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与小儿鼾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在以前并不算啥的情况在今天变成了令人重视的疾病,腺样体肥大就属于这种情况。腺样体肥大被认为与鼻、咽部炎症有关,这些年来其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耳鼻喉门诊中因此而焦虑的家长越来越多。
正常呼吸时气流经过鼻腔、咽腔、喉腔、气管进入肺部,当其中某一站变窄时就会影响通气功能。如下图所示,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即鼻子后面。
腺样体肥大会影响正常通气,这在睡眠时尤为明显,因其多见于小儿,所以称为“小儿鼾症”。
主要症状包括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时鼾声如雷,睡眠憋气及憋醒,睡眠质量不佳,白天嗜睡、乏力,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睡眠结构的紊乱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第三,由于长期睡眠呼吸暂停,机体组织慢性缺氧,可导致肥胖、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
最后,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我们称为“腺样体面容”,影响心理发育、社会交际。
腺样体邻近咽鼓管咽口,这是中耳鼓室与鼻咽部间的通道,中耳的分泌物即通过咽鼓管流向鼻咽部,腺样体肥大或者其分泌物刺激可引起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中耳炎(会耳朵痛)和非化脓性中耳炎(耳朵不会痛)。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可影响小孩听力。对于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小孩,需要注意是不是合并有腺样体肥大了。同样地,腺样体肥大还被认为与小儿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密切相关。
更准确地评估小儿鼾症需要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检 查,才能了解到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和缺氧的情况。而且,PSG能排除单纯性鼾症和中枢性鼾症。前者是指单纯睡眠鼾声过大, 但没有低通气及其导致的缺氧表现,这就不需要特别处理了。后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呼吸肌肉不能正常工作,这种情况需要到儿内科或者神经内科专科治 疗。除此之外,某些癫痫发作也会表现得很像睡眠呼吸暂停。
诊断腺样体肥大并不难,在门诊行鼻内镜检查,当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超过1/2时,即可确诊。需要注意的是,感冒的时候鼾声会变得更大,某些家长会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紧张,但因为感冒的时候腺样体是肿胀的,这个时候去做鼻内镜检查测量的结果会偏大,所以还是建议感冒过后再去做这个检查。
在开始治疗前我们需要知道腺样体的发育规律,腺样体是咽喉淋巴组织之一,会随着小孩身体发育而生长,一般到3~6岁才长到最大,至青春期发育启动时腺样体才开始萎缩,对呼吸的影响才减小。很多小孩本身就有腺样体肥大,但是并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例如口服孟鲁司特钠或者糠酸莫米松激素喷鼻,肥大的腺样体可以缩小,症状得以缓解。
但如果经过保守治疗2~3个月症状仍没有得到缓解,腺样体肥大超过堵塞后鼻孔超过2/3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术)了,把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切除,暴露后鼻孔,使咽腔变得通畅,可以明显地改善睡觉打鼾。腺样体是淋巴组织(免疫组织),切除后机体可以很快通过邻近部位的免疫组织的代偿而保障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手术在全麻下完成(全麻的好处是小孩做手术的时候不会动,不影响心理发育),可以经鼻子或者经口完成手术(在体表没有伤口),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观察1~2天即可出院。
因为腺样体肥大多合并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最后还是建议对存在睡眠打鼾等表现的患儿或对此有所疑虑的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了解有无腺样体肥大,及时治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Q&A“我家小孩快2岁了,睡眠的时候总是张开嘴巴,呼呼声的,之前照了个鼻镜,说是腺样体增生,要治疗吗?”——幼儿(1-3岁)身体各个系统处于迅速发育的过程中,腺样体本身也在发育着,这个时候的腺样体增生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张口呼吸,更加需要关注的是有没有合并鼻炎、鼻窦炎,或者鼻孔狭窄或者闭锁、脑膜脑膨出这类先天性疾病,前者常见,药物治疗即可,后者少见,需要手术干预;如果是单纯的腺样体增生,甭紧张,观察或者用点药物控制下。
Dr.SHUM
参考资料: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F.H.Netter,王怀经.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