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基层医生们请注意,国务院给你发“年终奖”了!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掰着指头,算着日子。
 
满打满算的,最多还有十几天也就过年了~
 
医生大大们,你们知道过年最好的一部分是什么吗?
 
不是除夕,不是那几天假期,就是现在了!
 
不用太急着工作,什么要紧的活都可以用一句“快过年了”推给年后。
 
 
杏仁哥我最喜欢的时候并不是在家,而是在回家的卧铺上。
 
那种有些期待而又不紧不慢的时候,是回家之后算着日子返程抢票体会不到的...
 
 
不过,快过年了,医生大大们知道,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吗?
 
安全!
 
 
1月24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布通报称,上午10时50分,医院新医疗区二楼急诊科监护室16号床旁,一个6升小型医用氧气瓶爆炸。
 
 
经初步筛查,此次意外导致1名患者、1名医生、2名护士和1名护工共5人不同程度受伤。
 
据通报,事发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救治伤员并转移病人,长沙市开福区公安分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
 
 
说心里话,杏仁哥我对湘雅这份情况通报是不满意的。
 
因为,领导高度重视就不会有这类事件发生,所谓高度重视就是说事件发生前绝对无视。
 
 
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掩盖对一线医务工作者工作环境和身心忽视,是不道德的。
 
 
说件真事吧:
 
依稀记得那年杏仁哥我13岁,作为一名正常的小男孩,每逢春节,最喜欢的当然就是满世界乱蹿放放烟花鞭炮啥的。
 
 
记得那天风大,我在人家柴火堆边上点火,把一整户人过冬储的柴火全烧了。
 
灭完火,我妈都不带休息的,抄起扁担就向我冲了过来...
 
 
那年春节的,那顿打,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第二年,
 
我妈放鞭炮,又把同一家人的柴火烧了...
 
 
而这两年年春节,我们那边全面禁止了燃放烟花爆竹。
 
这个“禁止”在之前几年完全没有效力,该卖卖,该买买,该放放,也没人来罚款。
 
 
不过去年完全不同:
 
他们堵死了全部的购买渠道,哪里也买不到。
 
不过到了春节,人们却也并不着急,也没人抱怨,自然而然地就不放鞭炮了,就连小孩子们也好像不是很在乎了(他们现在有手机可以玩)。
 
我这才发现,被我们视作“传统”的这些个东西,也许真的没那么重要......
 
(图文无关)
 
串亲戚时,我们都说不放炮了,看电视和聊天也能听得清了。
 
最关键的是,安全了!
 
再也没有人家柴火被烧,再也没有哪家熊孩子因此被打了...
 
 
每每总对咱们的领导阶层冷嘲热讽的杏仁哥我,
 
这一次,要为当地政府的机智与执行的彻底点赞!
 
 
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安全切实放在心中,
 
天天想着如何去改进,去优化这些方方面面的细小之处,
 
才能切实的赢得民心!
 
只有认真做好领导应该做的事,
 
你所领导的人民才会感到真正的温暖!
 
 
这些细微的人生经验,与各位院长领导们,共勉。
 
仔细想了想,咱也不能总在杏仁周报上聊那些“批判的”、“反动的”话题。
 
今天,咱们就多来点正能量!
 
先夸我们医生大大好一双巧手——
 
 
在1月21日央视播出的节目《挑战不可能》里,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马驰原用“手缝蛋膜”的技术震惊了全场的评委和观众。 
 
马驰原医生在节目中的挑战,模拟的是脑科手术的过程,但难度更高。
 
 
他要在40分钟时间内在不损伤蛋膜的情况下磨破鸽子蛋的蛋壳,再用手术刀取出一块蛋膜来形成缺口,然后敲开鸡蛋壳取出一块鸡蛋的蛋膜来,用镊子夹着 0.3 毫米比头发还细的针,将薄如蝉翼且十分不耐拉扯的蛋膜缝合到鸽子蛋的蛋膜上,任何手抖都可能扯碎蛋膜……
 
在最后的30秒,马驰原医生举手示意“手术”完成,倒置鸽子蛋后,蛋液毫无漏出,观众齐声倒数计时10秒,挑战成功!
 
牛!
 
在这种神乎其技的操作面前,杏仁哥我突然形容词匮乏了。
 
因为,杏仁哥我知道,
 
医生大大们的每一次的成功,其实都是建立在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个小时的刻苦训练之上的。
 
你们十年寒窗、实习、规培...
 
 
谁都想不到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努力了多久,
 
才能安心站在手术台前,才能让患者把他身家性命托付给你!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吧。
 
再一次,向所有医生大大们致敬!
 
 
话说,同样是人,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医生大大一双巧手出神入化,能在薄薄的蛋皮上绣出花来,
 
同样是面对一颗蛋,我...
 
(你说气不气!)
 
夸完了我还要夸!
 
咱们医生大大不单技艺惊人,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精神也值得人们尊敬——
 
这几日,有一场历时9天,横跨亚、欧及南美洲三大洲,辗转5万公里的救援感动了万千国人……
 
1月22日,一位海外务工的普通农民工身受重伤后,在咱们医生的不懈努力下,他安全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

 

十堰市医护人员22日从“空中120”急救直升机转运熊富兴。

 

“家属信任,不能辜负,同胞有难,虽远必救,再难必援。”

 

我们的神经外科医生鲁军体用220个小时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这句铿锵誓言。

 

到玻利维亚护接病人回国的外科医生鲁军体。

 
为医生的敢于担当精神点赞,
 
为社会各界伸出的援手点赞,
 
更为咱们日益强大的祖国骄傲!
 
再一次,敬礼——
 
 
 
每每听到医生们在飞机上、火车上辗转救人的消息时,我都会想起那一次——
 
那年坐绿皮火车回家,车上人正昏昏欲睡之时,火车上广播响起:
 
“16号车厢一位旅客患有疾病,现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话音刚落,坐我对面的大姐毅然决然的站起身:“小兄弟,帮我看下东西,我去看一下。”
 
半小时后她回来了,我问:“您是医生还是护士?”
 
大姐擦了擦汗:“我是看热闹的...”
 
 
最近几天,
 
一些人在焦虑抢不到火车票,一些人在焦虑找不到女朋友,一些人在焦虑没脸回家过年...
 
而我们医护朋友们却在焦虑——
 
今年的年终奖到底发多少!
 
上一年年末,咱们杏仁医生曾做过的一个医生年终奖的统计,
 
统计显示:近8成医生不满意年终奖!
 
 
因为, 大部分的医生年终奖低于一个月工资...
 
有40%医生的医生年终奖低于1000元、 甚至没有年终奖。
 
 
而这些没有年终奖的同志们,又有将近8成集中在基层!
 
还有不少医生大大向我反映,他们甚至连正常的工资都还被医院拖着没给...
 
 
凭什么?一样干的累死累活的?
 
有人就能拿六位数,有人却连过年都不能好好过...
 
(当我被问到年终奖时?)
 
今天,杏仁哥我就要为所有基层医生 鸣不平!为咱们的“5亿家庭医生” 鸣不平!
 
或许,是群众的呼声真正起作用了,
 
咱们国务院的青天大老爷们,看到了咱们的“惨状”。
 
特意,在这年底,给咱们的基层全科医生们包了个大大的“年终奖”。
 
 
 
近日,国务院亲自下令!
 
诸多“破天荒”的扶持全科医生的政策来了!
 
为了解决我国全科医生匮乏的现象,国务院亲自来下令部署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 》。
 
 
《意见》对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执业、待遇、职称评定等多方面提出了众多重磅的扶持政策。
 
第一:加大农村订单培养全科医生,全部规培
 
第二:专科医生转全科,可增加执业范围
 
第三:基层全科医生工资向县级医院看齐
 
第四:签约服务费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
 
第五:全科医生优先有编制,县管乡用、乡管村用
 
第六:扩大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给高额补助
 
第七、全科医生下基层即可评中级,10年后直接聘任副高
   
政策支持有了,钱有了,职称有了,编制也有了!
 
一个个好消息让人应接不暇,让杏仁哥我也不禁感慨——
 
未来基层将真的会是全科医生们的天下了!
 
 
不过,诸多好消息中有一点让杏仁哥稍微有些介意。
 
那就是: “全科医生优先有编制”这一条。
 
之前全面取消医生编制的时候,不都说:
 
未来编制将毫无吸引力,有编没编一个样吗!
 
 
这一回头就又把编制作为卖点拿来吸引医生去基层了,
 
那到底是有编制好?
 
还是没编制好呢?
 
面对这前后矛盾的信息,
 
领导们,到底想要我们医生去向何方呢?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急诊室里的老人们
 
前言:你可以付出金钱,却吝啬给与时间。
 
早上收的第一个病人瘦的比皮包骨头还皮包骨头,我想没接触过临床家里也没有病人的人一定不曾见过干燥到那种地步的皮肤。老爷爷是脑梗塞后遗症,发热送进来最后诊断出来的结果却是营养严重不足。需要上胃管补液补营养,家属却觉得ICU费用太贵,坚持要把病人带回家自己喂,诊断用了半小时,劝收住院却花费了一个小时。
 
听脑梗塞出院后他们家里就请了护工,总觉得护工对老人家照顾的很周全。这次一检查,平时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合成底物的缺乏导致严重贫血;正常人白蛋白30g/L一下就容易水肿,25一下就非常严重,老爹爹的结果一出来,只有22。离上次复查不到三个月,他的各项数据就掉了一截。
 
下班前最后收的那个奶奶,人是直接从养老院送来的。7月31日起胸闷憋气咳痰带血已经持续一周了,家人是8月2日早上才收到的消息。最后诊断是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后来送去住院部照了胸片反馈回急诊部,听说查出了肺水肿。
 
一直很奇怪的看到急诊室的角落屏风后面躺着一个人,无声无息,也没什么需要处理的。直到午饭时才看到护士长拿了水和稀饭过去。问旁边的护工阿姨,说是8月2日中暑被路人送来医院的,经过治疗才发现是个患了阿兹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的老爹爹,对话都挺正常,就是不知道自己名字家人和联系方式。
 
下午来了两家电视台摄录,想为他寻找家人,那时才听护士长说,从八月份来因为中暑收治的老年痴呆走失老人已经9位了,前几天把急诊室塞得满满的,后来陆续都找到家人接了回去,只有这一个老爷爷,怎么也找不到联系方式。看着他一整天安静的坐在角落发呆,心里总有些说不上来的滋味……
 
这个时代,我们都太忙。忙工作,忙生活,忙应酬,忙孩子……可总有些垂垂老去的人们被我们遗忘。我们总觉得可以请保姆、请护工、送敬老院,有太多种办法比自己照顾起来省事得多,却忘了老人需要的从来不只是照顾,还有关切。
 
你从懵懂幼儿长至如今成家立业,他们付出的关爱照顾却渐渐变成了唠叨叮咛。渐渐他们老了,你不是不想负责任,也并不是不爱他们、不想照顾他们,只是你总有更多看起来更重要的事要去忙,你可以付出金钱,却吝啬给与时间。
 
作者:韩耀
 
 
1929年一个25岁的德国医生Werner Forßmann麻醉了自己的左臂,然后切开自己的左肘正中静脉,把一根无菌润滑的导尿管顺着静脉一直插到自己的右心房,在X线机前拍下了一张X光片。
 
 
这就是现在所有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先河,对于这样一位所有介入医生的鼻祖,这种举动即伟大又有点朋克。
 
因为他总共做了——
 
9次...
 
 
再一次,向伟大致敬!
 
那么,今天的杏仁日报就和大家聊到这...
 
哦,对了,差点忘了!
 
还有一件小事~~~
 
上周,杏仁日报的美图环节,插了一张来自JAMA的图, 让各位医生大大们猜一猜上面都是什么职级的医生。
 
 
其实吧,很简单——
 
左边背手的是业务大佬,不一定是大主任。
 
右边坐着的是行政大佬,技术不一定最高。
 
患者左边的两个是青年才俊,科室中坚力量。
 
旁边两个拿本子的是刚来的小大夫,且一公一母。
 
背对大家的穿短大衣的,是行政大佬的研究生。
 
 
业务大佬衣着穿着整齐,两个才俊没系扣子,可能是刚下台披上白服就过来了。
 
业务大佬倒背着手,一副看穿人世的超然,不苟言笑,眼神给予礼节性肯定。
 
行政大佬打领带,看那指点江山的架势~。
 
细看这里面只有一位是坐着的,行政大佬没坐床上,他坐在床尾处的那个黑色的圆盘旋转小凳子上,所以更加印证坐着的是领导~
 
小大夫年轻,依然活泼,所以也打领带,母的那个还带着项链/项圈和耳环~
 
朋友说后面那幅“照片”是:《dogs playing poker》于是找了下。
 
放在这,大家一起看看 :-D~
 
 
嘿嘿,这张就有意思了,突然啥也不想说了...
 
 
作者:苏索里 来源:知乎
 
好啦,该说的都说完了。
 
今天的杏仁日报咱就和各位医生大大们聊到这吧~
 
天气那么冷,医生大大们也要注意休息,
 
让我们相约下周同一时间,下期日报见!
 
拜拜~
 

 

 

 

医生圆桌会丨身为医生,您赞同把医疗业归为服务业吗?

 

杏仁周报丨一位儿科医生的自述:最近感觉被人捅了好几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