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高考结束后,你还会劝人不要学医吗?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2020年刚过完一半,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

 

 

好在很多方面慢慢恢复正轨,

 

比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在武汉落成了,北京已经连续多天确诊病例个位数……

 

 

可是,最近我看到的这则新闻,又让我对疫情的再一次爆发有了些许担忧:

 

 

近日,《美国急诊医学杂志》刊登了一个来自法国的62岁新冠肺炎男性病人的病例报告。

 

但与其他关注患者呼吸系统的报告不同的是,法国的医疗人员发现这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了一个与男性生殖器官有关的并发症——出现了生殖器官异常勃起的情况。

 

 

这报道一出,估计更多人不愿意戴口罩了!

 

好吧,不调侃了,病毒这种东西,还是不能开玩笑的!

 

这所谓的器官异常勃起,本质上就是血栓,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不过,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个国家的人,都不怎么信邪...

 

 

 

 

 

 
  每年的7月4号,是美国人民的国庆节——独立日。

 


但今年的国庆,美国人民过的很糟心。

 

在独立日当天,美国已连续3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万。

 

而独立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在过去24小时内确诊病例数量甚至达到了57497例的最高纪录。

 

全国范围内的感染病例激增,迫使许多独立日庆祝活动取消。

 

 

然而,如果你看到这场庆典的现场,你会感到深深地恐惧。

 

因为不仅特朗普及其家人还有一众美国高官都没有戴口罩,而且现场几乎座无虚席的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几乎没有人戴口罩,更没有任何人保持社交距离,全都紧挨着坐在一起……

 

 

尽管美国多州新增病例再创纪录,但特朗普当天在白宫讲话时仍坚称他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进展顺利”。

  

此外特朗普还表示,美国目前已对将近4000万人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并补充说 “通过这样做,显示其中99%的病例是完全无害的(totally harmless)”。

 

 

川老板这番言语,把看到这新闻的杏仁哥我都逗笑了。

 

川兄弟,真的不考虑考虑加入德云社发展吗?

 

  

话说今天早些时候,一条新消息在西方各大媒体上刷屏了:

 

美国买光了新冠病毒关键药物瑞德西韦全世界的库存

 

前一段时间,美国制药公司吉利德向世界各地免费捐赠了首批150万剂瑞德西韦的试验药。在这批用药快要用完之时,吉利德于6月30日开出了瑞德西韦的商业定价,特朗普政府抢在第一时间迅速出价,向吉利德购买了50万剂瑞德西韦,这包括了吉利德公司7月的全部产能,8、9月产能的90%。

 

 

也就是说,未来三个月里,世界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再买到瑞德西韦了…

 

 

这届美国政府也是厉害,一边对外宣称99%的新冠是无害的,另一边又暗地里把市面上有望治疗新冠的药都给抢了...

 

 

嘴里说的叭叭的,打脸打得pia pia的。

 

 

 

不过,关于这款药到底能帮到美国多少,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天真的我,曾经以为一个商人能当上美国总统,

 

已经是让人不敢想象的天方夜谭了。

 

 

可万万没想到,现在,又有一个说唱歌手去竞选美国总统了!

 

 

7月4日,美国知名歌手“侃爷”Kanye West(坎耶·维斯特)在推特上宣布要竞选美国总统,他写道:“我们现在必须通过信任上帝、团结我们的愿景和建设我们的未来来实现美国承诺。我要竞选美国总统。”

 

 

“侃爷”是美国说唱界的“扛把子”(曾拿过21座格莱美奖),是拥有超级“鞋业帝国”的潮流推动者(侃爷的Yeezy鞋一年的销售额约10亿美元),是美国娱乐八卦新闻的长期头条(美国社交圈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的卡戴珊家族女婿)。

 

 

随后,连特斯拉CEO马斯克都给他留言:全力支持你!

 

 

目前,侃爷已登上美国的社交媒体“推特”热搜榜第一名。

 

咱们杏仁周报的读者朋友们估计对“侃爷”他应该不太熟吧,

 

但你们对他老婆“金·卡戴珊”应该有所了解吧。

 

(美国第一“网红”)

 

杏仁哥在此斗胆预测一下这事的后续发展:

 

1.椰子鞋白宫联名款。

 

2.第一夫人金卡戴珊在白宫拍小电影。

 

 

扯远了,扯远了,咱们还是说回美国新冠的事。

 

 

就在美国新冠连续多日再创新高的时候,美国媒体曝出一群美国大学生竟然开起了“新冠派对”,一系列操作让人既震惊又无语......

 

 

事情发生在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市,当地某些大学生被确诊感染新冠,护士给他们进行新冠检测时,听学生们说起了关于“派对”的事,甚至有学生给他们看了派对视频;

 

更奇怪的是,某些学生听说自己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变得很兴奋很高兴,而另一些结果为阴性的学生反而很失望,这和一般正常人的表现正好相反。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之前参加过最近该市及周边地区举办的一些派对,派对上不但能吃喝玩乐,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举行比赛,看看谁先感染新冠病毒。

  

 

对的,你没看错,是看谁先感染新冠病毒。

 

 

据该市议员Sonya McKinstry介绍,派对组织者会特意邀请确诊者参加派对,派对上大家把钱放在一个罐子里,之后谁先确诊了,罐子里的钱就归谁。

 

 

更可怕的是,举报“新冠派对”已经有大约一个月,影响如何现在还不确认。

 

形势这么严峻还有人拿疫情开玩笑,这么奇葩的事一曝光就让网友看傻眼,美国网络上也是一片骂声。

 

(愚蠢是治不好的。)

 

(也许这些孩子应该送到当地ICU实地观摩一下。

- 没错,对新冠去世患者进行尸检的太平间更靠谱。)

 

我一直知道美国的年轻人比较疯,但没想到他们能疯到这么不负责任...

 

如此无知无畏的态度,让人震惊中又有些痛心。

 

 

而就在地球的另一端,另一个大国的年轻人们,因为一场特殊的考试,他们对疫情的认识比谁都深刻!

 

  

掐指一算,本期的杏仁周报发出来的时候,咱们的高考考生们也差不多走到了收官阶段。

 

同学们陆续走出考场,开启自己下一段人生征程了。

 

 

2003年,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6月的7号、8号、9号,避开酷暑。同年,因“非典”暴发,考生入场前必须测量体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全民严防严控,教育部决定把高考统一延期,恢复到2003年之前的日期,7月7、8、9号。

 

 

惊人相似的历史,又一次轮回到这儿了。

 

 

今年的高考,将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需全程佩戴口罩。

 

 

历经所有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一个站点,带着坚持赋予的定力,准备迎接任何一种新的可能。

 

 

而今年的疫情,也让我们对高考和读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疫情来袭,黑云压城,所有明星、网红带来的快乐,变得索然无味,冲向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他们以自己的勇气和汗水,过硬的专业知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刘智明、彭银华、李文亮……

 

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世人于水火。

 

 

在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几年前在医生朋友圈广为流传的“高考加油,别学医。”

 

 

这次,咱们会否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国与国的较量,就是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较量。

 

 

高考和读书的意义何在?我想,就在这里。

 

毕竟,这些勇士无法护佑我们一生,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年轻一辈要崛起。

 

就像钟南山的老师说过的那句话: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同学们,请记住——

 

所有曾经的遗憾和难过,都是未来惊喜的铺垫。

 

十二年苦读天不负,过五关斩六将,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提前预祝每一位学子们福星高照,金榜题名!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思想的画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以医生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共振”。

 

 《拉普教授的解剖课》 荷兰 伦勃朗 1632年

 

这幅画创作与1632年。当时26岁的伦勃朗受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业协会之托,绘制团体肖像画。而正是这这幅画,打破了当时肖像画大家并肩依次入座的平面风格,通过解剖讲解教学的场景,使得画下医生更富有动感。

 

他因此一举成名。

 

在很多人看来,伦勃朗的画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幅画也记录下一个重要变革:解剖学的出现。

 

 

 《维特鲁威人》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1487年

 

达·芬奇也对人体解剖做了研究。

 

有人说,他之所以熟悉人体结构,得益于他曾在医院解剖了不下30具尸体,由此对人体每块骨骼、肌肉的位置了如指掌。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幅画:

 

《蒙娜丽莎》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1507年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微笑时,嘴角和双眼会因肌肉带动而微微上翘。但这幅画却里没有,主人公的嘴角和双眼被蒙上一层薄纱,神秘微笑就此诞生。

 

除此之外,在蒙娜丽莎的下眼睑处有一个脂肪的沉积斑块,提示有营养过剩的脂肪成积,由此推断出高胆固醇症状的可能,反映出当时她的饮食并不健康。

 

《大诊所》 托马斯·伊肯斯 1875年

  

伊肯斯的《大诊所》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外科的“快照”。

 

展示了当时的外科医生格罗斯进行骨髓炎手术的场面。从画面来看,外科医生既没有穿“手术服”也没有戴口罩和手套,而是着日常便服给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做手术,未消毒的器材随意暴露、周围人向看戏一样坐在旁边,如此操作与我们平时的工作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这就是当时外科手术的真实写照。

 

《阿格纽的临床教学》 托马斯·伊肯斯 1889年

 

时间来到1889年,伊肯斯又创作了一幅名为《阿格纽的临床教学》的作品。

 

地点同样是在剧场中、同样有“围观群众”,但却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医生穿上了手术服,手术区域也进行了有意识的隔离。

 

而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传承了几百年,帮助我们战胜疾病,对抗死神。

 

 

医学虽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却也是一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有了艺术的熏陶,有了人道主义也就承担起了维护健康、抚慰心灵的重任。

 

 

那么,今天的杏仁周报就和各位聊到这了吧!

 

下周见!

 

 

杏仁周报丨医生,小心那些对你竖起大拇指的人...

 

医生圆桌会丨医学水平提高后,对医生的基本功有影响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