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韩剧,让我看到了最美好的医患关系

来源:医学界

 

或许,它能让你重拾学医的初心

 

2020年,全人类共同经历了一场考验。在此过程中,中国医疗似乎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病人不用付费,医生没有KPI,医患关系美好起来。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医疗秩序重新恢复,医患关系会否回到疫情前那般紧张?

如果你对工作感到疲倦和失望,抽空看看这部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或许,它能让你重拾学医的初心。
 

作为《机智的监狱生活》系列剧,该剧由“请回答”系列的导演操刀。

目前该剧第一季12集完结,豆瓣已有6万多评价,评分达9.4分。

评价如此高的医疗剧,小编忍不住追完,果然“真香”!
 

作为医疗剧,它没有刻意“卖弄医学知识”,也没有“脸谱化”刻画医生形象。

不信?

你仔细想想,提到国产医疗剧,男主女主男配女配,谁不是一脸正气、义正言辞、心中是大爱和远方?

在本剧,主人公有5个:他们是认识20年的朋友、大学同学,又都是实力很拿得出手的“实力担当”。

将5人凝聚在一起的,是安涏援——一个为人感性、细腻、医术水平极高,但一直想改行做牧师的小儿外科医生。

对外,他有一个金光闪闪的身份:医院理事长的小儿子。但他更中意自己是“长腿叔叔”。还以此为名,为一些无法承担治疗费用的儿科患者,垫付治疗费。

母亲原希望由他接管医院。安涏援自然不从。

但得知父亲住在VIP病房、产生高昂治疗费后,他生出一个想法:将医院管理权交由别人,自己接受VIP病房所有收入,以此支持“长腿叔叔”的事业。

为此,他必须召集一群优秀的医生,专门为VIP提供治疗。4个挚(sun)(you)自然成为首选。
 

主攻移植手术的李翼俊,成了VIP病房的主力赚钱手。他的性格可以用“精分”来形容。作为医生,他就是“天才”本才。业务能力强,替病人着想。最招人“恨”的,他是“学神”那款的,同学间始终流传着他“不温习、整天泡夜店、还能考第一”的传说。脱去医生白袍,他又变成“逗比”,与其他科室的住院医生打成一片,还积极给学生当月老。
 

蔡颂华是5人中唯一的女性,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她是“完美”的学霸医生,功课好、性格好、对学生也好。

不同于某些国产剧的“主角光环”,她的“完美”在“符合大众审美”的主人格之外,还有那么点“奇葩”。比如,她喜欢一个人去露营,购买露营用品是她赚钱的动力。再比如,她五音不全,却一直想当乐队主唱。而且,每次开口唱歌前,都要喝一杯生鸡蛋。
 

金俊莞是全剧颜值担当,符合韩剧中俊男的人设,冷酷、毒舌,从事的也是心胸外科这种很“男主”的专科。

平时查房手术时,他经常训斥学生和住院医师,妥妥一张“严师脸”。但偏偏,那冷漠的外表下,是一颗少男心。面对喜欢的女人,他就像一个初恋的大男孩,想要送定情信物,又怕礼物太重给对方压力。
 

当其他三人听到“双倍薪水”、立即答应成为VIP病房签约医生时,产科医生的杨硕亨不为所动。

刚从国外回来的他,看起来是个社恐+宅男,内心却满满的“诗和远方”。他开始声称“自己还想要玩一段时间”,后面被追问急了终于说实话:想要重组乐团。
 

你没听错!乐团!

五个40岁的外科医生,私下里还组了个乐团!韩剧编剧果然敢写!

这样不拘一格的医生形象,你们说,香不香!
 

除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外,这部剧在处理医学专业相关的场景和台词上,也是下了真功夫。在《机医》里,医生面对病人,除了应具备专业和负责,而且还讲究“人性化”。

比如,李翼俊有个患者肝脏移植后,恢复非常好,却因为车祸丧命。

妻子哭着同意,将丈夫的遗体捐献出来。

器官取出手术由李翼俊进行。他坚持将手术延迟10分钟,必须等到晚上0:00之后。

外院来取器官的医生们急了,大半夜的,能不能麻溜地?

李翼俊解释:“今天是六一。我们总不能让孩子每逢儿童节,首先想到的是过世的爸爸,然后哭着过节吧。”

你品品,是不是很好哭!
 

不仅医生,剧里的病人也都更像个“人”。他们有弱点,但没有恶意。

有个妈妈陪女儿就诊。孩子病情很重。妈妈看到女儿皮肤被弄伤,对着医生嚷嚷“宝宝乖,妈妈替你骂医生”。

光看这里,是不是很捉急?和某些闹一样一样的?
 

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最终没有战过死神。

根据妈妈之前的态度,医护们超担心:完蛋,她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就等着挨呲儿吧。
 

5人组计划主动出击,向这位妈妈道歉,争取个“态度好”。没想到,他们竟然被安慰了。

其实,母亲明白女儿病得很重,医生回天乏力。但作为母亲,她无法遏制希望女儿能被治愈的念头。焦虑和担忧让她易怒、蛮横无理。

当女儿离世已成定局,她慢慢接受现实,理智地看待医护和自己的担心。

当她惨白的唇,颤抖着说出“谢谢”时,眼泪糊了小编一脸。
 

还有!

产科医生杨硕亨出门诊。预约的孕妇太太太多了。他看诊又细致,经常超时,导致外面等候的孕妇很不耐烦。

有人当众抱怨起来。门诊工作人员给她耐心地解释,加上丈夫的劝说,孕妇安静下来。
 

此时,诊室内,杨硕亨正在向一名孕妇解释:对不起,孩子没有了,在你的肚子里停止了呼吸。

这名女子失声痛哭。一旁陪诊的住院医生担心:这明显哭得止不住,外面的人能不能等哦!于是,他想出去搪塞一下。杨硕亨说“不必”。
 

等在外面的准妈妈们,听到诊室里传出痛哭声,一个个眼眶都红了。

身为“母亲”,她们能感受到那种痛彻心扉。所以,当丈夫上前想要催促时,之前抱怨的孕妇主动阻止他。这与杨医生在诊室内的行为相互呼应:用自己的“同理心”,给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一些喘息时间。
 

类似这样的情节,剧中还有很多。

虽然不免有刻意美化的成分,但它并不虚假或过度。在从医者看来,反而能从中得到宽慰、获得力量。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医患关系”。

除了奇葩医生和医患温馨互动,医生的个人成长,也在这部群像剧中,也得以展示。

杨硕亨有个孕妈妈,由于胎儿先天问题,需要引产。此时胎儿几乎足月。杨硕亨拜托一名住院医,在胎儿娩出后,捂住婴儿的嘴巴,不要让他哭出声。住院医不明就里,对资深助产士吐槽“这也太残忍了吧,哭都不让哭啦。”

助产士听罢,没有批评训斥,只是告诉她:孩子的哭声,会成为妈妈耳边永远挥不散的阴影。
 

还有。金俊莞做完一例新生儿心脏手术后,让两个实习医生走近些,感受一下小宝宝的心跳。
 

两名一直不确认该选哪个专业的年轻医生,感受到生命真实的跳动后,被这种力量吸引,决定:选心胸外科。
 

 
刷完《机医》,最大的感受是放松,有太多可以呵呵一乐的美好片段。

以及,跟着它一起哭,一起暖。

如果你对工作感到疲倦和失望,抽空看看这部剧。或许,它能让你重拾学医的初心。
 
    • 更多推荐

“教科书级”的病例,竟被误诊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