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患者查出“包块”后跳楼身亡!知情权和隐私权医生应该怎么选?

 

“医生圆桌会”——让医生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价值。
 
截止下期圆桌会,每位参与评论的医生大大均可获得 20 积分奖励。

 

1
阿尔兹海默症新药惹争议

 

11月2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有条件批准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甘露特钠胶囊上市。这是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新药,代号:GV-971,商品名九期一®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一种,全球约有5000万患者,社会痴呆相关成本达1万亿美元。中国大约有1000万患者。

 

人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有着极其强烈的临床需求。从2002年开始,已经17年没有新药上市。所以,九期一®的获批,称得上是历史性的消息。但是,九期一®也带来了巨大的争议。例如,推出这款药的绿谷制药,过去很多年把保健品当作“抗癌神药”销售,而被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媒体曝光。九期一®的药理与此前的AD药物截然不同,临床试验数据也被认为存在不少问题。

 

关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

 

 

2
“特殊的礼物"

某院泌尿外科梁教授收到一份礼物,如下图:

 

您曾经收到过那些记忆深刻的礼物?

 

 

3
患者病情谁先知

近日,48岁的深圳汪女士,因为下腹疼痛,于10月23号到福永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在常规检查治疗以后,医生建议再做CT检查,这期间她从医生那儿打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体检的情况,开始心情抑郁,心理负担加重,于当晚离开医院后回出租屋九楼跳楼身亡。

 

家属说,住院四天以后,汪女士独自从医院出来,回到家里,当晚她通过手机微信给丈夫留言说:今天医生告诉我CT结果出来了,说胰脏结肠有问题,自己有一种莫名的预感,99%是结肠癌,那个包块就是结肠里面的恶性肿瘤,所以决定放弃治疗。因为不想拖累家人,不想拖累家庭,这也成为她留给家人的最后一段话。家属认为,CT检查的进展情况家属还不知道,但患者本人却先知道了,造成这样的后果,医生和医院都要承担责任!

 

对于此事,院方发布了情况说明,称10月29日,患者家属来访,医院领导及妇科主任接待了患者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患者的不幸表示同情和哀悼,同时正面回应患者家属提出的诉求,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合理合法维权。

 

你们觉得,对于病情告知,是直接告诉患者好,还是瞒着好?

 

 

4
职场八卦

某天上午,朱医师因学员赵某找患者补充询问个人信息未及时按要求打印出院患者病历,进行指责,并在争论中做出揪学员衣领的行为。双方被拉开后主任协调,在了解事件经过后,主任对学员进行开导,并表示立即将其调至其他医疗组,并要求朱医生道歉。临近中午时,赵某在医生值班室从一台电脑中抄写培训手册的 病例信息,此时朱医生也表示要使用此电脑。朱医生询问赵某还用不用此电脑,但赵某未予理睬。朱医生再次大声询向,并在旁人主动让出电脑后仍表示要使用此电脑。赵某随即举起手机要拍摄朱医生的工作牌和表示要投诉(赵某事后表示因对方语气粗暴和不文明用语,想留存证据)。

 

双方争执中,赵某手机被夺去并被摔在地上, 并被抓起衣领推向窗边柜子,但很快便被旁人拉开(赵某事后发现 左侧脸颊和右手背有被轻微抓伤)。被拉开后,赵某立即拨打“110” 电话报警说是被人按在地上殴打(赵某事后表示因朱医师想再次上前才拨打报警电话,并表示报警电话表述确有些过激和夸大事实)。 民警赶到现场并简单了解情况后,建议双方合解和签字后离开。

 

事后,主任对朱医生进行严厉批评,要求朱医生现场向赵某某握手道歉和全额赔偿手机费用(已向本人确认现场收到现金赔偿),最后科务会对朱医生作出处理决定,取消朱医生带教医师资格申报和教学评先评优资格三年,并进行全院通报批评。

 

日常工作中,住院医生和规培生会有矛盾冲突吗?

......

 

上期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规培生吐槽医院“无限压榨”,规培研究生=免费劳动力?》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