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新工作年薪36万,但辞职违约金40万,你辞,还是不辞?
最近有两则新闻,没什么关系,但放在一起却让人唏嘘不已。
一则是深圳护士长跳槽药企,年薪36万——
在深圳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了12年的护士长,跳槽至一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某消毒供应中心,月薪3万,年收入可达36万。
医院内的其他同事在表示对护士长满是不舍之外,羡慕之情也溢于言表。
另一则新闻是上海一医生出国进修后辞职,却需要赔偿医院违约金40余万元——
据《劳动报》报道:因工作需要被公派出国进修,学成归来之后因当初签订的《公派出国进修协议书》,合同期未满便与医院分道扬镳,医院一怒之下将其告上法庭。上海市徐汇区法院近日开庭审理了此案,上海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因违约被判赔偿违约金40余万元。
说到这,其实咱们的主题也就出来了。
1、中国医务人员价值被低估。
2、在中国,医生想要辞职,面临的压力太大太大!
就小编我所知的,还不少医生别逼无奈与医院签了“卖身契”的,而且一签就是十年!
同时我也常听闻某医院扣押了医生大大们的医师证、执业证不让人走的。
医院的这些措施,是担心悉心培养的人才流失,会造成经济损失,这点我们是理解的。
但是,这样的垄断与独裁对医护造成的伤害也是自所难免的。
这时候,就有人会站出来说,为什么不参考《劳动法》啊?
我只想告诉您,别太天真了!
据律师介绍: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大多数医生属于事业编制干部,所以医院和大多数医生之间形成的是事业单位人事关系,这属于人事争议,双方之间纠纷应提交人事仲裁委仲裁,而不是劳动仲裁,不能完全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
(注:图文无关)
那么,咱们医生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该如何保障自己应有的权利呢?
今天的圆桌会,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这个医疗圈乱象,让千万医生共同为自己的权益出谋划策一番。
那么本期医生圆桌会,就从以下几大议题出发吧,有请在座各位积极踊跃发言——
1、您有想过辞职吗?
2、您或者您所在的医院会限制你们离职吗?都有哪些手段?
3、您或者您的同事在离职时又是如何处理的?
4、对于医院给医生套上的这些限制,您怎么看?
5、谁该来监管医院的这些行为?谁能为医生的权益保驾护航?
......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