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的辨证施治
阴虚的辨证施治
阴虚的辨证施治
中医 : 解 鸿 业
微信bwfxhy88
虚劳是由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不足,气血阴阳亏虚,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西医学中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
1、病因病机
1、1、禀赋不足:父母体弱多病,年老体衰,胎中失养,生后喂养失当,水谷精气不充,均可导致禀赋不足。
1、2、劳倦过度:劳神过度,心失所养;体劳过度,劳伤脾气;房事不节,损伤肾气,久则形成虚劳。
1、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乏源,日久形成虚劳。
1、4、大病久病:热病日久,耗伤阴血;寒病日久,损伤阳气;瘀血日久,新血不生;均可导致虚劳。
1、5、误治失治:误治失治,损伤气血,延误疾病的治疗,形成虚劳。
以上各种病因,在虚劳的病变过程中常常相互影响,一脏受病累及它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渐衰;血虚者,日久阴也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气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细;血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脉细;阴虚损者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
2、辩证施治
2、1、肺阴虚: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
方药组成: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咯血,加白及、仙鹤草、小蓟凉血止血。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养阴清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2、2、心阴虚: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
方药组成: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朱砂养心安 神。
火热偏盛而见烦躁不安,;口舌生疮者,去当归、远志之辛温,加黄连、木通、淡竹叶清心泄火,导热下行。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清退虚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2、3、脾胃阴虚: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
方药组成: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阴养液,冰糖养胃和中。
口干唇燥甚者,为津亏较甚,加石斛、花粉滋养胃阴。不思饮食甚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益胃健脾。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扶养胃气,降逆止呃。大便干结,将原方之冰糖改用蜂蜜,以收润肠通便之效。
2、4、肝阴虚: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
方药组成: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滋养肝阴。
头痛、眩晕、耳鸣较甚,或筋惕肉困,为风阳内盛,加石决明、菊花、钩藤、刺蒺藜平肝熄风潜阳。目干涩畏光,或视物不明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草决明养肝明日。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红脉数者,为肝火亢盛,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2、5、肾阴虚: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
方药组成: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助阳生阴。
遗精,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口干、咽痛、脉数为阴虚而火旺,去鹿角胶、山茱萸,加知母、
主任中医师:解鸿业《远程诊疗》
医师简介:解鸿业,男,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妇科、皮肤科工作50余年。擅长心脑血管病、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及顽咳、哮喘病、肝胆病、糖尿病、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肺癌、妇科慢性炎症、月经不调及痛经、排卵不正常、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厚薄不正常不易怀孕者、妇科囊肿及各种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皮肤痤疮、瘙痒、湿疹、皮炎等病的诊治。
电话1380636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