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要点总结
来源:医脉通
心血管病预防是指在人群或个体水平上采取一些列的协调措施,以消除或最小化心血管病及相关残疾对人们的影响,为此多位欧洲专家共同撰写了《2016年欧洲临床实践心血管病(CVD)预防指南》,来指导高危群体的心血管病预防工作。以下为该指南内容的15项要点:
1、在很多临床情况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使用药物来预防心血管病都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包括人群基础策略或针对高危个体的措施。
2、预防的成本效益取决于若干因素,包括基线心血管风险、药物或其他干预成本、报销程序及预防策略的实施。
3、系统性冠脉风险评估(SCORE)能够评估10年内的致死性心血管病风险,该评分被推荐用于风险评估,可帮助制定合理的管理决策并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4、若干遗传标志物均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但并未被推荐用于临床实践。
5、不推荐应用常规成像筛查来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可考虑使用成像检查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修正器(例如传统风险因素提示个体风险处于决策阈值)。
6、有证据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卒中及心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勃起功能障碍与有(或无)明确心血管病男性患者的未来心血管事件相关。
7、若干产科并发症(尤其是子痫前期及妊娠相关高血压)与生命后期的心血管病风险升高有关;有学者认为这种风险升高与高血压及糖尿病相关。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明确的糖尿病风险因素。
8、不同移民群体的心血管病风险差异较大。南亚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的风险较高,而中国人与南美人群的风险则较低。南亚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很高,且治疗不足。
9、对社会心理风险因素的治疗能够抵消心理社会应激、抑郁及焦虑,以此促进行为改变并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10、定期体育锻炼能够起到重要的心血管病预防作用,降低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指南推荐男性与女性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每周至少适度运动150分钟或剧烈运动75分钟,或等效组合。
12、戒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心血管病预防策略。
13、超重和肥胖均与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BMI在20~25 kg/m2(<60岁)之间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最低。进一步的减重可能无法更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病。
14、高危个体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现有多种类型的干预可有效改善用药依从性,复方制剂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
15、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例如心脏基金会)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及健康心血管病预防环境的有效力量。
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平台,不代表杏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