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家二级公立医院面临绩效大考!二级三级医院有何不同?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

 

 

 

备受关注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公布了!全国5958家二级公立医院面临绩效大考。

 

1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正式公布《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明确提出将于2020年在全国启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到2022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二级公立医院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此前的11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2号),明确划定时间节点:要求2019年11月底前,各省份要完成对辖区内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2020年,开展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

 

如今考核指标正式出台,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哪些重点?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大不同

 

《通知》指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因此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延续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指标体系框架。

 

但由于二者作用与地位明显不同,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与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相比,仍有较大变化。

 

一是医疗质量方面,侧重考核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三级手术比例,对日间手术比例、四级手术比例不做考核要求。这推动二级公立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回归定位,提升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具有指向性意义。考虑到二级医院的定位,一般不鼓励开展四级手术。

 

二是运营效率方面,考核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引导医务人员靠技术和劳动获取收入,在维持服务能力的同时控制成本。二级公立医院的药占比、耗占比仍需重点监控。

 

三是持续发展方面,考核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专科能力,推动二级公立医院增强竞争力。

 

四是满意度评价方面,侧重考核患者门诊、住院满意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医院解决看病就医的痛点。

 

此次公布的二级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共有28条,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条指标相比,更强调二级医院的回归定位,可谓“减负”不少。

 

针对城市与县域二级医院功能定位不同情况,《通知》也明确,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补充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绩效考核指标。到2020年6月底前,各省份要制定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何时开考?

 

《通知》规定,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年度实施,考核数据时间节点为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与三级公立医院考核工作同样主要分为三个程序:医院自查自评、省级年度考核、国家监测分析,但在具体实施上,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需结合各省份实际进行考核、监测与分析。

 

《通知》提出,到2022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1.医院自查自评

 

2020年8月底前,纳入考核的各二级公立医院需对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需完成对上一年度医院绩效情况的分析与评估,将上一年度病案首页信息、年度财务报表及其他绩效考核指标所需数据等上传至国家和省级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形成绩效考核大数据。

 

2021年起,每年3月底前医院需完成上述工作。

 

2.省级年度考核

 

2020年12月底前,各省份根据实际,需完成对辖区内纳入考核范围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并以适当方式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医院,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1年起,每年6月底前各省需完成上述工作。

 

3.国家监测分析

 

2020年11月底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需完成2019年度国家检测指标分析工作。

 

2021年起,每年5月底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需完成上述工作。

 

 数据考核为主, 病案首页质量是重点 

 

《通知》明确,在延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根据二级公立医院实际,按照"采集为主、填报为辅"的原则,形成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无论是二级公立医院还是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数据填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知》指出,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过程中,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数据信息考核为主,必要现场复核为辅,利用“互联网+考核”的方式采集客观考核数据,开展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医院规范使用病历首页,准确上传信息,同样是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开展的重要基础。

 

 

《通知》指出,为加强临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质控工作,保证病案首页质量,确保绩效考核数据客观真实,二级公立医院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规定填写病案首页。填写病案首页过程中,二级公立医院需注意,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的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学名词术语集(二级中医院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名词术语集)。

 

药占比、耗占比仍需“重点监控”

 

此次公布的绩效考核指标共有28条,全部是定量指标。其中国家监测指标为21个,除7个是由财务年报表产生外,其余指标均为自动生成。

 

“所谓科学化的管理就是‘数据说话’,绩效考核大部分采取的是定量指标,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监控。”誉方医管首席咨询师秦永方认为,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改进提升,面对绩效考核不需要过于“担惊害怕”,不需要“造假粉饰”,也不能“不重视”,务必要实事求是。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合理用药的相关指标已经取代了单一使用药占比考核。但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备受关注的“药占比”、“耗占比”指标仍在“重点监控”之下。

 

二级医院如何应对?

 

《通知》明确,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年度实施,考核数据时间节点为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医院需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和自评结果,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实现外部绩效考核引导内部绩效考核,推动科学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院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史戈认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体现了国家对公立医院管理思路的变化,已经由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这就要求公立医院绩效考评体系一定要与医院管理体制、管理架构配套。

 

他认为,如今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倒逼医院公益性回归和加强精益化运营绩效管理。医院绩效管理的原则应该是,首先针对国家要求的对应指标,完成任务;其次,根据自身医院特点,制订相对应的指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国家对医院的考核,并不是医院对科室和医生的考核。”史戈认为,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各级公立医院而言必须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二级公立医院而言,将面临更多机遇:

第一,医院必须更加关注规模和效率的关系;
第二,要注重提升服务能力,由于分级诊疗大势,要接得住三级医院因分级诊疗而下转的病人;
第三,二级医院要主动加入医联体推进大潮,主动引入三级医院成熟技术、设备,共享三级医院的优势品牌资源;
第四,医保支付要迅速跟进配合。

  

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

 

注:

1.标记“▲”的为国家监测指标;
2.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共28个指标,其中国家监测指标21个;
3.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绩效考核国家监测的微创手术目录、三级手术目录、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和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目录。

 

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