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医生说口罩不够用之后,工作丢了...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清明三天小长假,咱们在家憋久了的人们纷纷开启了出游模式。

 

(清明假期黄山风景区开启人从众模式)

 

首先,杏仁哥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外出游玩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社交距离”。

 

 

话说最近除了中国,貌似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让人们居家隔离。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中国成语老外看了能立马心领神会,那一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因为门出不了,人们对户内娱乐的挖掘与探索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之前两月,国人宅家娱乐视频就成了老外的学习资料。

 

最近,微博一段与邻居阳台斗舞的视频上了外媒头条。

 

评论区老外表示:若干年后他会告诉自己的儿子,当初和他妈就是这样认识的。

 

 

而人类不出门了以后,世界各地往日见惯了人类的小动物们,都开始不习惯了...

 

印度——

 

 

威尼斯——

 

 

日本——

 

 

英国——

 

 

其实,来自动物们的关怀也不无道理。

 

因为,最近外国的疫情实在不太妙......

 

 

 

 

 

 

 

 

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国际分享会上表示,从中国的经历来看,对疫情重点地区封城、人们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肯定是最好的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做法。

 

“我现在担心,疫情在一些国家扩散很快。过多的病人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没有床位、没有医疗设施、没有专业人士,这会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一些国家控制不了疫情,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而此时此刻,我们最应该担心的,应该是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了吧——

 

 

最近几天,明眼人应该都看出来,美国这情况要遭...

 

 

美国的疫情严重到了这种地步,却无人被问责。

 

 

政客们却忙着甩锅互喷,听不到人民问责的呼声。

 

 

首当其冲要问责的当然就是特朗普总统,从一开始的大流感论,到后来的可防可控,再到物资充裕,再到4月份天气变暖能消灭病毒,最后到如今的“美国要做好死亡10万人的准备”...

 

 

上周,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664.8万创纪录新高。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初中课本上的讲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那副“罪恶的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的经典画面。

 

 

实在没想到,2020年的今天,我们居然再次见到了历史课本上的这一幕……

 

 

《威斯康星州农民报》在当地时间3月31日报道,有大批该州奶农接到通知,要求他们倾倒当天自家农场产出的牛奶。据悉每家农场的倾奶量为20000~30000加仑(1000加仑≈3.7吨),并且他们还被告知在接下来的一周中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倒奶。

 

而与此同时,美国不少地方的民众,正对着抢购一空的牛奶货架犯愁。

 

 

上一次我们看到的是倒牛奶的图片,这一次看到的是倒牛奶的视频,经典复刻,高清重制。

 

不一样的是,当年他们靠纯人力倒奶,现在时代进步了,开始机械化倒奶了!

 

 

回首美国历史,股票熔断,倒奶,都来了一遍,按时间从近往远算,该南北战争了吧...

 

 

如此严重的疫情面前,咱们美国的医生们,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纽约州长新宣部,全美76,019名医护志愿者。

 

其中包括很多已退休的医生、护士,正在自费飞去纽约抢救新冠病人。

 

支援已经过劳及人手不足的纽约州。

 

各大医院的抗疫队伍,很多人自愿签了切结书:如果被病毒感染、生命垂危,就放弃插管机吸呼治疗,把最宝贵的疗医资源留给年轻人,把生的机会留给人类的未来!

 

 

所以,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不管是什么文化,医生都是一样的,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每一个医生都铭记在心。

 

 

誓言是一样的,但政府是不一样的——

 

据彭博社报道,如果美国医生大声疾呼缺乏防护装备,就会被解雇。

 

华盛顿州急诊室医师Ming Lin说,周五他被告知失业,因为他接受了一个媒体的采访,关于他在脸书上发的一个帖子,详细说明了他认为防护设备和测试不足的地方。

 

 

在芝加哥,一名给同事发电邮说,她想在值班时戴更好的防护口罩后被解雇。

 

在纽约,纽约大学Langone Health系统警告员工,如果他们未经授权与媒体交谈,可能会被解雇。

 

华盛顿州护士协会发言人Ruth Schubert表示:“医院正在施压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以维护自己的形象。这太离谱了。”

 

 

宁要防护设备充足的假象,也不准医护对社会发出求助信号。

 

 

中国医生说口罩没了,我们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克时艰。

 

美国医生说口罩没了,工作丢了...

 

 

嗯,这或许就是咱们常说的体制的优势吧!

 

由于美国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措施不足和混乱指令,美国医生们正在饱受其苦。一些医生开始向具有抗击新冠病毒经验的中国同行发起 “求救”。

 

 

文中详细描述了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寻求实战经验,并得到迅速回应的事件。

 

文章还讲述了在美东时间3月19日,这场连接杭州、武汉和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四地的跨洋视频研讨交流的讨论内容。

 

据介绍,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视频会议上,82名美国传染病学专家针对新冠病毒肺炎提出了各种问题。

 

对此,咱们浙大二院的医生大大们给出了细致的解答。

 

 

或许医疗技术可以学,可咱们中国的制度和国民的素质怎么学?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在新冠疫情蔓延以来,有一批年轻人组织新冠病毒趴体,使大家相互传染,以期获得群体免疫力,回归正常生活。结果22个参会者2人死亡,6人住院,还有人患病在家等待自愈。

 

所有参会者都不到35岁...

 

 

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度假的大学生们,对着镜头抱怨起疫情对他们春假的影响,并声称病毒无法阻止他们享乐,他们抓紧最后的时间,聚会照开、狂欢畅饮。

 

 

有些人还放言:我年轻,身体好,感染了也无所谓。

 

 

21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下令关闭悉尼一处知名旅游景点邦迪海滩。而在关闭之前,上千名游客聚集在海滩上,场面蔚为壮观。

 

对于这群“心大”的年轻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日发出警告:千万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把新冠病毒当回事。

 

 

根据澳大利亚目前的防疫政策,许多从其他地区返回的人都在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

 

但有一名男子,在跨洲旅行返回之后,从自己的隔离酒店,潜逃了...

 

 

这名潜逃的男子,将面临最高五万澳元的罚款。

 

这名男子本应该在自己的酒店等到4月13日,隔离期才结束。

 

但是他撬开了一扇防火门,多次从防火门偷偷进出,为了去见自己女朋友...

 

警方没发现。

 

 

外国网友纷纷表示,对付这样的人,就应该采取和俄罗斯一样的思路。

 

 

俄罗斯出现冠状病毒,普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各位俄罗斯公民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隔离15天。

 

选择二:监禁五年。

 

 

其实有时候,单身也挺好的,尤其是疫情期间,万一俩人有个得病的,另一半高低会有点风险。

 

继英首相约翰逊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他的未婚妻西蒙兹也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过去7天一直卧病在床休息。此前,约翰逊和西蒙兹订婚,女方现在已经有孕在身。

 

 

西蒙兹在推特上写道:过去一周我一直卧病在床,主要是新冠病毒症状,我还不需要检查,经过7天的休息,我正在康复中。

 

 

“我还不需要检查”?????

 

 

不得不称赞一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丈夫带头实行群体免疫,未婚妻立马跟进,双宿双栖以身作则尽显大国风范。

 

 

无独有偶,类似上文出逃见女友的事件,咱们国内竟然也发生了一起!

 

3月26日,江苏苏州,从英国回来的王某住进隔离点才3天,竟想偷偷溜出病房,去见久别的女友

 

幸好咱们医生大大们比较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还是咱们医生大大靠谱)

 

民警赶来后,对小王进行了批评教育:防疫大局下,个人要做出一些牺牲!

 

 

这位出了国的小伙子,学点什么不好,把人家给人添乱的本事倒是学了会来。

 

仔细想想,这小伙的女朋友知道他隔离期间逃出来要见自己后,心理阴影面积会有多大?

 

这哪是爱情,这就是来索命的呀!

 

 

小伙子,下次记住,就算你走的再急,也不能把脑子留在国外不带回来。

 

毕竟脑子真的是个好东西。

 

医生大大们每天管着你们已经够忙的了,别再来添乱了,行吗?

 

 

 

 

应为疫情影响,太多优秀的医生离我们远去。

 

最近听到新闻,纽约著名神经外科医生James T. Goodrich 因新冠肺炎并发症逝世,享年73岁。

 

 

他是超一流的神经外科医生。

 

2016年,时年69岁的古德里奇再次领导由40名医生组成的一支团队,耗时27小时成功分离1对13个月大的头部连体双胞胎Jadon和Anias。

 

这次是古德里奇主刀的第7次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也是1952年以来,世界上第59次颅骨分离手术。

 

 

这种连体双胞胎的大脑也有相连,分离手术难度极大,不做分离手术一辈子的生活质量又极差。

 

就让我们通过几张图片来回顾一下这场伟大的手术吧——

 

 

能做分离手术的医生,如今又少了一个…… 

 

CNN的报道中这样描述他:“这位满头白发、留着一撮白胡子的医生以其高超的医术闻名于世,但更可贵的是他对待病人的一颗心。他经常与做过手术的病人保持联系。那些家人都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孩子们的生日,在这些特殊的里程碑时刻总是在那里,这些时刻都是他赠予的。”

 

 

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优秀的医疗工作者了。

 

衷心的希望能疫情早日结束,全世界的医生都能回归正常的、安全的工作中来!

 

 

好了,今天的杏仁周报就和大家聊到这吧~

 

期待下周的同一时间,咱们再约!

 

 

杏仁周报丨国内疫情快结束了,医生们的补贴账算清了吗?

 

医生圆桌会|穿戴奢侈品被骂,做医生不能拿高薪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