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艾滋病的传染性和致死风险: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98%以上来源性传播,感染后生存率接近正常人
目前,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控中心介绍,我国98%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得病的。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50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性传播处于增长趋势,且患病人群以男性为主。而在青年人群中,艾滋病性传播主要体现在男性性行为传播。在社会群体中,20-29岁、50-59岁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不过,得益于医学的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艾滋病如今已经从一种致命的疾病转变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患者也得到了有效治疗。
尽管如此,大家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偏见、歧视和误解依然存在。今天就谈谈几个容易误解的话题。
艾滋病的传染性:其实它的传染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目前被公认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经性交传播;二是经血液传播;三是母婴传播。数据报告,现在HIV感染98%以上都是经过性途径传播。唾液、汗水、尿液、大便、体液虽然可能检出微量的HIV病毒载量,但由于数量太少,一般认为几乎不可能传播HIV。真正含有病毒的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所以,人们在餐厅中共餐、共用餐具、礼节性拥抱、亲吻、共用洗手间,蚊虫叮咬等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因为HIV感染需要一定量的病毒。但是要注意消毒管理不好的诊所及纹身等场所做有创口的共用针具等的治疗。
另外,艾滋病毒易感于所有人,根据数据统计发现:HIV患者涉足于各行各业,有教师、学生、农民等等几乎所有群体,从这一层面来讲,只有传播途径,没有安全群体。包括多个性伴侣的人群、男性同性性接触的人群、共用针具进行药品注射的人群,以及母亲是HIV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所以,提高认识,远离高危行为,做好保护措施,才能真正避免传染的核心,
艾滋病的治疗:当前,艾滋病虽然还没有根本的治愈方法,但它已经从一种致命的疾病转变成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尤其是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的致死率已经大幅度降低。艾滋病患者只要能及时地发现、就诊,并积极地接受治疗,基本上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基本上已经能够活到接近正常人的平均寿命。
艾滋病患者的生育:无论是单人HIV 阳性家庭,还是双方都是阳性的家庭,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都可以正常结婚生育。特别是通过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母婴阻断治疗等的专业医生的指导,超过99%的患者都可能生出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