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犯这个错误,即便是普通疾病,患者也会吓个半死!
来源:听李医生说
作者:李鸿政
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跟我讲述自己的看病经历,也有人跟我诉苦,讲述就医的无奈,还有的朋友就跟我推荐笑话(我的第四条一般都是笑话,缓解大家疲劳),还有的朋友甚至帮我监督着其他平台盗窃我的文章.....收到大家的留言,心里暖暖的,有这样一个平台,跟天南地北的朋友互诉衷肠也是极好!感恩!
一个28岁的女孩子,由于咳嗽几个月去医院就诊,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找到原因,后来做了肺功能,提示支气管激发阳性,医生告诉她,这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得好好治疗,如果不积极治疗,以后可能会演化成典型的哮喘。这个女孩子继续问医生,这个病能不能治愈,因为很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无奈。女孩听到这句话后,整个人都傻了,难道我真的患上绝症了吗,真的没办法治愈吗,那我岂不是一辈子都要跟这个疾病相处了么。她很担心,看到医生冷冰冰的样子,开始觉得他不可靠。于是换了一家医院的呼吸科,重新做了一个支气管激发试验,还是阳性的,医生又告诉她说,很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得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这不是激素么?听说副作用挺大的,敢吃么。女孩对这个药提出了疑问,真的只是疑问,没有质疑。但医生就不开心了,说让你用就用,哪那么多废话,吸入激素不会死人的,但是不用可能就会变成哮喘,到时候就真的会死人了。她鼓起勇气再问医生,这个咳嗽变异性哮喘,用激素能不能治愈?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只要能治愈,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毕竟天天咳嗽太难受了,尤其是下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无缘无故又咳嗽到醒,男朋友都快受不了了,大家都接近崩溃边缘。医生望了她一下,然后说,这个病跟典型的哮喘是一样的,没办法治愈,只能用药物控制。。

。
本来很平常的一句话,却给了这个女孩子非常巨大的创伤。她突然间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回到家后,她在网上搜索关于哮喘的相关知识,试图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的,在知乎上找到哮喘的关键字,然后搜索到我的信息,知道我有一直科普哮喘、咳嗽相关知识,所以就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并且给我留言,问我应该怎么办。由于我们没有见过面,所以她也就可以把心中所有担忧都跟我倾诉,告诉我说有那么一瞬间想跟自己男朋友分手,找一个陌生的地方了却余生。咳嗽真的太难受了。我自己受不了,周围人也受不了。用了很多药物都没效果。首先,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确不能根治,她的医生说的没错。但是这两个病远远没有她想得那么严重,人生并没有那么灰暗。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不就是一个慢性咳嗽而已嘛,至于抑郁到这个地步吗。但是我这个想法不能让她知道,更不能这样说她。因为她此时很困惑,苦恼,在崩溃的边缘。之所以她会这么消极,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医生做的不够好!我们必须诚实地承认这点。很多医生都会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废话少说,甚至几乎是惜字如金!这是医生们自己的认识,但是对于一个被疾病困扰的普通人来说,医生说得越多,他们会越放心,最好是医生能变成话唠,病人心里会更加舒服。如果医生没有把一个问题解释清楚,而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会有很多隐患。一个是导致患者囫囵吞枣,不能充分认识疾病。二来会减少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本来一个简单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医生可以多花几分钟时间,告诉患者,这个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咳嗽也会逐渐消失的,不会影响生活,该怎么还是能怎么样的,可以继续运动,可以继续跟男朋友交往,也不会影响生育,更加不会影响寿命等等。。

。
糖皮质激素虽然是比较猛的药物,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吸入给药一般是没有明显副作用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副作用很小,不会影响内分泌,也不会显著影响其他系统,即便是孕妇、小孩子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没必要有心理负担。再说,如果不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时间久了会可能演化成典型的哮喘,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权衡利弊,这个糖皮质激素还是得用。最后还要告诉患者,目前全世界都是这样用的,各种指南、专家共识、大医院、小医院都是这个治疗方案,不用担心。如果前面几个医生都这样跟患者交流,我估计她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但是很可惜,临床医生的确是忙,真的是“废话少说”,但很多话不是废话啊,很多话都是必须的,很多话都是患者想听需要听的,临床医生还是要尽量告知,不能以临床工作繁忙时间不多来推卸这一切。如果是门诊医生说的少,我可以理解。毕竟门诊量巨大的医院,医生的确没有那么多精力、口水跟患者解释这么多,你多说两句,后面的人就要嚷嚷了,再不出来就要撞门了。但是病房的医生,时间还是相对充裕的,尤其是早上查房时,面对求知若渴的患者,我们临床医生还是要多言几句,俗病缠身的患者,此时最需要听的就是医生的解释和安慰。即便是麻烦棘手的疾病,医生的几句暖言安慰解释,都能让患者如沐春风病痛少几分。如果我们临床医生能做到这一点,医患关系肯定能缓解几分。我自己对这些体会是非常深刻的。我的父亲有支气管哮喘,在他年轻时无数次因为哮喘这个病而住院或者门诊、急诊治疗。在我准备进入临床实习那年,他在饭桌上叮嘱我,做一个医生,爸爸除了对你的技术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态度,每天早上查房时,一定要多跟病人说话,多聊天,唠嗑,多给人家解释病情,不要藏着掖着....我父亲之所以对我这样的教诲,都因为他当时住院时,医生都是爱理不理的,惜字如金的,他躺在病床上时,多么希望每天早上查房的时候医生能多说几句,而不是冷冰冰的,简单聊两句就甩头走了,然后一天就见不到人了。重大的疾病,我们应该好好解释,然患者能充分信任我们,放下担心和忧虑,配合治疗。简单的疾病,我们更加要解释清楚,不要让病人有错误的认识,形成没必要的压力和负担。
。

。
比如肝囊肿,这也是很多朋友给我留言的,说自己检查到了肝囊肿,但是医生什么也没说,自己回家查了资料,吓个半死。其实真没必要啊,极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不需要治疗的,这是个良性疾病。如果医生多花一分钟告诉患者,那么患者就可以满意地回家了。还有甲状腺结节,现在我们的检查手段丰富了,越来越多的人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担心,会不会是甲状腺癌啊,会不会致命啊。可惜的是,很多医生都没有尽到告知的义务,或者只是简单说了几句核心的字眼,但是要知道,患者的文化水平有高低,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松获取关键字眼的,可能医生的语速过快,患者一下子漏掉了,又不好意思问,只能回家瞎操心,或者上百度被各种割肉......即便是甲状腺癌,医生也应该尽可能跟患者解释,不要一听到癌就吓个半死,患上癌症是不幸的,但如果是甲状腺癌,那就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甲状腺癌多数都是预后很好的,手术切了之后几乎可以治愈的,后期只要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就可以了,不会影响寿命。如果医生能解析多几句,我相信病人会放心很多。太多这样的情况了,我们的临床医生也的确是做得不够。工作繁忙,但也要有质量才行。我并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都能够理解门诊医生的无奈,所以这些就需要我们多做科普了。病房的医生如果沟通不够多,那就真有问题了,繁忙不是借口,不爱交际不爱沟通不爱接触病人和家属是很多临床医生的弊端,这怎么行呢,临床医学肯定要跟病人打交道啊,总不能盯着那些抽血项目来天马行空吧。临床医生,临床临床,意思就是一定要多待在病床边上,观察病人,沟通病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医生的义务,既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岂不两全其美?。

。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医生本身要有更多的意识之外,国家的政策也要配套才好。什么时候我们的门诊量能恢复正常水平,腾出更多的时间给门诊医生,我相信每一个医生都会成为话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