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在角膜上的染色图像

角膜塑型镜的分区设计

角膜塑形镜在角膜上工作的原理!

角膜塑形镜的离焦原理! 利用塑形镜的逆几何原理,使角膜光学区(中央区约6mm左右 基弧)发生物理改变,因镜片的负压,使角膜上皮向周边(反转弧)移行致光学区角膜变薄,使角膜的曲率值发生改变,从而使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在眼底会形成一个离焦的清晰的像。设一个孩子近视300度、平K曲率43.00、求镜片的设定值、43.00-3.00=40.00、再减一个镜片的附加光度0.75、等于39.25、所以角膜设定弧度时就要选择39.25!孩子检查无特殊按常数处理!其中染色四区弧看配适度,在配适度上进行修改数据!这其中的区弧就包括了视轴的通路!视轴在基弧的中间位置为最佳的!下面看一下视轴是怎么回事?

视轴说的通俗点、人眼从远到近的捕捉目标,反过来讲就是从眼底黄斑中心凹出发经过玻璃体中心再经过晶体的中心再经过角膜中心再到目标物的一条连线、就是视轴!所以我们在激光手术中激光瞄准最好于视轴同轨道、但检查时往往不如意,这里面就涉及一个瞳孔中心轴、此轴与视轴产生的夹角就是我们就听说Kappa 角、此角越大效果就越差!所以角膜塑型戴偏了就会效果差、有些人会有大像差及虚影。所以配戴角膜塑形镜配适非常重要!角膜塑形镜如同激光的原理!只不过激光做完了不可逆,角膜塑形镜是可恢复的!

预防角膜塑形镜的并发症:一定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及时复查!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