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多地启动,一大批明星药大幅降价!
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
4+7带量采购已进入了实质阶段。
2月2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称,各医疗机构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运行工作,积极落实4+7带量采购试点工作。3月25日起,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同步执行医保支付标准。
同日,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布两则通知,宣布启动国家带量采购,并要求沈阳、大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于3月20日统一执行国家集中采购结果。
而深圳市医保局日前也发出《关于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医疗保险相关配套措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3月20日开始执行和启动合同。
至此,4+7带量采购涉及的11个试点城市中,已有上海、北京、西安、天津、重庆、厦门、沈阳、大连明确将从本月起执行带量采购结果。
这意味着,首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将全面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无论是仿制药还是过期原研药都将全面降价,医药行业规则将实现重塑,所有药企都要受到震荡。
大幅降价
原研专利悬崖初现
根据《汇聚南药》的信息显示,在深圳市公立医院落实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试点会议上,公布了部分过期原研药梯度降价结果。其中,辉瑞公司的立普妥、络活喜,默沙东公司的顺尔宁、科素亚以及诺华公司的格列卫都有不同程度降幅。
数据来源:汇聚南药
显然,在4+7带量采购的政策驱动下,过期原研药为保住原有市场份额,已经不得不大幅降价,“专利悬崖”初现。
实际上,作为仿制药的主力军,国内药企也在积极降价,寻求在市场中获得一线生机。2月28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称,同意齐鲁制药的奥氮平片(规格:5mg*14片和10mg*14片),分别按照77.43元/盒和131.63元/盒价格直接挂网。
相比于在4+7中选欧兰宁的价格还要便宜,这也被业界视为齐鲁制药此次申请挂网也被认为是争夺非4+7市场的一记杀招。在奥氮平片在辽宁低价挂网之前,齐鲁制药的吉非替尼片(规格0.25g*10片)已经在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地下调价格至498元/盒。
同时,更多的抗癌药也加入降价潮。1月17日,辽宁发布消息称,已收到包括齐鲁制药、正大天晴、武汉人福、江苏恒瑞等在内的8家企业的28个国产抗癌药主动降价的申请,以及4个国产抗癌药降价并恢复挂网的申请。基于企业申请,将对这32个抗癌药进行价格调整。
斩断回扣
医院采购主流模式
毫无疑问,4+7带量采购政策导致的连锁反应,已影响整个市场价格的全面下跌。
事实上,目前的价格战正在促使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有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来看,弊端在于药企需要对整体经营模式进行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
仿制药将进入低毛利时代,品种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火热,继续挤压营销费用的成本空间是药企的有效措施之一。
营销成本的上涨都曾长期是医药产业存在的灰色地带。尽管目前有企业未参加“4+7”带量采购,但产品降价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企业除了积极响应中标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薄利多销,还可以积极尝试转型。
此次带量采购的核心是以量换价、以款换价,相较于之前的采购,现在有回款保证采购量、保证市场,让价格明显下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曾表示,现在药价中销售成本占比很高,采购量都确定好了,企业不用再去做医生和医院的工作,可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降低了药价,回扣问题也可以解决。”
同时,从长远看,如果没有了回扣空间,药品的过度使用也能得到解决,从机制上引导规范用药,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如果能达到合理用药的目标,那带量采购的好处就不仅仅是表面上药品价格下降,也能提高医药企业的集中度,意义非常大。”金春林如是说。
对此,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公司史立臣也持有同样观点,其认为,“医药局带量采购必将成为未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主流模式。此次医保局带量采购,结束了花钱不管实际采购的原有尴尬局面,所以该政策一定会成为常态。”
附各地具体执行时间:
◆ 上海 ◆ 发文明确3月 20日实施。要求独家配送,三方签订合同后设立专项账户分三次,按50%、45%、5%的进度付款,医疗机构每月15日前付清当月货款。未中选品种采购量不得超过中选品种,实施梯度降价,并且提高其自付比例10%-20%。
◆ 辽宁(沈阳、大连) ◆ 3月20日实施,结算期不超过30天,三方签订合同后设立专项账户分三次,按50%、45%、5%的进度付款,以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相同支付标准。
◆ 重庆 ◆ 3月1日实施,要求全市医疗机构2月22日上报采购量。
◆ 天津 ◆ 3月1日实施,医保经办机构分两次向医疗机构预付医保资金,购销协议签订6个月内完成。
◆ 北京 ◆ 3月中下旬实施,要求生产企业3月15日前货到达并选择好配送商(目前正在进行)。医保按采购金额的30%预付;未中选品种参照上海。
◆ 广州 ◆ 实施时间不详,广州GPO第三批医保集团谈判品种中涉及23个4+7集采落选厂家品种,需谈判(人机对话)决定。
◆ 厦门 ◆ 3月1日实施,并且流传福建计划拿出60%市场份额跟进4+7集采,4月1日执行。
◆ 三明 ◆ 三明不是4+7试点城市,但态度积极,据2月20日相关活动显示该市将“持续推进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及时跟进“4+7”城市集中采购中选结果”。
编辑: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