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中国医生:忙到病倒、忙到吐血、忙到猝死...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天冷了,
不知各位医生大大你们是否和杏仁哥我有一样的感觉——
最近起床越来越困难了...
其实,我这辈子最佩服三种人!
1、冬天起床说起就起的人
2、冬天起床说不起就不起的人
3、冬天起床想起就起、想不起就不起的人
医生大大,您是哪一种呢?
我?
我当然是第四种:不想起却不得不起...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能驱使杏仁哥我一个成年人,在每周二的清晨,全然不顾外面寒风凛冽、白露为霜,准时离开温暖被窝,离开家门的,或许就只有贫穷了...
对了!还有为各位医生大大们写杏仁周报这件最重要的小事...
近日,天气冷到令人发指,流感爆发,各种并发症接踵而至,患者扎堆就医。各大医院纷纷爆满!
1月6日晚,一位廊坊网友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大厅拍摄的照片刷爆朋友圈——
根据图片显示,抢救大厅里挤满了患者,场面十分“壮观”。
急诊科刘伟副主任介绍说:“原本急诊科抢救大厅的额定床位是9张,现在加床加到近30张,还是不够用的,且有大部分患者在急诊科滞留超过24小时。”
那么多人,那么多患者,怎么办呢?
暂时只有一个办法——
再牺牲一下医生们吧!
据悉,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室的医生护士现在一律取消休假,所有人连轴转,有的医务人员长期高负荷工作生病了,也得撑着来上班……
(加班加到崩溃的你)
忙,累,还没有休息...
所以,本周我们杏仁周报编辑部看到的新闻,基本是围着一个主题转的,
那就是——
有医院儿科仅存3位医生超负荷工作全部病倒,被迫停诊!
有医生累到吐血!
还有医生年仅30岁,刚下手术台就倒下,离我们而去...
当然,现在医生圈子里,对于上述这些医生,一般都是一句话——
精神可嘉,但不值得提倡!
其实,相信那些倒下的医生们,肯定也懂得这道理,
不到迫不得已的境地,谁会拿自己的性命来拼呢?
面对这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
不外乎搞定这两个问题——
其一,患者分流
其二,让医生休息
让患者分流这件事,咱们做了那么多年了,宣传的如何,最后成效如何,相信各位常居一线的医生大大们看的比我清楚多了。
就提一句:说好的中国5亿签约家庭医生呢?
再往下,杏仁哥也不好细说,近来风声紧,一些敏感话题咱们等风头过了,再细细聊~~
今天就先说说让医生们休息这事吧——
其实新年伊始,咱们敬爱的总理大人就发话:
要给医生护士涨工资,要给医生护士休假!
这一点,咱在上周的杏仁日报里就介绍过了。
啥?没印象?!同学,你看完本周的周报后,可以赶紧去复习一下,听说期末考要考这个知识点!
在总理大人刚重点提了这件事后,本周卫计委主任李斌又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关心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执行好医务人员休息休假的制度。
感谢各级领导们的关心,杏仁哥代各位医生大大们在这里再一次感谢。
可是,领导站在高台之上,在雾霾如此严重的当下,难免会忽略一些藏在表象下的事实。
其实,医生大大们并不是不能休假,也不是没有假期,
而是——
医院领导一句话,不来也要来,不然以后还怎么在科室混?!
孩子奶粉钱还没赚够,如何能潇洒的撂下挑子说不干就不干?
科室一共就这么几个人,一人休年假,其他同事怎办,一个萝卜一个坑,谁都逃不出...
哪怕运气好,休假了之后,活还是得自己补...本来就忙不过来了,这一来一去,累到要吐血啊。
医院里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年休剥削完剥削节休,节休剥削完剥削公休,公休剥削完连值休也惦记上...
(新华网的这篇新闻有点意思,看似是为医护谋福利,其实呢?)
再仔细梳理一下上面这些现实中医生休假的几大门槛——
1、 领导、医院的压力。
2、 科室人手不足。
3、 休假影响奖金、工资...
4、假期工作的合理安排。
4、 医院常年宣传奉献精神,鼓励不休假。
这些问题不针对性地一条一条解决,不确实地对接到劳动法,解决不了医生工作矛盾。
单纯的鼓励休假,落到后来,也就只能渐渐演变成一句口号,沦落为医生们劳累之余的几句调侃吧...
领导们,请三思而后行。
让咱们的医生们,真真切切的——休到假,休好假吧!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前言:医院留校的时候,急诊科主任面试方式,真的让我终生难忘。
那时候我班大概六十人左右,
“有没有喜欢、愿意干急诊科的同学?请向前一步走”
大概站出来二十个,
“很好,很好,比我预想的要多嘛!”
“没有女朋友、男朋友的向前一步走!”
二十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只有七个人站了出来,
七个人,六个男生,一个女生。
“哎,好好的女孩,别糟蹋自己,干点别的科室,别凑热闹了!”
劝退一个女生后,还剩下六个男生。
你们认为我们可能就是胜出者?
我当时在队伍里也这么认为的,
主任走到我们面前,和蔼的笑了笑,趁我们毫无防备,
六个人、一人胸口狠狠地怼了一拳,
当时我还有另外两个男生没反应过来就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们懵逼的坐在地上的同时,主任说:
“你们三个被淘汰了”
“急诊科不好干啊同学们,连患者家属一拳头都挨不住,老师怕你们吃亏啊!”
每次路过急诊科,我都特别佩服当年挨一拳头没倒的三个男同学,不过才不到一年,都干不下去转到其他科室了,只有那个急诊科老主任,每年都以同样方式“留人”。
作者:我爱扁桃体
来源:知乎
这颗布满金丝的蛋,是不是很像——异形?
(摄影师:Martin Oeggerli)
这其实是人类的细胞。
这张照片的起因是——
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发出了一个疑问:
人的细胞到底有多重?
于是他们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座“细胞天平”,
天平的称重臂薄如镜片,
可以放到培养皿底部捡起细胞,
据悉精确度能够达到万亿分之一克,
而细胞的称量结果,约为0.000003毫克。
是的,咱们搞医学研究的同学,
就是这么较真!
好啦,今天的杏仁周报就写到这了~
医生大大们,咱们下期再会!
医生圆桌会丨儿科荒,都有哪些人的“功劳”?
杏仁周报丨总理说了:给医护人员涨薪!给医护人员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