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吗?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

 

本依据是根据: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②麻醉分级;③手术持续时间这3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4类。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管、食管和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管、食管和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Ⅲ类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要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Ⅳ类手术(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6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

 

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和“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4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 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 3级,见表5-1、表5-2.

 

表5-1 分值分配

 

表5-2 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围术期病人的风险评估


版权声明:所有转载文章主要目的在于让更为丰富的观点惠及广大医生朋友,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个人或媒体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