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学医前觉得没有治不好的病,学医后感觉没几个病治的好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2020,除了灾难频发,还是一个神童辈出的年代。
先是一张印有岑某诺简介的图片引发关注。
号称一天能“作词300首、诗2000首、写15000字小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出版3本书,还“参加4次演讲比赛并获奖”。
除此之外,岑某诺还是品牌创始人,并拥有某“杂志社”记者、地方运营中心副主编等头衔。
掐指一算,一天2000首诗,这位“天才少女”不吃不喝,24小时写作,一个小时要写80首,一分钟要写一首以上。
产量如此之高,估计李白在世也要在一边瑟瑟发抖吧。
还有下面这位,七岁上警校,十岁当公安。
杏仁哥就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吃什么长大的?
现在有很多网友在人肉搜索这些神童,想要问问他们为什么那么牛?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最根源的错,不在这个小女孩身上,而在大人。家长觉得,给孩子安上很多称呼和光环,这样是为了孩子好,但我们想想,这样真的好吗?
在成为神童之前,家长已经教会了她第一项生存技能:撒谎。
而这样的“牛娃”们,除了出没在那些成功学的讲座上之外,在咱们医生大大的严肃科研圈子里竟然也屡见不鲜......
最近有群搞科研的中小学生,让很多搞科研的医生大大们都有些自惭形秽。
他们就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者们。
事件的起因是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肠直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论文作品,在网上引发关注。
令人称奇的是,该项目的完成者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的完成人是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的陈*石。
整个获奖项目与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不分上下。网友们纷纷对这位神童的出世表示认可。
但完成了这一切的天才小学生,却曾经在实验记录里写道:
“2018.1.9,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而根据其实验记录,5天后这名“天才”已经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扩增....
以上只是小学组,本届青创赛上中学组的不少项目也引起网友的轮番质疑。
一项名为《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的项目。
肿瘤科的医生大大们应该清楚,甲状腺髓样癌临床较为少见,恶性程度高,像这种难度的课题咱们最少要硕士或者博士才能拿下。
而现在,天才中小学生们,把下面这一个个困扰着许多科研人士的难题全部攻克了!
(“天才”们的部分研究成果)
更令杏仁哥我觉得可悲的是, 有公众号披露:官网上的一等奖项目「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
虽然高中生对于生物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生物知识储备,但单是这项研究的水平,应该是硕士级别。
而且,网友深究后发现,文中的许多图片都和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里的图片一模一样!
连硕士论文导师和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个人。
看到我国中小学学生科研能力这么强,在自惭形秽的同时,我由衷感到骄傲!
就这科研环境和科研水平,我们会连小小芯片也造不出来?
特朗普还能对进行我们科技封锁?
现在,杏仁哥我只想问问,幼儿园组什么时候出场?
后台强则少年强,关系深则少年神。
这不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这是《我有一个教授爸爸》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
而这批少年,从小就知道了一件事:人生其实是有捷径可以走的,通过撒谎,通过造假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是虚无的,一下子就可以轻轻松松推翻。
青少年科技创新本身是孕育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港湾,如果缺乏基本的公开公正,成为拼爹、拼资源人脉的名利场,也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
一个从小就被父亲教着说谎的孩子,即便真的是神童又如何?
在这样的“榜样”下,他还能做一个人格健全、诚实正直的人吗?
而再往下面谈,在一个说谎成风的社会,如何形成良性的学术氛围、迈向科技强国,可能我们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利物浦大学的一间化学实验室里,有一只机器人“技术员”登上了Nature。
它参加了一项光催化剂的研究,要找出能促进水在光照下分解出氢气的配方。
称量物质、分液、打光、测定氢气逸出量,这些实验操作对机器人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它能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接下来要做什么,自主调整实验流程。
参与机器人开发的Andrew Cooper教授说,机器人是有决策权的,所以要给它多少自由多少限制,是需要平衡的。
如果任机器人无止境探索混合物的排列组合,可能就要做上亿个实验,如果限制太死,可能又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除了智能决策,机器人的实操技能也很重要。
首先,在复杂的实验室空间里,它靠激光雷达来了解自己的位置,据此判断活动路线;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依靠黑板上固定的一个立方体来校准位置。
另外,要把小巧的玻璃制的反应容器放到准确的位点,机械臂对力道和位置的把控都达到了接近人类的水准。
最终,机器人在8天内完成了688个实验,从中发现了一种比原始催化剂配方活性高5倍的混合物。
在人类不宜前往实验室的疫情期间,机器人孤独的身影尤其闪光。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周报的全部内容了,希望下周的同一时间,还能和各位医生大大们在一次相遇~
拜拜┏(^0^)┛
医生圆桌会 | 患者指控医生猥亵,医生上诉被驳回!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