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多脾虚?大吃大喝前,七大症状判断一下你是否已脾虚?这几个穴位请收好!

中医常说「脾乃后天之本」,意思是人出生以后,主要靠脾供给营养。

 为什么现代人多脾虚?

这与现代人情绪无常太有关系了。焦虑,抑郁,拖延已经是这个世纪传染性最强的精神流感,现在的人,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和求而不得。

脾

   在中医里,情志属肝,脾胃属土。如果你情绪压抑,急躁,易怒,直接都会影响到你的脾,从中医五行来看这叫肝木克脾土。当你抑郁、焦虑、暴躁时,情绪就像一把愤怒的锤子在敲打桌子,而这个被敲得到处是窟窿的桌子,就是你的脾!

   所以,你的情绪有多糟糕,你的脾就有多满目疮痍。

 脾是如何供给营养呢?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但传输这些营养物质给其它脏腑的是脾。

  如果脾搬运营养的能力很强,它能及时快速运化营养物质,那你的脏腑,经络,皮毛都会得到充分的濡养。

   相反,如果快递小脾搬运能力很弱(脾虚),经常丢件,不能及时运化你吃下去的食物,那你就会出现各种腹胀,便溏(大便不成形,消化不好),四肢无力,气血不足的表现。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

 

1.舌苔白腻或黄腻

 

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脾虚之人舌头上会有一层白花花的糖霜。严重的话,早上起来还会有口气。

脾虚湿气重者,身多困乏,舌胖大:

 

2.常有腹胀感,大便粘滞

脾是搬运营养物质的快递,快递小脾累瘫了,快递件自然堆积如山,脾无力及时运化食物后,人就会容易有腹胀感。

累瘫的小脾也无力将食物运化合格,随便扔给大肠草草了事!(脾虚的人便便中经常可以看见没有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

3.脾虚的人必定是四肢无力

 

你喝下去的这杯可乐是从尿排出去,还是从汗液排出去,都取决于脾把这些水液扔给肺还是膀胱,所以脾还负责代谢水湿的。

脾虚了,水液无法正常代谢,时间一长,脸上出油,身上长湿疹,下眼袋肿,四肢水肿。

加上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无力推动气血到四肢末端,所以脾虚的人再胖也是虚胖,手脚照样四肢无力。

 

4.经常会恶心,呕吐,嗳气

 

正常情况下脾气主升清,胃气主降浊。脾虚升清无力后,人就会出现精神不佳,头目晕眩,甚至有些还会出现子宫下垂,甚至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脾虚升清无力后,胃气该降不降,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

5.脾虚的人一定是黄脸婆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久了慢慢血虚也会跟着来,很多女性面色发黄, 看上显老,皮肤干巴巴的,不明亮也不润泽,其实都跟脾虚脱不了干系。

6.嘴唇总是蜕皮,干裂

 

尤其到现在冬季,有些人嘴唇总是干干的,还会蜕皮,其实这恰恰可能是脾胃阴虚,这时候不单单要注意嘴唇保湿,更重要的是及时补阴,补充脾胃津液。

7.无辣不欢,就爱重口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年轻人无辣不欢,就爱重口味,其实这都和脾虚有关。一个人如果脾虚了,就会觉得口淡无味,口腻,口苦,同样吃一盘菜,就会出现口味的差异,别人都辣到吐舌头了,他会觉得just so so~~

8.睡觉流口水

脾在液为涎,涎就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很多人睡觉会流口水,就是脾虚的表现。

总结一下:胃口差、腹胀、大便不成形、四肢倦乏、少气懒言,脸色萎黄是脾虚的通用配置,那如何是好呢?

养脾

 

脾最强时间:9:00~11:00 ;脾最弱时间:19:00~23:00 ;强脾要补。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调理脾虚常用保健穴位

1、足三里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

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

2、关元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3、气海

在临床中,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质虚弱的患者,临床中常常采用艾灸气海的方法加以调理。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湿邪,既可以作为一种病因,也可以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常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痰、饮作为湿邪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病理过程中均可阻滞气机。气海穴作为人体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具有化湿理气的功效

对于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以艾灸气海穴为主,常常有较好的疗效。

你的“脾”还好吗?

是不是时常闹脾气?

吃的不多,体重还在长?

脸色萎黄无光泽?

血脂增高降不下?

试试针灸的方法,

   让“脾气”好起来。

 

宋军锋中医诊所

咨询电话:1890356565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