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医生没有医德的患者:你自己什么德性?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

 

有一个在检验科工作的同学最近十分郁闷,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像吃了大便一样恶心。

有一天深夜,有一个上腹痛的大胖子前来抽血,检查的项目是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

抽血的时候,患者就不仅不愿意配合而且有些骂骂咧咧。

因为体谅到患者正在上腹痛,所以同学便选择了忍气吞声。

同学在检查时发现患者的结果高到离谱,因为担心出现错误,所以同学选择了复查一遍。

当然,这种复查是不需要患者重新交费和抽血的。唯一需要的可能便是延长半个小时出报告。

说起来这只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情,而且同学也对前来取报告的家属做了解释。

但是,家属却不依不饶,破口大骂,进而以医生无德,态度有问题来进行攻击。

家属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这么久没看见你,你肯定是睡着了,现在又来忽悠我们!”。

第二天,家属真的又找到了医务科进行投诉,并且要求退还化验费用。

面对同学的吐槽,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回复的,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委屈或者没有道理的投诉,还叫做医务人员吗?

不过,我倒是有一些话对类似这样的患者和家属说:医生没有医德,你自己什么德性?

什么叫做医德?

医德有许多高大上的概念,但是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我有着自己的医德标准。

医德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去替病人解决问题。

医德就是面对病人时,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

但是,没有原则绝不是医德,爱心泛滥也绝不是医德,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勉强为之更加不是医德的体现。

也有人提问:医生要有医德,那么病人要不要有“病德”?

什么是“病德”?

其实在我看来也只是有以下几点:了解基础的医学常识/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懂得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能够约束自己内心自私的一面。

下面有几个真实的例子:

1,了解基础的医学常识

有一个年轻的女性患者,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出现咽痛和高热的症状。

虽然经过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但是患者依旧有着发热的症状。

发热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正常反应,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神药能够立刻药到病除。

患者却不依不饶,她的理由是:既然输液了,为什么不能达到退热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包括疾病的治疗过程。

解释了一通后,患者依然不能理解发热是正常现象。

我只好用更加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李冰冰比你有钱吧?她有条件能够用更好的药物吧?为什么她在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后也是持续高热?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可以经常遇见,这也是导致医患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

2,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曾经有一个中年男性患者,因为胸痛3小时自行来到医院。

诊查后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按照道理,面对这样的病人,如果有条件应该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但是,患者却坚决拒绝介入治疗的建议。

他的理由让人哭笑不得:“电视上说了,放了支架后会死的更快!”

还有一个病人让我至今难忘,他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中年男性。

因为发热三天,意识障碍6小时被家属送进医院。导致患者持续发热的原因很简单:肺部感染。

但是,让人感觉到棘手的是,患者不仅是普通的肺部感染,而且是重症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面对这样的病人,除了补液纠正酸中毒之外,必须要第一时间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但是,患者的母亲却拒绝了。

她的理由是:“电视上说了抗生素不能乱用,否则的后以后生病就无药可用了!”

“电视上是说抗生素不能乱用,但是没有说不能用,要看什么情况!”

对着这个病人来说,如果不抗感染治疗,他可能只有死路一条!

有些人看着很有文化,但是在疾病面前,根本就是没有任何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也是导致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原因之一。

3,懂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医学是一门不完善的实践性科学,医务人员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成长的。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

在面对医务人员因为失误货错误而给自己带来的意外伤害时,我们应该学会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一个呼吸道感染的输液患者,因为护士的操作失误而被输错了药水。

其实,药水并没有错,只是护士将A病人的药水错误的给B病人用了。

即使是同一种药水,使用剂量也相同,但是这很明显依旧是医疗工作中的错误。

按照道理来说,患者维权的要求并没有过错,因为B患者自己并不知道这种原本是A患者的药水输进自己身体内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但是,他却采取了不理性的维权方法:当场殴打了护士,在公共场所进行了打砸。

最后的结果,就是A病人被带进了派出所。

4,约束自己内心自私的一面

不要说自己多么伟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都有着内心自私卑劣的一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够在必要的场合必要的时间约束自己的内心,而有的人则完全放任自己内心自私卑劣的一面。

下面来句举一个五天前真实发生的故事:

夜班的时候来了一位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头晕,胸闷,乏力。

对于血压高达220/130mmHg的患者来说,能够导致这种症状的疾病大概有以下几种: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脑病等。

陪同患者前来看病是两个儿子,看样子挺关心患者的。

体格检查后,我对家属介绍了患者的病情,并且叮嘱道:“要做头颅CT检查和抽几管血。”

事实上,做CT和抽血化验的建议我前后反复重申的三遍。

而且,护士在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之前,再一次的重复了我的医嘱:“抽血化验,挂药水。”

这两个儿子也是同意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一会,家属就反悔了。

他们叫嚣道:“没有达成共识,你们怎么就抽血了?”

“我不是对你们说过好几遍了嘛?”

“什么时候说的,我们没听见,我们只要求降血压,没要求抽血化验,你现在把血在打回血管里去。”

.......... 

就这样在争吵了很久之后,终于达成共识:拒绝一切检查,只要临时控制血压。

为什么家属的态度会变化如此之快?

为什么家属只要求通过硝酸甘油来临时降血压?

你以为他们不懂得如此高血压会意味着什么嘛?

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硝酸甘油根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嘛?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你就错了!

事实上,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不愿花钱,只要临时降血压缓解症状。

作为医生,我们可能是在尽心尽力的救治患者。

作为子女,他们或许只是想装作很孝顺的样子糊弄一下老人罢了。

 

下一次,当你准备责骂医生没有医德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自己是什么德性!

更多推荐

叫嚷医德的时候,能不能先问问自己的病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