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一线数据:气溶胶可传播4米,鞋底、地面新冠病毒阳性率高

来源:医学新视点

 

雷神山和火神山是中国此次抗击疫情标志性的两家医院。尽管近日已休舱大吉,来自一线的研究数据仍然对全球抗疫有重要参考意义。近日,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团队在美国疾控中心旗下期刊《新兴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火神山医院内新冠病毒环境污染的数据。这为改善医护工作者的安全实践,以及回答新冠病毒传播的问题,补充了新的参考证据。
  

截图来源: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年2月19日至3月2日期间,研究团队从火神山医院的ICU(收治15例患者)和普通隔离病房(收治24例患者)采集检测了空气和地面样本,以了解满负荷运转医院的环境污染程度。

 

结果显示,几乎所有阳性结果都集中在“三区两通道”中的污染区,ICU的所有环境样本平均阳性率高于普通病房(43.5% vs 7.9%)。

 

地板污染相对较高,ICU和普通病房的阳性率分别为70%和15.4%,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重力和空气流动导致大多数含病毒的飞沫落到地面上。而且ICU医护人员鞋底取样中有半数结果呈阳性,这意味着鞋底可能是造成地面污染的载体之一。在药房楼层——医护工作人员而非患者的走动区域,也检测到阳性结果,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医患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病毒检测的阳性率也比较高。其中ICU和普通病房的鼠标阳性率最高,分别达75%和20%;其次是垃圾桶(ICU 60%,普通病房 0)、病床扶手(ICU 42.9%,普通病房 0)和门把手(普通病房8.3%)。医护工作者的袖口和手套样本偶尔有阳性结果,这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洗手、注意手卫生的重要性。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在气溶胶传播风险评估部分,ICU和普通病房的空气样本中分别有35%和12.5%呈阳性,出风口样本阳性率分别为66.7%和8.3%。

 

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差异明显。在同一间ICU病房内,患者床边、出风口和医生办公区域,空气阳性率依次降低,分别为44.4%、35.7%和12.5%。这提示,含病毒的气溶胶主要集中在患者附近和通风下游。根据对上风侧的医生办公区域的检测结果,气溶胶的最大传播距离可能为4米。在普通病房内的检测结果相似,但污染程度更轻一些。

 

总体而言,研究表明病房内新冠病毒广泛分布于空气中和物体表面。同时提示,新冠感染患者的近距离接触者可能有很高的感染风险,不建议居家隔离,而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Guo Z-D, et al., (2020).  Aerosol and surface distribu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 hospital wards, Wuhan, China, 2020. Emerg Infect Dis, DOI: 10.3201/eid2607.200885

[2] SARS-CoV-2 contamination of air, surfaces examined in ICU, wards. Retrieved Apr 16,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sars-cov-contamination-air-surfaces-icu.html

 

 

武汉病毒所专家:病毒绝不可能从这里漏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