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投诉!医护八小时外还在工作,不符合劳动法!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最近牙痛去看医生,医生说我的牙有点磨损,问我晚上睡觉磨不磨牙?
 
我说不知道啊,睡着了怎么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磨牙啊。
 

医生说:奥,单身啊。
 

 

哎,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个社会对单身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特别是我妈!

 

 

上周末放假在家躺着看电视,我妈冷不丁说:“有那功夫,多找姑娘聊聊天儿嘛,天天自个带待着。”

 

我说:“像我这种单身贵族志在四方,怎能老谈儿女情长?”

 

她白了我一眼:“啥单身贵族,你是说贵宾狗?”

 

 

其实也不怪杏仁哥我,我真的是凭实力单的身...

 

 

记得读大学时有个姑娘问我520是什么意思,我当时想也没想就做出了回答——

 

5是5个落实,落实经济结构调整,落实精准扶贫,落实社会保障,落实环境治理,落实反腐倡廉,

 

2是2个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0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零容忍。

 

后来我直到大学毕业才想明白,再去找,那姑娘已经把我拉黑了...

 

 

说到拉黑,最近咱们医疗圈期待已久的医疗“黑名单”貌似终于有着落了! 

 

 

 

 

 

 

 

 

近日,据媒体报道,去年底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殴打医生的患者家属何某,被列入了“黑名单”,5年内将被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惩戒,坐飞机、高铁都将受到限制。

 

据了解,2018年12月3日13时许,患者家属何某带儿子到位于柯桥区的绍兴市中心医院看病,经检验后,儿科主治医师常冠斌诊断孩子患有猩红热。

 

医生被打后满是血迹的外套

 

该疾病为法定传染病,需在线报卡,并休息两周,但何某不同意,随后与常医师发生争吵、推搡,继而殴打了常医师。

 

 

造成常冠斌头部缝了4针,有颅内出血、头晕心慌等症状,之后住院治疗。

 

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何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之规定,仅给予了何某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记得当时杏仁周报也报道过这起事件,发200,拘7天的判罚尺度之松真的把杏仁哥惊到了...

 

 

而就在不久前的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了7个典型案例,同时将刘某等193人被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

 

而绍兴暴力伤医案就是目前媒体确认所知的首例“黑名单”, 入驻名单的人坐飞机、高铁等都将受到限制。

 

 

虽然,这黑名单也算给了咱们医生大大一个交代,但这个交代来的实在太晚了一点...

 

杏仁哥常常听到一个声音,是这么说的:

 

 

不知怎么想到了我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本习题册上看的一个练习题,题目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答案是:法律具有时效性,迟到的正义是有缺陷的正义。

 

所以,下次咱们的正义,能否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准时到场一次呢?

 

 

因此,“黑名单”制度的实施,就决不能仅仅止步于每一次媒体的爆料,每一次舆论的压力。

 

应当尽快形成常态化、制度和流程化。

 

只要发生医闹事件,就应当按照相关程序,尽早尽快的还医护人员公道、还医疗行业清白!

 

只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如此才有震慑效果。

 

 

这一点,咱们或许可以向我们查酒驾的交警们学习——

 

3月14日,广西百色。一男子驾驶无牌摩托车冲卡,被交警截停。

 

 

过程中男子叫嚣警察八小时外还工作不合法,扬言要投诉交警。

 

 

经测男子属于醉驾,已被拘留,其酒醒后称后悔都来不及。

 

杏仁哥我真心希望这位兄弟也能来医院一趟,把医生、护士都挨个投诉个遍吧!

 

其实,早在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就曾公布过医师身心健康问题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九成以上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26%的人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13.5%的人每天超过12个小时。

 

 

八成的医生没有双休日的概念,84.71%的医生最近一年都没有带薪休过假。一周七天里,53%的医生需要工作6天,29%的医生则需7天连续工作。

 

 

 

“累”几乎成了所有医生的口头语,而加班也成了所有医生的家常便饭。

 

当然,加班也是医生的工作之一,本来就是本职工作,课错就错在很多人认为,医生天生就要随叫随到,就要任劳任怨,就要无私奉献...

 

 

之前看过某个评论是这么看待医生带病工作的——

 

如果你是警察就好好维护社会安定,如果你是教师就好好教书育人,而如果你不幸是个医生,那就好好治病救人……

 

 

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每一个在岗位上勤勤恳恳的人,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应该得到表扬…

 

但是,发现了没,现在媒体主要赞扬的是什么样的呢?

 

是鞠躬精粹因公牺牲的警察,是拿着很低收入并且自己生活都很艰苦的教师,是自己生病还依然坚持岗位的医生…

 

 

不是不该表扬这些,而是不该只表扬或者很多时候都在表扬这样的人。

 

当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赞扬都是如此的人,这对这些职业是道德绑架,是道德枷锁…

 

 

应该做的是,既对敬业的普通人多加以宣传,对上述的现象也不大肆报道!

 

要知道,一切大多数人都不做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而真正的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

 

 

 

所以,个别的媒体同仁啊,请放过我们医生吧!别再继续这种“扭曲”的宣传了!

 

或许,当有人能真正站出来,直面当下中国医生的过劳问题,尝试着去用正常人的工作量来衡量医生的工作时,我们的医生才有未来吧!

 

而最近,杏仁哥我还真就看到了一丝曙光——

 

“我们要求你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休息,待身体好转后,再投入工作。”这个命令来自一张医院科室发布的“强制休息通知单”。

 

 

被同事们亲切的称呼为“阿光”的周医生,是海宁市中心医院第一位接到《强制休息通知单》的医生,也可能是中国第一位接到这种通知单的医生。

 

据了解,从3月11日起,周伟光医生就开始有发烧症状,但因为医生工作都是提前排好的班次,临时请假就会打乱别人的工作节奏和计划,这也是很多医生选择“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因。

 

 

但到13号时,周伟光已经烧到了39.5℃,吃了退烧药感觉精神好一些后,他又活跃在了工作一线,同事们看劝不住他,于是通知医院后,由科室于14号上午,下发了这张强制休息通知单。

 

 

是不是第一次见到,看到别人家的医院如此体恤自己的医生,再看周报的医生大大,你羡慕了有没有?

 

其实,医生累这件事在中国已经成了顽疾,究其原因,杏仁哥我觉得,或许就是——对医生不重视!

 

你看全民健康、健康中国、健康大数据,那么多的政策会、研讨会,哪一个研讨过医生的健康问题?

 

国家大大小小的医改方案出台了不下10套,哪一套考虑过医生的身心健康?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推行各种法律,为什么单单不推行《劳动法》?

 

“制度”两字把中国医生累惨了...

 

 

真心希望卫生行政部门能清醒清醒,学学人家海宁市中心医院,把医生当做劳动者而不是工具!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没有健康的医生,哪来健康的民众;没有健康的民众,哪有健康的中国?

 

让医生们睡个好觉吧!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最近有句话在医生大大们的朋友圈里很是流行叫做——

 

今天当医生时流的泪,就是当初学医时脑袋进的水...

 

或许,你该回想一下,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学医?

 


 

也许巧合,也许命中注定吧。     

 

刚高考完那一阵还没报志愿,高三刚毕业的我一个人在家,端着碗边吃饭边望向窗外,记得很清楚是夏天傍晚。   

 

 我家九楼,能望见很远的对面小区里,我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无意识发呆,就看见楼下发生的事。     

 

一对年轻男女正在并排往上坡走,后面开上来一辆特别快的出租车(这时候我正低头吃面没看见),就听嘭!的一声........

 

我猛一抬头的同时听见年轻男子的巨大哭喊:“小薇!!"

 

我愣了....

 

从小到大我连殡仪馆都没去过,从未经历过如此直接的生死别离,那个男子拨打了救护车,之后的几分钟里一直在疯了一样的给通讯录里所有的亲戚朋友打电话:'“你们在哪?!......你快来啊......我媳妇被车撞了!!.....”

 

破碎的哭腔夹杂着嘶吼,他跪在地上的样子,我至今历历在目。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冲击,那种眼睁睁看着别人死去你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之后报志愿的时候,我不知怎么的就报了好几个医学的....后来就来了我现在的学校。   

 

 我为什么选择学医?我也不知道....

 

我甚至不知道那天出事的年轻女子是死是活.....

 

不过,如果时间倒流,至少我可以竭尽全力做我能做的。

 作者:婳喵

来源:知乎

 

 

 

 

 

我想,我走上从医的道路,是因为我那英年早逝的父亲。

 

打从我刚上初中的时候起,我父亲的身体就突然不行了,小时候那个硬朗而充满着欢笑的父亲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每天吃药,经常很乏力地躺在床上...

 

只有当我在身边的时候,才会满脸堆着笑容,可惜当时的我并没有发现,那些笑容是那样勉强。

 

那时候的我,并不太懂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可能和我平时发烧感冒一样,难受几天就会慢慢好起来吧。

 

我那时候特别想去汉阳动物园看熊猫,还总是缠着父亲说,爸爸爸爸,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熊猫呢?

 

我记得父亲总是带着略显疲惫的笑容说,萝萝,等爸爸身体好一点,就带你去动物园玩。

 

我却总是赌气地走开,因为这句话我听过很多次了。

 

我始终忘不了我14岁那边,我初二的时候,妈妈跟我说:“萝萝,最近爸爸身体状况不太好,你放学了不要贪玩,快点回家多陪陪爸爸好不好。”

 

可是我却没有重视这句话,经常还是和小伙伴们玩到很晚才回家。

 

我还记得,那一天,我放学和小伙伴在路边的图书店里流连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回去,然而回到家,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了,只留下了一张字条,告诉我,爸爸去医院了。

 

我错过了和我爸爸的最后一面。

 

后来,我缠着妈妈大哭,为什么爸爸会走,为什么那么多医生都治不好他?

 

妈妈说,爸爸得了一种没办法治好的病,谁也没有办法。

 

我不相信,我在那天晚上,我下定了决心,我自己要成为一名医生,不要让更多的人经历我所承受过的生离死别之苦。

 

高考结束,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幸好我之前争取到了自主招生的名额,才勉强能进入了武大的一个艺术类专业,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一整整一年,我用了比高三还要多的力气,去苦读,因为,我想转专业去学医。

 

最终,我成功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医生,现在的我很清楚,凭我这个小医生的力量,并不能为根治癌症贡献多少力量,也很难实现我当年的梦想。

 

但是,我无悔,因为我在急诊科,同样每天在救治很多濒临危险的患者,同样在带给那些心中满是焦虑的家属们希望和慰藉。

 

多少次,疲惫地下夜班时,看到家属围绕着已经有所好转的患者,脸上焦虑的神情,有所舒缓的时候,我觉得再苦再累,受尽再多急躁家属的诘难,也是值得的。

 

医者仁心,或许是一种道德标榜,但是我喜欢这句话,我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

 

作者:绿萝冠

来源:知乎

 

 

我从小在医院长大。从外公(全国知名寄生虫专家,攻克了血吸虫)到我爸(知名医院神经外科教授)都是医生,曾经最不想学的就是医学。

 

而且我成绩还不错,高考时候大概全省200多名(比清华差几分但是进复旦浙大什么都没问题)。

 

转折在高二,我老家的姐姐卵巢癌,过来我爸医院做手术,在我家住了一两个月。

 

最后手术效果很好(现在也非常健康,上个月还参加马拉松)。

 

所以之后对医生的认知有改观,开始考虑学医的事。

 

高考后我说要学医,其实家里是反对的,但并不激烈。

 

不知道医患关系会越来越恶劣,也不知道医生待遇比我想的不如。

 

现在想想,真是年少无知,现在流的泪都是那年脑子进的水...

 

 

作者:王巍

来源:知乎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我曾无数次听到他们说要离婚。

 

也许因为生活的不顺利,婚姻的不幸福,妈妈的脾气很暴躁,身体也很差。

 

那些怒火常常就发到了年幼的我的身上,每天不明原因的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

 

我看到过她默默的流泪,更多的时候,我看到她胃疼得冷汗淋漓,却没有钱买药。

 

妈妈有很多的疾病,风湿,关节疼到无法走路,偏头痛,彻夜的辗转难眠,很多年都没有纠正过来的严重贫血。年少的我,并不能懂她的痛苦。       

 

我有三姐妹,农村三个孩子读书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随着我们的慢慢长大,妈妈越来越苍老,身体越来越虚弱,我曾一度担心她会不会就这样倒下去?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学医,我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

 

我只愿,在我学有所成的时候,缓解妈妈的一切病痛!

 

作者:爱吃猫的鱼

来源:知乎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当年读到句话的时候觉得好帅呀,帅得我三观都改变啦,填啦高考志愿!

 

现在回头看,被自己蠢哭啦!!!!!

 

 

作者:圣育强学生会会长

来源:知乎


 

虽然当医生真的很累,但杏仁哥我也想劝劝各位医生大大们。也不只是学医累,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苦衷的...

 

 

所以,人生再苦再累,也是自己的选择,也要保持微笑,也要好好走下去!

 

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像杏仁哥我一样的人,会一路支持着各位医生大大们一步一步走下去。

 

相信,中有一天,咱们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要说多才多艺,还是要看我们的医生大大!

 

这里杏仁哥强烈向大家安利下面这位新浪博主@Sin_node的插画作品——

 

鼠疫

 

这位博主本科专业为疾病防控,于是他试着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作画,画作的主题就是各种吃传染病,同时画面上的各种细节也超级用心。

 

 

下面还有他的几幅作品。 ​聪明的医生大大们,你们能猜出他画的都是那些传染病吗?

 

 

用自己的画的作品来解释各种枯燥难懂的医学知识。

 

把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结合起来,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

 

 

杏仁哥相信,每周阅读我们杏仁周报的医生大大们中间,也有各式各样的才艺在手。

 

 

如果你们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向我们杏仁周报栏目组投稿哦~

 

 

那么,今天的周报就和各位医生大大们聊到这了。

 

咱们相约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杏仁周报丨医改何时成功?高考状元愿意学医之日!

 

医生圆桌会丨患者拒交住院押金,医生救还是不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