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 母乳巨细胞病毒阳性
临床工作中经常看到:母乳喂养的孩子黄疸消退延迟,有的医生建议母亲化验母乳,看巨细胞病毒是否阳性,如果阳性,则判断孩子的黄疸是母乳性黄疸,进而建议停母乳。
这几个判断中有多处不恰当,解释说明如下:
1、关于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表现是黄疸消退延迟,其根本原因是母乳当中有一种葡萄糖醛酸酶,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而与巨细胞病毒无关。因为目前临床中不做葡萄糖醛酸酶的化验,所以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是,停母乳三天黄疸明显减轻,就推断为母乳性黄疸。因此停母乳三天即是诊断的方法,也是治疗的手段。如果停母乳三天后黄疸不明显变化,则推断不是母乳性黄疸,应寻找其他原因并对症治疗。
2、对巨细胞病毒的认识
巨细胞病毒在正常人群中的带毒率在90%以上!10个人中至少9个人携带巨细胞病毒!很恐怖么,当然不是,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巨细胞病毒与人体共存而不致病。孩子即是在出生时体内没有巨细胞病毒,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巨细胞病毒,但不致病,因此就不用紧张了!
有两种少见情况巨细胞病毒阳性有致病作用:(1)患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时,比如艾滋病;(2)孕早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这种情况目前不多见,因为孕早期会进行这方面检查,另外孕早期感染的胎儿经常会流产,即是能出生,通常有严重的问题,应该在出生后不久就有异常表现,而能确定诊断。
接下来我的建议:
1、对于黄疸消退延迟的孩子,应该到医院就诊,检查确定黄疸的高低程度,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抽血化验或者经皮检测。注意:经皮检测有时不准,所以黄疸重的时候一定要抽血化验,血中数值很高,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了。
2、如果黄疸值不是很高,停母乳三天,期间可以吃益生菌和/或茵栀黄。如黄疸明显减轻,恢复母乳喂养;如黄疸没有明显减轻,也恢复母乳喂养,继续吃益生菌和/或茵栀黄,但应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寻找其他导致黄疸消退延迟的原因,如有无感染、甲状腺低功等。
3、足月儿母乳喂养者,孩子一般状态良好,不需要化验乳汁的巨细胞病毒。
4、只有小早产儿至少34周以下,如果母乳喂养,有必要母亲化验乳汁巨细胞病毒。
希望我的介绍能解答家长的疑惑,如仍有问题,您可选择关注下面的二维码,与我一对一咨询宝宝的个性化问题,此外还可以在医生主页上阅读我撰写的涉及育儿各方面问题的文章,您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