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 B 超防癌靠谱吗?

人到中年,总担心自己会出点啥毛病,尤其是那些难以启齿的问题,甚至是癌症,比如前列腺癌。

现在众多青年男性都曾被 「前列腺炎」 困扰,听说前列腺可以做 B 超查查有没问题,能防癌,要不要去做一个?

 

前列腺 B 超防癌靠谱吗?

 

 

前列腺 B 超,是采用 B 型超声波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可以初步测定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及位置。目前,常采用经腹壁和经直肠两种途径来进行前列腺 B 超检查,适用于具有排尿症状、怀疑患有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患者,也常用于健康男性的体检。

但是!指望靠 B 超防癌可不行!
由于前列腺的位置较深,位于膀胱后,经腹超声检查显示不清晰,很难发现问题。虽然经直肠途径 B 超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精囊及它们内部的病变,但大约一半的前列腺肿瘤病变在超声图像上没有特异性表现,同时,一些常见的非恶性的前列腺疾病和前列腺癌具有的超声表现非常类似,难以分辨。而且,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癌会使前列腺组织变硬,但是用 B 超探头却感知不到。
因此,B超检查用在防癌上灵敏度较差,特异性也不强,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不仅不能判断前列腺癌,对于前列腺炎性疾病,也不能单靠 B 超检查结果判定。如果怀疑有前列腺炎性疾病,首先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必要时包括肛门指检)和血、尿、前列腺按摩液的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等来综合分析判断。如果经过初步的病情评估有必要或者病情发生变化,才会考虑进行经直肠 B 超等检查, 全面评估下尿路病变,明确有无前列腺脓肿等。
所以,如果在某个机构 / 某个医师只凭一份前列腺 B 超检查告诉你:这是前列腺炎,是病,得治!这时候你一定要保持警惕,不是得治,而是得走!
 
那么, B 超检查对于前列腺疾病就没什么意义了吗?

也不是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前列腺的 B 超检查,了解前列腺形态及体积大小、前列腺结节(但无法通过 B 超定性)、结石、钙化等以及前列腺脓肿、囊肿及前列腺组织的血供情况,也可同时观察到前列腺周围区域组织是否存在异常。
这些信息对认识前列腺病变性质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仍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想要防癌,该怎么做?

 


既然做 B 超不靠谱,哪有别的筛查方式吗?听说还有个 PSA,靠谱吗?
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即前列腺特异抗原,是一种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单链糖蛋白,确实在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的指标明显升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前列腺癌筛查指标。
但是,影响 PSA 水平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恶性肿瘤以外,还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梗死、运动、射精、直肠指检、尿路感染、尿潴留、 前列腺外科手术、导尿、遗传等等因素。
因此,PSA 异常增高提示存在前列腺肿瘤的可能性增加,但依靠 PSA 单一指标仍然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这 PSA 筛查,不是不能查,但是不建议每个人都做,有这些标准:
  1. 40 岁以下不建议筛查;
  2. 在没有明显危险因素的情况下, 40~54 岁也不建议进行筛查;
  3. 对于 55~69 岁的男性,建议筛查,两年或以上筛查一次就可以了;
  4. 不建议大于 70 岁或者预期寿命少于 10~15 年的男性进行筛查。
所以,我们针对防癌的筛查建议是:
结合病史、直肠指检、PSA 检查以及经直肠超声检查信息,是目前公认的早期疑似前列腺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这些情况,建议做做筛查:
1. 50 岁且有下尿路症状
如果你的年龄在 50 岁以上,无论何时出现下尿路症状 (包括尿急、尿频、尿失禁、尿滴沥、尿不尽和夜尿增多、尿流变细、尿流间断、排尿等待、排尿费力等),建议常规进行 PSA 检查和直肠指检;
2. 直系亲属中有前列腺癌患者
如果你的一级亲属 (兄弟或父亲) 患有前列腺癌,那么你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 1 倍以上;2 个或 2 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 5~11 倍。并且,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那些无家族史患者的确诊年龄大约早 6~7 年。因此建议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 45 岁开始定期检查 PSA,每年一次。
3. 有异常情况
如果存在直肠指检异常、影像学异常或有临床表现 (如骨痛、骨折等) 等的男性应及时进行 PSA 检查。
 

预防前列腺癌,吃上要注意 

年龄、遗传、饮食、吸烟、肥胖、性活动、职业及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病。除了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可以有这些小心机:
1. 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要尽量减少摄入;
2. 维生素 E、 硒、木脂素类、异黄酮的摄入不足也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所以可以多吃一些比如:胡麻油、亚麻油、酵母 (鲜)、海产品、食用菌、禽蛋、西兰花、坚果类、大豆及谷物类食物(如黑麦,小麦,燕麦,大麦等)。
3. 适量多吃些番茄,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红素是很强的抗氧化剂,是前列腺癌潜在的保护因素。
4. 维生素 D 是前列腺癌保护因子,除了常常晒晒太阳之外,还可通过摄入鱼肝油、蛋黄、牛奶等食物增加体内维生素 D 含量。
5. 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可以适量选择。
当然,这些饮食习惯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下去,长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可能对防癌有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那彦群,2013.
[2] 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 [J]. 戴波.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05).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