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心肺复苏国际标准操作流程

 

来源:《2015年国际标准操作流程CPR》 

 

导  语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

标准操作流程CPR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
意识的判断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
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
3
呼救  
 
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
松解衣领及裤带
  
6
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
7
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
人工呼吸
 
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
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
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
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cm。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