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取石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    2015版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微创保胆委员会




前言

随着胆道内镜保留胆囊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医生对胆囊功能认识逐渐提高以及患者要求保留胆囊意识的增强,保胆学会委员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从而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

胆囊结石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

2、经99Te  ECT或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功能正常。

3、经99Te  ECT检查胆囊未显影,但术中能够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二、相对适应症

1、急性、亚急性期胆囊结石:根据术中情况决定:

(1)、胆囊壁组织急性充血、水肿,但经胆囊减压或取出结石后胆囊壁组织柔软、组织层次清晰,胆囊粘膜无缺血坏死灶,可依据胆囊炎症情况放置胆囊引流管,引流4-6周后行胆道镜检查,若结石取净,造影胆囊管通畅,可拔除引流管,保留胆囊。

(2)可以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PTBD),待急性期过后对胆囊进行二次评估,如胆囊引流管胆汁流出顺畅、胆囊壁厚度小于5mm、胆囊功能良好,可行保胆取石手术。如造瘘管无胆汁流出,胆道造影显示胆囊萎缩、胆囊壁厚薄不均、胆囊管堵塞,则应切除胆囊。

2、胆囊充满型结石:

胆囊结石取出后,胆囊管通畅,胆汁能够重新充盈胆囊,显示几近形态正常的胆囊,且胆囊壁组织柔软、组织层次清晰,可行保胆取石手术。若胆囊粘膜萎缩、胆囊壁纤维化则应行胆囊切除术。

3、白胆汁、胆囊萎缩

术中观察胆囊空虚,取出结石后,胆囊管胆汁流出通畅,胆汁充盈胆囊后显示几近形态正常的胆囊,且胆囊壁组织柔软、组织层次清晰,可行保胆取石手术。

4、胆囊壁间结石

内镜下取净壁间结石,术后胆囊黏膜炎性水肿较轻,而术前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者,行一期缝合,但是对于III°的壁间结石,如果胆囊粘膜炎症较重或术前胆囊收缩不良者,为了预防胆囊内絮状物淤积、短期内结石复发,可行胆囊引流术。

5、胆囊腔内分隔

隔孔直径大于5mm,且粘膜正常,胆囊壁厚度≤5mm,可行保胆取石手术。隔孔直径小于5mm,且近端胆囊大于5cm,可行远端胆囊部分切除,否则应行胆囊切除术。

三、禁忌症

胆囊萎缩、胆囊腔消失者。

胆囊管内结石术中内镜无法发现、无法取出者。     

胆囊管经术中造影证实梗阻,无法解除。

胆囊有弥漫性壁间结石存在者。

胆囊结石伴癌变。  

手术设备与器械

一、必备器械

胆道镜、图像显示、图像储存设备、各种取石网篮、活检钳、高频发生器、止血电极等。

二、特殊设备

腹腔镜设备、术中B超、C型臂X光机、碎石设备等。

手术方式与方法

1、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手术方式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手术方式包括①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微创保胆的最基本术式,适合于各种情况下的胆囊结石,视野清晰,副损伤少,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术式之一。②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胆取石术:适合于胆囊较大、胆囊较游离、与网膜无明显粘连的胆囊。其优势在于切口定位准确、切口小、操作简单、能及时中转行LC术。③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取石及胆囊缝合均在腹腔镜直视下在腹腔内完成,尤其适用于肥胖、胆囊位置过高、胆囊结石数目较少的患者。

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手术方法

①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术:

1)常规消毒皮肤;2)结合B超和CT定位,在胆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3-4cm,逐层进腹;3)提起胆囊底,穿刺抽取胆汁10ml留样,小孔切开胆囊底;  4)胆道镜经胆囊底切口进入,内镜下负压吸引胆汁,观察胆囊腔内的结石、胆囊粘膜,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5)仔细探查胆囊管,确保无残石,尤其是细小结石,观察胆囊管开口处有胆汁流入;6)仔细检查胆囊壁,若有壁间结石将其取净;7)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或加浆肌层包埋;8)逐层关腹,皮肤用拉合胶条粘合。

②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胆取石术:

1)常规消毒皮肤,建立气腹;2)经脐周穿刺通道置入腹腔镜观察;3)于离胆囊底最近处腹壁建立trocar,予抓钳将胆囊底提至腹壁外进行胆道镜取石;4)余操作同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术。

③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1)常规消毒皮肤制造气腹;2)先在脐孔下缘建trocar置入腹腔镜,直视下分别在右腋前线与右肋缘交点、右肋缘下近胆囊底和剑突下置入3个trocar;3)经胆囊底穿刺抽取胆汁留样后,并在此处切小孔;4)插入胆道镜在直视下用网篮取净结石;5)在腹腔镜辅助下,在腹腔内用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切口,清洗并吸净腹腔内液体;6)拔除trocar缝合创口。

手术基本原则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基本原则:在胆道内镜直视下取净结石、恢复胆囊管通畅、有效的处理胆囊壁的病变  。

手术前准备

1、 血、尿便常规,胸部X片、心电图检查。

2、 肝、肾、凝血功能、黄疸常规检查。

3、 肝、胆、胰B超检查。

4、 ECT、OCG,评价胆囊功能

6、 5、必要时行CT、MRCP、ERCP检查。

7、 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

手术中特殊情况处理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常见的特殊情况有: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胆囊内细碎小结石(小于2mm),胆囊壁间结石,胆囊壁出血,胆囊管梗阻等。

处理方法:

1、 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使用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后取净。

2、 胆囊壁间结石:使用胆道镜活检钳撕开结石表面粘膜,或电切技术切开,取出结石或用吸附器吸净。

3、 胆囊内细碎小结石:予专用的结石吸附器将细碎小结石吸净即可。

4、 胆囊内出血:包括胆囊粘膜出血和缝合口处出血。胆囊粘膜出血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即可,效果不佳可以在直视下使用电凝止血;缝合口处出血是在缝合胆囊切口时缝合针眼导致胆囊壁内出血,预防方法是缝合胆囊切口时要始终保持张力,这样可有效避免缝合时缝合针眼向胆囊腔内出血。

5、 胆囊管梗阻:若术中发现胆囊管处无胆汁流出、间断流出或流出不畅,需要行术中B超检查,或术中胆道造影,明确胆囊管通畅无结石。

手术后观察与处理

1、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2、 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3、 术后第二天进清淡流食,逐渐过渡到常规饮食。

4、 术后两周开始服用牛磺熊去氧胆酸半年。

5、 术后半年复查B超,了解胆囊情况及有无结石复发。

手术常见并发症

微创保胆手术安全,很少有并发症发生。主要有:①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穿刺并发的血管和脏器损伤等;②切口感染;③胆囊积血;④胆瘘;⑤结石残留。

二、胆囊息肉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1、 适应症

1、 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

2、 息肉直径>5mm。

2、 禁忌症

1、 胆囊息肉癌变;

2、 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 胆囊腔内活动性出血经止血无效者;

4、 合并胆囊腺肌症者;

5、 胆囊腺瘤性息肉宽基底无法彻底切净者;

手术设备与器械

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

手术方式与方法

一、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的手术方式同胆囊取石

二、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的手术方法

1、小切口微创保胆取息肉术:

1)胆囊底小切口后进入胆道镜,观察胆囊腔内的情况:胆囊粘膜、息肉大小、颜色、基底的宽窄、息肉蒂的长短等,用电活检钳将胆囊内息肉全部取净;2)仔细探查胆囊管,将留在胆囊管内息肉取净,观察胆囊管开口处有胆汁流出;6)仔细检查胆囊壁,有效处理胆囊壁病变;7)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8)切下息肉立即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术中病理结果决定是否保留胆囊。

2、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息肉术:

1)常规消毒皮肤,制造气腹;2)经脐周穿刺通道置入腹腔镜观察;3)于离胆囊底最近处腹壁上用trocar穿刺,予抓钳将胆囊底提至腹壁外;4)余操作同小切口微创保胆取息肉术。

3、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息肉术:

1)常规消毒皮肤,制造气腹;2)先在脐孔上缘穿刺置入腹腔镜,直视下分别在脐孔左缘、右肋缘下近胆囊底和剑突下置入3个trocar;3)经胆囊底穿刺吸去胆汁后,在此处切开1cm;4)插入胆道镜在直视下用活检钳取净息肉;5)仔细止血后用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切口,清洗并吸净腹腔内液体;6)切下息肉立即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待病理回报为良性病变后,拔除trocar缝合创口。


手术基本原则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的基本原则:取净息肉、彻底止血、有效的处理胆囊壁病变、采用电凝技术需要避免胆囊壁穿孔或粘膜下穿孔。切下息肉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手术前准备

1、 血、尿便常规,胸部X片、心电图检查。

2、 肝、肾、凝血功能检查。

3、 肝、胆、胰B超检查。

4、 必要时行增强CT检查。

5、 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

手术中特殊情况处理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中常见的情况是:息肉蒂基底创面出血。

处理方法:

最为有效的是电凝技术:电切针刀、电圈套器等设备先凝息肉蒂部,再切除息肉。即使这样,仍有部分息肉因凝固不全发生创面出血,此时应使用凝固电极进行创面止血。

手术后观察与处理

对于多发胆囊息肉而采取电凝技术、宽基息肉、反复电凝止血者术后一周复查彩超观察胆囊壁厚度、胆汁透声程度和胆囊收缩情况。

手术常见并发症

微创保胆手术安全,很少有并发症发生。主要有:①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穿刺并发的血管和脏器损伤等;②切口感染;③胆囊积血;④胆瘘;⑤术中胆囊壁穿孔。


1、胆囊胆固醇沉积分度

Ⅰ°一个胆道镜下标准视野胆固醇沉积5个以下

Ⅱ°一个胆道镜下标准视野胆固醇沉积5—10个

Ⅲ°一个胆道镜下标准视野胆固醇沉积10个以上


2、胆囊壁间结石分度

Ⅰ°胆囊壁间结石5个以下

Ⅱ°胆囊壁间结石5—10个

Ⅲ°胆囊壁间结石10个以上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制定小组成员

刘京山  杨玉龙  刘衍民  乔铁  胡海  张阳德  张宝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