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可以采取微创消融治疗嘛?

      低危PTMC是指低风险的直径小于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且没有突破甲状腺被膜,同时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符合上述条件者可选择微创消融治疗,患者获益比付出更大,且在生理和心理层面消除了病灶。

 

1. 大部分专家及医学指南指出PTMC是可先不手术切除,定期复查评估即可。由于高分辨力的超声出现和介入技术进步,越来越多PTMC被发现,多数患者仅定期复查不做处理总觉得有心理负担,切除又觉得创伤太大,微创消融刚好是介于中间的治疗手段,原位灭活肿瘤后再随访观察,既达到了治愈肿瘤的目的,又减轻了患者带瘤随访的焦虑。

 

2. PTMC之所以能随访观察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乳头状癌是一种惰性癌,有大部分人可能终生都不会发展,所以有人说,如果一辈子必须得一种癌,那就选择它吧,可见其恶性程度之低。而且乳头状癌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即便转移也通常只局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少发生远处转移,这样在癌结节小的时候就消融灭活掉,就很难再发生转移了,所以乳头状癌只要及时处理,统计学上不影响一个人的生命周期。

 

3. PTMC消融后一般半年左右就吸收了,被正常甲状腺组织增生填充,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不需要终生吃药,但一般至少要口服两年的“优甲乐”进行抑制治疗。

 

4. PMTC结节扩大烧死后不会复发,但是存在再发的可能性(约5~10%的人会在消融区域以外的其它地方再长,这是肿瘤的一个特性,除非把整个人烧成灰,肿瘤就不会再长了),再长还可以根据情况再次选择消融或手术。而且大多数不再发的患者是终生受益。目前包括外科手术全切除在内,没有任何一种手段可以让乳头状癌切除后永久不再发,因为一种肿瘤能长起来,就肯定是和全身血液循环是相连的,除非是把整个人体全切掉。理论上手术能稍微降低一点再发率,毕竟切除的多,但这是以永久丧失自身甲状腺功能为代价的,需要终生吃药维持。而吃药维持的甲状腺功能是不能随人体代谢自我调节的,甚至有少数患者无论如何调整用药剂量都不能维持在正常功能。所以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这么低的再发率,一味追求理论上的低再发率而进行外科手术,进而丧失自身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弊大于利的。

 

5. 有少部分PTMC可能会有隐匿性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现在的影像技术无法检查出来的),但是即便有这种情况,只要定期复查,一旦超声等影像学能看到淋巴结了,通过穿刺确诊后,再次选择消融或者手术一般也不会耽误病情。国际上对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也是有很多争议的,一半以上的学者观点是不主张预防性清除颈部淋巴结,即使淋巴结有数个转移也不主张清扫淋巴结,毕竟连检查都无法发现的淋巴结显然是很小的。这种方案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淋巴结就像人体的哨兵一样,为了少数有问题的淋巴结,把大部分正常淋巴结都清除了(正常人颈部有200多个淋巴结,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切除完全的,就算全部都切除,那么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怎么处理?!还是切除吗!?)如果一旦再发,反而有可能转移的更远。而人只要活着,年纪越大,得肿瘤机率越高,永远没有一种方法能做到真正的赶尽杀绝。过犹不及,所以现在主张无瘤生存或者带瘤生存,也更重视生活质量,完全可以把癌症当慢性病处理,只要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医者就可以不再干预。

 

 6. 外科手术全切除不仅仅影响甲状腺功能,而且因为是人工的甲状腺素替代,会带来很多内分泌问题,皮肤的末梢神经被切断也不可再生,很多人颈部会终生有异样感觉。所以不是万不得已,最好别一步到位做手术,因为手术无非是切除多点,做不到真正的一步到位,循序渐进的治疗,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

 

7. 因为PTMC恶性程度很低,而且生长缓慢,对于绝大部分人没有性命之忧,定期随访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不影响生存期,所以乳头状癌消融后可不需要任何药物或者其他治疗,只需要第一年每三个月做一次颈部超声和检测甲功,第二年每半年一次颈部超声和甲功,两年以后每年一次颈部超声和甲功就够了。

 

8. 必须外科手术的患者手术全切后定期复查如发现仍有淋巴结转移也可进行评估。如淋巴结的转移数目<3个,经医生评估后,部分患者还可以再选择消融。甚至手术无法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因为消融更精准,能有效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同样能进行消融治疗,或者多次消融,直至完全灭活。

 

9. PTMC的消融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靠超声这个第三只眼睛,能够在不切开皮肤和甲状腺表面的情况下,透视到有病变的部位,利用尖端发热的针(针要比献血的针还要细),加热到100度,把肿瘤原位烧死,人体再慢慢吸收掉,有些人可能会在甲状腺内部有个疤痕,皮肤上不会有任何伤口。同时,只要技术熟练,一针到位,一针消融彻底,因为没有切除所造成的出血,理论上更不容易转移。

 

10. 甲状腺结节微创消融治疗是把介入超声技术和介入消融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其中,介入超声技术更重要,这双眼睛要把消融针准确送到病灶内,同时监测消融整个过程,决定了消融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所以,掌握超声技术是重中之重。

     总之,PTMC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患者的认知度进行量身定制。学术上有争议才有发展,但还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就像现在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创消融一样,只要按照现有指南要求做,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万事都有个度,有相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警醒我们“ 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学术水平有限,本文有不妥的地方,请多包涵!挚笔:陈吉东;部分资料源于蕫刚教授;指导:岳林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