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医院上调挂号费,会否蔓延全国?

导语:北京5家三甲公立医院挂号费已经确认涨价

作者:大鹏

来源:医学界智库

 

北京5家三甲公立医院挂号费已经确认涨价。

 

据《新快报》证实,目前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天坛医院5家三甲医院挂号费都已上涨,普通主治医师号42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专家号源100元……而目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贞医院等市内其他医院的挂号费还维持不变,普通号5元、副主任号7元、教授号14元。

 

拥有全国顶尖医疗资源的北京,目前已有5家医院上调挂号费。那么,挂号费涨价现象会否蔓延到其他城市?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启动?

 

挂号费涨了好几倍

 

连日来,大家的朋友圈被一张北京医院挂号费涨价的表格刷屏了,表格内列出了北京市明年医药分开推广在各级医院的相关收费标准。虽然后续并没有官方的声音发出,但据了解,目前北京已经有5家三甲医院上调了挂号费,而且挂号费涨了好几倍。

 

据《医学界》了解,今年12月,上述5家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改革,挂号费也随之上涨,目前普通主治医师号由之前5元上涨至如今42元、副主任医师号由之前7元涨至60元、主任医师由14元上涨至80元、专家号源是100元……涨幅高达数倍。

 

虽然挂号费上涨了,但一些主任、专家号仍然一号难求。

 

为什么要涨价?

 

据《医学界》观察,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是2002年前后确立的,十几年来,社会物价总水平一直在提高,而医疗服务价格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而且当初测算的价格还只是成本的一半。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中,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查费等项目收费标准偏低,严重偏离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鉴于此,国家推行医药分开,在全国县一级医院全面取消15%药品加成之后,又将“矛头”指向了全国各大城市公立医院。

 

在这一的政策背景下,北京先通过几家三甲医院的医药分开、挂号费上涨等来试点。这也表明,北京市的医药分开试点进入了深入推进阶段。“医药分开”终将在公立医院成为必然。

 

多地已经上调医疗服务价格

 

实际上,北京5家公立医院此番上调挂号费,并非孤例。多地已经开始上调医疗服务价格。

 

今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预示着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启动。5月17日,深圳市卫计委公布了《深圳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调整方案意见(征求意见稿)》,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如果再往前追溯,早在去年,与北京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也调整了诊查费、床位费、针灸费等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将三级医院主任医师最高收费标准从20元调高至31元,引来一位医师在社交媒体上调侃:够买杯星巴克了。

 

医生们怎么看?

 

北京多家医院上调挂号费,医生们怎么看?

 

北京大幅度上涨医师挂号费的消息刷屏后,也引来医务工作者的热议。据《医学界》调查,大部分医生对上调挂号费等医疗服务价格费用表示支持。“城市公立医院推行药品零加成是大势所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医生认为,“这样才能鼓励医生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才能获得更多收入。”湖南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师表示“提高挂号费,尤其是急诊,应该通过涨价来引导合理就医。”

 

北大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曾公开表态,“医疗服务价格需要‘三升三降’:升挂号费、床位费、手术费,降药费、耗材费、检查费。”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此次挂号费的上调,才只是“三升”中的“一升”,会否蔓延全国,还要看各地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

 

在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原巡视员廖新波看来,医药分开不能单独解决药品加成问题,一定要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比如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医保付费制度改革等,形成改革合力。

河南一医院节后双休,双休日、节假日挂号费全归医生,其他时间上调至7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