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期: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之中青年高血压
第七十九期:
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
中青年高血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
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中45岁以下、45-59岁、60岁以上3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9.l%,29.3%,49.1%。与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分别为5.0%,20.7%,40.4% ) ,10年时间里,3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升高了82% ,41% ,22% 。其中,45岁以下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速度是45-59岁组的2倍,是60岁以上组的4倍,成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主要人群。
尽管45岁以下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仍显著低于45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但接近10%的患病率提示,高血压已成为这一年龄组人群中的常见病。45岁以下人口基数巨大,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20-45岁之间的人口约有5亿多,这一年龄组高血压患者人数可能高达5千余万,占中国2亿高血压患者的1/4左右。可见,45岁以下年龄组的高血压患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血压群体。
高血压风险与血压水平、患病时间正相关。若不及时确诊并有效千预,中青年患者在老年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将大幅升高。
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包括遗传缺陷所致的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所致的肾实质性高血压以及大动脉炎等肾血管性高血压等等。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大部分4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缺乏上述继发性病因,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尽管我们对这些“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还有待加强,但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这些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老年期的“原发性高血压”完全不同。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中青年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常表现为“舒张期高血压”或“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大动脉弹性尚无明显异常。
常表现为“隐匿性高血压”
中青年高血压的另一个主要临床特点是常表现为“隐匿性高血压”临床难以发现。患者在诊室测量的血压往往正常, 而在诊室外,不管是动态血压监测,还是家庭血压监测,血压常显著升高。
常伴不健康生活方式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常伴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因生活或工作压力较大带来的慢性交感神经激活;因钠盐摄入过多、吸烟或酗酒直接引起的血压升高;因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或体育活动较少以及因长期大量饮用果糖饮料导致的肥胖与代谢紊乱。
钠盐摄人过多、慢性交感神经激活、肥胖以及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在器官以及动脉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尚无明显异常时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如果能够及时有效控制或去除这些“致病因素”不仅有利于血压控制,还可能“治愈”这些高血压。
因此,应深入研究中青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干预,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将其归类为“原发性高血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常有明确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去除致病因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强化限制钠盐摄人,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等。但多数情况下,降压药物治疗仍是最可靠的控制血压的方法。高血压一旦确诊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适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及时将血压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的目标水平。
多数高血压指南都推荐使用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交感神经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典型临床特征,因而,β受体阻滞剂是最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特别是在患者心率较快时。但应注意选择β1受体高选择性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另外,由于这类患者中常见肥胖及各种物质代谢紊乱,因此,药理学上,β受体阻滞剂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联用并非最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但通常仍需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改善患者的糖脂和水盐代谢,控制患者血压
对心率较慢的患者,钙拮抗剂可有效控制血压,对心率较快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只在特别需要时,才联合使用小剂量的利尿剂。
加强中青年高血压的预防
中青年高血压发病早,不仅危害大,诊治代价更大。因此,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或在发病早期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干预它、“治愈”它。
减少钠盐摄入
首先,钠盐的摄人量与血压呈正相关,而钾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就培养清淡的口味,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人,同时,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含钾较多食物(比如土豆、红薯等)的摄入。
适当有氧锻炼
第二,体育运动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定期、适量的有氧锻炼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显著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减轻体重,从而有效地保护心血管系统与代谢健康。
保持合适体重
第三,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合适的体重不仅仅是审美需求,也是身体健康的体现与保证。在中青年时期保持合适的体重对一生的健康都很重要。
合理营养搭配
第四,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在强调低盐同时,强烈建议低脂肪、高蛋白、大量蔬菜水果饮食,这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
尽早戒烟戒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吸烟、不大量饮用烈性酒。吸烟者会对烟草中的尼古丁成瘾而饮酒者会对酒精成瘾。
开始吸烟或饮酒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成瘾,越难以戒断。
儿童和青少年时代被动吸烟,也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血管内皮功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女们的健康,请家长们尽早戒烟。
大量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应尽可能避免。
下一期讲:
【高血压患者教育结束语】
资料整理于《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通过整理及讲解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需求的患者
请长按以下图片
签约周柏林医生互联网慢病管理
购买步骤:
扫描以上二维码
↓↓
关注【善医健康】
↓↓
点击【周柏林医生】服务介绍
↓↓
注册账号并登陆
↓↓
点击医生服务介绍处的【详情】查看
↓↓
点击【购买】
↓↓
填写邮寄地址、联系人及电话
↓↓
购买前需仔细阅读【用户协议】
↓↓
点击【同意】用户协议
↓↓
点击支付
想了解更多柏林医生简介或需要健康咨询,请点击以下“蓝色字体”:
1.点击☞☞☞“周柏林医生在线工作室”健康咨询。
2.点击☞☞☞“周柏林医生微医健康号”健康咨询。
如果您认可我的服务,请向你周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朋友转发,希望能为他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