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救指南

来源:MedSci梅斯

作者:xin.L

 

 

最近“天津武警医院医生被患者捅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辱骂抽血护士,打伤检验科主任”等恶性辱医伤医事件再次成为了新闻头条。

 

在中国,医护人员仿佛成了“过街老鼠”,整个社会都将看病贵、看病难的怨言发泄到医生身上,仿佛医生才是这些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常常回忆当年是为何选择医学专业呢?也许是因为医生是我小学作文中的“白衣天使”,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救死扶伤,带给人们健康;也许是因为去医院时看到的一面面绣着“医者仁心”,“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的锦旗;也许是因为白求恩,林巧稚的事迹深刻在心中。

 

然而,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医务工作者突然从“白衣天使”变为了“白眼禽兽”,而之前的患者及家属口中的“医生谢谢您,您辛苦了”变为了“这群衣冠禽兽,开这么多检查,这么多药,还不是为了拿回扣。”整个社会都掀起了骂医生的热潮,各大电视台的法制栏目甚至成为揭露医院恶行的专栏,披露医院内幕的节目占据了多半比重。医生品行不端,见钱眼开,不交钱不给做手术,眼睁睁看着人死去,等等这些坏名声牢牢的按在了医生的头上。

 

在整个社会不遗余力骂医生的情况下,对医生不满的患者不再满足于只是骂两句了,他们开始举起了拳头,伸出了巴掌,甚至拿出了匕首。给孩子打针疼,抽血难,那就拳打护士,脚踢医生;做手术后有后遗症,那就拿刀去捅当年的主治大夫;自己患了绝症,就先砍医生几刀;家人死在了医院,医生就要披麻戴孝的下跪赎罪,医院也要奉上大笔的赔偿金。

 

所有人都不再考虑自己为何去医院,只是想着进了医院后,医生就有义务对我“金身重塑”。拖了几十年的病要在入院几天后就痊愈,危及生命的急症要药到病除,立竿见影。自己能走着去看病的人,也要健健全全的走着出来。而当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患者及家属在面对并不那么理想的治疗效果,当整个社会都认为医务工作者是一群吸人血的“白眼狼”时,对医生及护士的各种辱骂及殴打就成为了必然。

 

每一次发生医务人员被伤害的事件后,全社会都在谴责,整个医疗界都在抗议,可是暴力伤医的事件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曾经看过一个关于辱医伤医的评论:“有时候觉得医护人员像祥林嫂一样,一遍一遍地述说自己受过的伤和委屈。

 

可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有拒收病人,拒绝医治,拒绝救护的权利吗?除了一遍遍的哭诉,一次次的转发,我们能做什么?”这个评论真的一语中的,在面对这些辱医伤医的恶性事件时,我们能做的真的太少了。但是尽量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我们还是要掌握些技巧。

 

丑话说前头

 

作为一个有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的医疗在古达也是领先于世界的。因此,从小的课文中,我们就学习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神医是如何治病救人的。古装电视剧更是将中国古代的医术描写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许多人潜意识的认为致病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一搭脉,一开方,病就痊愈了。

 

而作为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让自己的患者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受过多年医学教育,从事医疗工作的普通人,不要让他将对神医的美好幻想安插在你的身上。在开始治疗前,一定要深入了解病情,完善各项检查,向家属彻底的交代病情,客观公正的评价治疗方法的疗效,真实估算所需的治疗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治疗的副作用和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详细记录病程,不放过蛛丝马迹

 

从病人开始接受治疗开始,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详细地记录病人的病情,病程记录要做到天天书写,急诊记录,手术记录,危急值处理记录,也要及时书写不可拖延,所有的检查及治疗都要以医嘱形式体现。

 

总之,凡是有关病人病情的任何变化或者应对变化采取的任何措施都要有详细正确,符合医疗规范的记录。危重病人更是要及时告知家属,病危通知书不能以口头形式传达,必须形成文字并让家属签字。而且任何你认为有必要的检查以及治疗措施,如果家属或患者不同意进行,要如实记录并让家属及患者签字。记录病情是医生的本职工作,规范书写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也是医生的基本功,这些记录不仅仅是为了以后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而且也是提高医生医术的重要途径,更是将来在遭遇纠纷时你证明自己无罪的有力证据。

 

听上级医生的话,按章办事

 

如果你是刚工作的年轻医生,一定要树立将上级医师的指示作为工作指南的理念。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凡是你认为问题有些棘手,记住一定要请求上级医师意见,并且严格遵照上级医师的指示工作。夜郎自大,班门弄斧是医疗工作中最不可有的态度,永远都不要小看工作经验的重要性。

 

所以你宁愿冒着半夜两点钟把主任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让他第二天骂你一顿的险,也不能自己冒然决定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哪个决定就有可能致患者于死地,同时将你和你的主任的职业生涯断送,甚至使自己面临牢狱之灾。

凡是医疗操作,一定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避免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是医疗工作中的重点。也许大家都没有忘记发生在某生殖中心的HIV感染事件吧,就是因为一次性吸管准备不足,在无菌操作中没有严格遵守“一人一管一抛弃”的原则,从而造成了5例HIV病毒感染,这不但断送了一个博士的后半生,也给5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看人下菜

 

形形色色的患者也同样有着形形色色的患者家属,在交代患者病情,沟通治疗方案时,一定要看准患者家属中谁是最有有话语权的人。无论何种治疗方案或者治疗措施,一定要争取到这个人的知情同意。家庭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一个股份制公司,在决策性问题上争取到大股东的赞成与支持,那么这个计划就更容易进行下去。

 

强身健体、广交朋友

 

百密一疏,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总是会遇到蛮不讲理的患者或者家属。当患者或家属情绪激动时,医务人员还是尽量做到平心静气,有礼有节。但是,如果遭遇殴打或者持械伤害等情况,就尽可能地跑,实在跑不掉也要想办法防御,尽量减小伤害。

 

因此,平日要注意锻炼身体,别到紧急情况时手无缚鸡之力,两股战战,奔跑无能。而在跑不掉的情况下呢?这个就要平日多做准备,有意结交一些警察朋友,实在不行跟医院的保安混熟也行。毕竟他们经常维持秩序,在稳定情绪方面有着专业的优势,紧急关头,他们也许能救你于水火之中。

 

面对整个社会对医院的不满,对医护人员的怨气,我们也不知道要如何化解。那些打伤,捅死医生的患者从未想过这名医生是经历了多少年的勤奋学习,多少年的底层锻炼才能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工作的医师的。

 

又有谁会知道医生拿着普通的薪水,但是经常要36小时甚至48小时连续工作;又有谁会知道多少医生已经好多年没有过休假,没有在家度过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医务工作者们奋战在与病魔斗争的一线,抗击SARS有他们,抢险救灾有他们,而在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时怎么偏偏少了他们?

 

 

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还是充满骄傲与自豪的,因为我们的辛勤工作,使许多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许多家庭的幸福得以留存。而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随着医疗制度的健全,医疗分诊制度的完善,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看病将不再难跟贵,患者也能更加理解医务工作者。而注重工作细节,谨记规章制度则永远是保护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铠甲!

 

更多推荐

救人不自救,最危害医护健康的三种职业行为,值得每一个人注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