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期: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之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老年高血压

第七十三期:

  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老年高血压

 


医生讲解


老年高血压

 

老年指年龄65岁,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 

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老年高血压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降低, 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即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小时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明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咸,而肾脏对水盐的调节能力下降,摄入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

5)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多种疾病并存而用药种类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6)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以平稳、安全为重,从小剂量开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可放宽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20/90mmHg以下。降压速度要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用药前后测量坐立位血压。  


下一期讲: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资料整理于《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通过整理及讲解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点击"留言给周柏林医生",提出您想获得的健康教育知识

留言给“周柏林”医生,我将尽力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