呢,我也是很服气。
给他手术的都是他自己科室的同事,本来还要带我去参加手术,我考虑到爹爹紧张的心情,拒绝了。
估计手术过程挺欢乐,毕竟爹爹被推出来的第一句话是这群王八蛋不给我把裤子穿上!
经过这件事,我真的觉得医者不自医是句大实话。
作者:东楚楚
来源:知乎
人病了,要开刀手术理所当然,但是你见过水果生病了,也要开刀做手术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
任何水果在这位医生手中都成了重症急医的患者,他就是来自鹤岗市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王野虓,
今年32岁,因为给水果做手术,被称为“水果医生”。
今年32岁,因为给水果做手术,被称为“水果医生”。
谈起录视频的初衷,王医生表示做视频一方面是给孩子做医学启蒙,一方面给患者以及家属做了医学科普,通过视频能够能直观的让他们了解到手术的过程,了解其中的风险和难度,从而对医生多一些理解和信任,缓解一下医患关系。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不出意外本期周报是咱们在狗年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那就趁着还有时间,给各位医生大大们拜个早年了,祝大家——
新的一年,处处如意,承运展强志!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得意发大财!
诸事顺利!猪年新禧!
各位医生大大们,我们——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