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招医生要求SCI>10,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哪个更重要?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某医院招聘的招聘引起了业内热议,该院列出的招聘条件引人瞩目的不但是学历高,还对学术论文有了具体要求。
例如消化内科招聘的八年制博士,要求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单篇>10IF,或累计>20IF。
有人惊呼,你这是招聘临床医生还是招聘博导啊?
此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普通老百姓:临床和科研很多时候是两码事!看病水平高不高,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称职的最主要指标。同样,教师好不好,关键也要看教学。可惜,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反着来的!
@明月在清风伴:他们到底是要临床医生还是科研医生?人毕竟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医生的时间都在科研上,那还有多少时间去好好看病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行者谷妈 :得做科研,该院是业内翘楚,医生不仅需要看病,更需要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好的治疗方法是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没有基础科研,医学难以发展。
招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才应当是考量的关键
做临床医师,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才应放在首位。在能力未知的情况下,以学历作为标准的做法并不为过,为了考虑到专科发展的需要,科研论文作为参考条件也能理解。
但以现在临床医生的工作时间和业务量为背景做参考,SCI>10这个条件就显得过于苛刻了,因为大多数临床医生“工作忙、没时间”。
“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
随着大家对论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还催生了巨大的“论文代写”市场。
SCI论文在医院等级评审中有需要,在行业竞争排名中有需要,在某些利益团体的发展中有需要,当一项指标被畸形量化后,一些急功近利者便趋之若鹜,“学术造假”者不在少数。
科研与临床二者本是相辅相成。一个优秀的与医生可以是专注自己病人的医生,也可以是科研临床全面发展的医生,全凭医生个人的想法自由发展,但科研指标绝对不能成为限制医生职业发展的阻碍。只有辩证看待科研与论文,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在座的医生大大们,
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件的?
1、您觉得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哪个更重要?
2、您认为该医院的招聘条件存在什么问题?
3、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您会更注重哪方面呢?
......
上期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三甲新规,打不还手奖500,您怎么看?》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