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馆文化
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
我原以为,人都是怕死的生物,无论如何都会趋利避害。
眼看到了换防的时候,尽管每个医生都丝毫不退缩,但谁先谁后还是成了难题。
但他更明白,第一批医生在对病毒一无所知时就冲在前面,太累了,换岗迫切。
“你主任老在后面指手画脚,不去跟病人接触,老让人在危险的一线,让人怎么接受?”
张文宏从来不说虚话,任何时候都只谈要做的事,开会如此,行事如此。
凌晨两点,他写了篇三千多字的疫情科普文章,不管多忙多晚,他都一定会写,不为别的,就为让老百姓更了解病毒。
条件相当恶劣,实地采访的美国记者为之咋舌,真不敢想象。
废寝忘食搜集关于有关病毒的医书,和老师一起赶编出国内第一部介绍非典的书籍。
人心惶惶,张文宏则在第一时间主动接触了十几个病例。
当时他正在其他地方出差,得知此事,便马不停蹄往苏州赶。
除夕之夜,其他人在家中团圆过年,他却到病房中查看男孩,确定病情才肯安心。
“无论红包多厚,我都不会因为他毁坏掉医生的形象。”
由于罕见,世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药,只有世界卫生组织有。
第一个24小时,他在病人骨髓、大脑、全血里疯狂找。
整个科室,49名医生,连夜将病房全部腾出来,留给日后要隔离的病人。
科室里有名医生,父亲在ICU,她本来请了假在照顾,看到武汉的消息,立马回了华山医院加入战斗。
有名医生刚刚援外回来,听说要派人去武汉,当即报名。
不要把义务人员当机器,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病人有免于被伤害的权利,医务人员也应该有,不然,他们真的负担太多了。
看完后一家人在医院门口,拎着大包小包等车去火车站。
恰逢张文宏开车经过,他赶忙停下车,招呼着他们上车。
询问之下,张文宏才得知,这治疗费是男孩姐姐上大学的费用。
在医闹发生过不少的今天,我是真觉得这样的医生太傻。
所以他没日没夜地在研究各种传染病,只希望替人们挡住死神。
你可能知道2013年我们战胜了H7N9,但你一定不知道,2017年它又来了。
又给我们足够的信念,告诉我们疫情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华山医院硬核医生张文宏专访:我们一定要跑在病毒前头》,文汇报
《张文宏到底有多硬核?抗过非典、H7N9、西非埃博拉…他所在团队常常被病人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劳动报
《硬核教授张文宏刷屏背后:学生眼中的黑眼圈暖男,曾开车送患者赶火车》,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