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恐怖片:高考考200分的学渣一样会被医学专业录取
来源:医院院长
作者:谭梅
阅读提示:高考录取分数线显示,考200分的学渣一样会被医学专业录取。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去看病,抬头一看,给你看病的是高考时考了200分的学渣同学,是不是很恐怖?
医患纠纷频发,尤其伤医案发生后,健康类公众号常会甩出这样的气话:以后让二愣子给你看病吧。
如果你真把这句话当成气话就有点犯傻了,这绝对不是咒你呢,因为你稍微留意一下高考录取信息就会发现恐怖的现实:这真不是气话,这是赤裸裸的现实,而且临床有的专业基本都可能有“二愣子”的影子,临床、影像、护理、药学……而且这些“二愣子”要大规模进入临床,或者已经进入临床。
这里我说的二愣子不是真傻,而是学渣,渣到惨不忍睹,渣到听课时可能就不理解老师在讲什么。你觉得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学渣,读医学时接受能力很强的可能会高吗?
不过,要说明一下,本文不是为了发泄医务人员的不良情绪,而是在评论事实:这里说的学渣读医学不是因为没人愿意报考医学,一般(或者说所有)好一些的医学院校录取分数线都会高出一本很多,直逼985,二本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也会高出一本分数线好些。而是很多卫校、中专、大专、三本甚至民办高校的本科医学专业,蒙都能蒙到的分数,他们也会录取。
前一段,河南9岁女孩参加高考的新闻最后出现反转,由原来的赞扬、好奇变为质疑,最后扒了其父亲的老底。之前几年,媒体对于其父亲的谎言一直没能揭穿,后面媒体的扒粪,其引发因素和其成绩太低很难说无关。试想,如果她的成绩高于一本,还有谁想起质疑吗?
一个网友说,还神童,蒙都能蒙这么多:语文46分,数学31分,外语37分,综合58分,总分172分。
一个9岁的孩子蒙都能蒙快200分,经过12年系统学习的成年人参加高考考了200分,是标准的学渣吧?总分750,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综合300分,高考考200分,可以分解一下,语文40分,数学40分,英语40分,然后综合80分。
这是标准的学渣。标准学渣要读医学还能读上医学,不是学渣的错,也不是录取他们的学校的错,而是我们的医学教育出了问题。按出身,我们的医生来源很复杂,差别很大:有赤脚医生、卫生(中专)、大专、本科,也有研究生、博士、博士后。
我们目前的医疗现状是:高端水平很高,与国际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基层差别太大。比如在美国,医学比较特殊,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国内医务人员发牢骚说医学受教育时间长,只是相对国内其他行业,在美国本科时就没有医学专业,而是读其他专业,接受一定的医学教育,然后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才能报考医学,录取比例很低。也就是说他们毕业后都是博士学历,想开诊所要进行几年规培,想进医院还要专培。
我们现在在推行签约家庭医生,可以预见,所谓的家庭医生很难是三级医院的医生,很可能是诊所、社区、卫生院的医生。大医院现在要求博士、硕士,这些学渣学医后自然要进入医疗市场,很可能是进基层。
很多人说老百姓看病不理性,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小病去大医院是不理性,换位思考一下,他怎么知道是大病还是小病?(感冒发热除外)如果能去大医院找专家看病,他为什么要找不靠谱的学渣(这里在讨论医学教育,不是歧视基层医生)?
再则,学渣敢学医自然是考虑过能保证就业的,劣币逐良币,正儿八经的本科毕业未必能进入县级医院,但是这些学渣能进去。加上硕士扩招,一些教育水平很一般的大专升本,其因此取得的医学硕士教育,质量也可以想象。
如果说过去在基层大力推广赤脚医生是历史条件限制,那么现在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教育资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是否应该真正反思一下医学的培养模式?
不考虑其他,就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去看病时,抬头一看,给你看病的是高考时考了200分的学渣同学,是不是很恐怖?
我知道有人会说高分可能低能,低分可能动手能力强,但是这是医学,不是搬砖呢。
你说呢?
版权声明:所有转载文章主要目的在于让更为丰富的观点惠及广大医生朋友,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个人或媒体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