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病人的风险评估
来源:麻醉平台
患者术前评估是围手术期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同时,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的风险,从而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更好的配合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评估方法:
1、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
关于ASA分级的定义并对相应的分级举例:
I级:正常的健康患者。比如(包括但不局限于):健康,不吸烟,不或少量饮酒。
II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轻微疾病不伴有实质性功能限制。比如(包括但不局限于):吸烟未戒烟者,社交中饮酒者,怀孕,肥胖(BMI介于30~40之间),病情控制良好的糖尿病(DM)或高血压(HTN),轻度肺部疾病。
III级:有严重过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有实质性功能限制,有一种或多种中度到重度疾病。比如(包括但不局限于):控制不佳的DM或HTN,COPD患者,重度肥胖(BMI≥40),活动性肝炎,酒精依赖者或嗜酒者,起搏器植入者,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终末期肾病(ESRD)进行定期透析者,早产儿,经皮冠脉造影小于60周,心梗史大于3月,脑血管意外(CV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冠脉疾病(CAD)/支架。
IV级:危及生命的严重系统性疾病。比如(包括但不局限于):心梗史<3月,CVA,TIA, CAD或支架,新发心肌缺血或严重瓣膜功能不全,重度射血分数下降,毒血症,DIC,ARD急性呼吸系统疾病,ESRD未进行定期透析。
V级:濒死、不接受手术就会死亡的病人。比如(包括但不局限于):腹部/胸部动脉瘤破裂,严重创伤,严重的颅内出血,严重的心肌损伤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肠缺血。
VI级:已宣告脑死亡并将要进行器官摘除的患者。
2、年龄与围术期死亡率
注:大于80岁的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年龄每增加1岁,围术期死亡率增加5%。
3、Goldman 心脏风险指数评分
4、改良心脏风险指数 RCRI
注:此指数可预测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心跳骤停发生风险:
0个危险因素=0.4%,
1个危险因素=0.9%;
2个危险因素=6.6%;
3个以上危险因素=11%
5、手术危险性分级
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段时间,由于疾病在这三个时段的表现、变化和常发生的问题等都不尽相同,处理技巧也不同。重视围术期的处理,可使现代的手术安全性得到巨大的提高。
版权声明:所有转载文章主要目的在于让更为丰富的观点惠及广大医生朋友,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个人或媒体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