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专业版本)
直接先汇总:
☆子宫内膜(子宫腔内衬)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生(EH),分为简单性或复杂性,以及伴或不伴异型性。伴异型性的复杂性增生为肿瘤性,可发生进展或与子宫内膜癌共存。EH通常由雌激素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所致
☆EH的治疗选择主要基于两个因素:
1)核异型性以及子宫内膜腺体的拥挤和复杂程度;
2)生育意愿。
主要治疗方法是孕激素治疗或子宫切除术
☆EH常用的孕激素治疗方法包括:
1)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持续5年(曼月乐,LNg52/5)
2)口服醋酸甲羟孕酮(MPA)
3)口服醋酸甲地孕酮
尚未充分研究口服雌-孕激素避孕药用于治疗EH,但不伴异型性的EH患者可选择该方法。
☆不伴异型性的EH在20年中进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约为5%或更低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简单性或复杂性)EH患者,我们建议采用孕激素治疗,而非子宫切除术(Grade 2C)
对于没有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 和/或 有孕激素禁忌证的绝经前患者,适合选择期待疗法
对于有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和/或孕激素禁忌证的绝经后患者,优选子宫切除术
☆不伴异型性的EH患者,我们推荐使用LNg52/5,而非全身性孕激素(口服、肌内、皮下或经皮)(Grade 1A)
☆伴异型性的EH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达28%
☆非典型EH患者若为绝经后或绝经前但已生育,我们推荐子宫切除术,而非孕激素治疗(Grade 1B)。非典型EH患者若未绝经且希望保留生育力,或处于任意绝经期状态且不能耐受手术,可选择孕激素疗法。
☆对于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典型EH患者,我们建议不要同时行双侧卵巢切除术(Grade 2C)
详细版本:
子宫内膜(子宫腔内衬)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包括两类,一类是子宫内膜非肿瘤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紊乱、良性增生、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特征是子宫内膜腺体增生且形状和体积不规则;另一类是癌前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EIN)及所有非典型复杂性增生],特征是子宫内膜肿瘤性增生但不伴浸润。EH通常由雌激素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所致。
有以下因素的女性EH风险较高:肥胖,有慢性排卵功能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子宫内膜癌遗传风险升高(Lynch综合征)。大部分EH患者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
治疗方法的选择
EH的治疗取决于临床因素和诊断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组织学特征和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临床因素–所有EH分类中均应考虑的临床因素包括:
•复发或进展的危险因素(如肥胖、排卵功能障碍、遗传风险高)
•生育意愿
•避孕需求
各类EH进展为更严重EH和EH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都相同。因此,无论诊断为哪种类型EH,有子宫内膜肿瘤性病变危险因素的女性均应接受细致的预防、监测及最有效的治疗
诊断因素–治疗决策取决于EH的病理分类。我们推荐使用2015年WHO的EH分类标准。
•诊断分类主要基于两个因素:
-核异型性
-腺体拥挤和复杂的程度
•细胞核是否有异型性是决定同时存在子宫内膜癌或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风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示初始治疗、维持治疗及长期监测
治疗方案选择
EH的治疗包括监测、孕激素治疗或子宫切除术
其他治疗手段包括除孕激素以外的药物治疗或保守性手术治疗。这些方法不常用,且尚未经充分研究。
所有治疗策略均应包括同时去除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无拮抗雌激素,因为过多暴露于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瘤样增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可能发现并停用含雌激素的非处方药或局部用药,停用无拮抗的雌激素治疗,纠正排卵功能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高泌乳素血症所致的功能障碍),减轻体重,或极少情况下还可去除产生雌激素的肿瘤
对肥胖女性,减重除了可降低脂肪细胞产生的雌二醇和雌酮所致高水平内源性雌激素以外,还有多种健康益处。减肥手术可能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
若患者有排卵功能障碍,应治疗其病因(如,泌乳素瘤),或者当排卵障碍很可能长期存在时(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需要在EH消退后应用孕激素维持治疗。
监测 — 如果有隐匿性癌或进展为癌的风险较低、且已经消除了引发EH的因素(如,患者不排卵但已纠正且曾出现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增生),可仅给予监测。
孕激素治疗 — 美国FDA尚未批准EH的疗法,但已批准多种孕激素用于预防EH,也批准醋酸甲地孕酮和长效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疗法,因为它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如果孕激素疗法恰当且成功,患者未来可尝试妊娠。
子宫切除术 — 全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但是外科大手术且会影响未来生育。子宫切除术通常仅用于绝经后女性、无将来生育要求的女性,或病理检查提示并发子宫内膜癌风险较高的女性。
其他治疗方法 — 非孕激素药物治疗或保守手术治疗都不是标准的临床方案,但已有报道。
i)非孕激素药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后者每日释放19.5μg、持续5年(曼月乐,LNg52/5),采用这种联合方案成功治疗了24例有非典型EH或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绝经前女性
•已将芳香酶抑制剂用于阻断EH患者的内源性雌激素生成。阿那曲唑成功治疗了11例肥胖的绝经后患者
•育龄女性应用诱导排卵(如,氯米芬或芳香酶抑制剂)将使部分女性形成黄体,暴露于内源性孕激素,EH缓解。持续性EH患者几乎不可能妊娠。需要仔细监测确保EH消退。该方法有利于希望妊娠且不伴异型性的EH患者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既有抗增殖作用,又可降低胰岛素抵抗,而这可能在超重或肥胖女性发进展为子宫内膜癌中发挥作用。一项小型前瞻性研究纳入16例患者,在醋酸甲地孕酮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能改善非典型EH的消退
•达那唑成功用于治疗EH,但该药口服时有严重副作用,所以几乎不用该药
ii)其他手术治疗
•一项研究纳入73例EH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切除EH,68例有效,但这种疗法的长期结局还有待确定。
•减肥手术有前景。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显示,减肥手术组与肥胖对照组相比,前者的所有癌症发生率显著降低(3.5% vs 5.8%)。减肥手术组中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28.3%),其次是子宫内膜癌(17%)。而肥胖对照组中最常见的癌症是子宫内膜癌(62.3%)。
孕激素治疗:
孕激素通过激活孕激素受体,引起间质蜕膜化转变及子宫内膜随后变薄,从而逆转EH。孕激素还可减少雌、孕激素受体,并激活羟化酶,使雌二醇转化为活性较低的代谢产物雌酮。
禁忌证 — 孕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包括:
☆当前或既往有血栓栓塞性疾病,或脑卒中
☆重度肝功能障碍
☆确诊或疑似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
☆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
☆妊娠
☆已知对孕激素过敏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会向子宫局部给予孕激素,所致全身吸收量极少,因此可能适用于有孕激素相对禁忌证的患者。有孕激素重要禁忌证的患者需要专家会诊。
药物、给药途径和结局 — 有多种孕激素药物可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剂量及方案来治疗EH。以前最常用的治疗是口服MPA或醋酸甲地孕酮,但目前的一线治疗是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持续5年(曼月乐,LNg52/5)
随机试验已证明LNg52/5比口服孕激素类药物更有效,此外,LNg52/5的其他优势还包括有长效避孕作用且无需每日用药
口服孕激素能有效治疗多数不伴异型性的EH病例及部分较轻微的非典型EH
对下述特征女性优选口服孕激素:
因副作用(如,痛经)不能耐受或拒绝宫内装置
子宫因素导致宫内装置放置或留置困难(如,因子宫纤维瘤、先天性畸形而导致宫腔严重变形,或宫内装置反复脱落)
计划在治疗起效后尽快受孕;因为妊娠期禁用孕激素,若采取口服药物,则患者可自行停用,但若采用宫内装置,则需要医生帮其取出
口服孕激素可采用只含孕激素的药物(如,醋酸甲地孕酮、MPA),也可使用含雌-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 OC)
口服孕激素方案通常持续给药3-6个月
对于使用非避孕口服孕激素治疗的EH患者,报道的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如下:
醋酸甲地孕酮40-160mg/d。此药是“化疗药物”,但最好归类为强效孕激素。尽管根据与患者的共同决策存在实践差异,但因为甲地孕酮是强效孕激素,所以常作为治疗非典型EH的首选孕激素
MPA 10-20mg/d。在研究将LNg52/5用于治疗不伴非典型病变的EH之前,MPA曾是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之一
醋酸炔诺酮(norethisterone acetate, NETA;英文别名norethindrone acetate)15mg/d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一项研究纳入不伴异型性EH患者,发现每天服用200-300mg微粒化黄体酮有效。但这种孕激素作用相对较弱,我们不考虑将其作为EH的一线孕激素治疗。在实践中,我们仅将其用于治疗进展风险低且不耐受更强效合成孕激素或拒绝放置LNg52/5的EH患者
用于治疗EH的给药方案中,孕激素持续应用(每日给予)或宫内释放系统优于周期性给药(用药方案各异,典型的用药方式是每个月至少连续使用12-14日,其余时间不用药)
随访 — 所有类型的EH患者均需接受密切随访,并恰当监测是否有持续性或复发性EH,或是否进展为子宫内膜癌
维持治疗 — 一旦EH完全消退,通常需给予孕激素维持治疗。维持疗法包括继续孕激素治疗。尚无高质量数据支持应用某种维持治疗方案更好。因此,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偏好、成本、依从性、便利性和副作用
我们在实践中更倾向于使用LNg52/5进行维持治疗。这是考虑到EH患者常有子宫异常出血,而LNg52/5较口服孕激素的闭经率较高且停药率较低
在随访或维持治疗阶段,如果尚未纠正过量雌激素暴露的来源,则应予以纠正。
选择维持治疗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绝经前女性
•若有无法纠正的慢性排卵功能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且不期望妊娠,则适合选择雌-孕激素避孕药。只要患者长期无排卵且存在EH进展的危险因素,可继续孕激素治疗
•若患者不能或不愿使用含孕激素的避孕药,保护子宫内膜的其他方案包括未批准用于避孕的周期性或连续性应用孕激素
●对于绝经后女性,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孕激素时,应该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和患者对孕激素方案的耐受性
•若患者没有潮热,我们仅用孕激素治疗
•若患者有潮热,我们尝试用仅含孕激素的药物治疗。孕激素可减少潮热,并且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但安全性数据有限
根据EH类型治疗
☆增生的子宫内膜
增生的子宫内膜提示活跃的雌二醇分泌,类似于月经周期的增生阶段,而非某种EH类型。但若在无排卵的绝经前女性或绝经后女性中观察到增生,如果不予纠正,则雌激素过多,这可能使患者发生EH的风险升高
对增生子宫内膜的治疗,应仅根据促使患者行活检的症状性质以及这些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偏好对绝经前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绝经后患者可考虑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或口服孕激素。若患者有导致雌二醇过量的共病(如肥胖),应告知其长期健康影响
☆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增生/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紊乱
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患者,治疗可采用只含孕激素的药物、口服避孕药或期待疗法。多数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可出现EH消退和子宫出血模式恢复正常。期待治疗也适用于部分患者,但如果患者持续暴露于过量雌激素或有子宫内膜癌的其他危险因素、且需要一线治疗,期待治疗可能不会使EH消退,他们需要的一线治疗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持续5年(曼月乐;LNg52/5)
孕激素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共5年(曼月乐:LNg52/5)],以及复方雌-孕激素OC。若患者有子宫内膜癌任意危险因素,我们在实践中使用LNg52/5治疗。治疗的选择也取决于患者是否需要避孕,因为一些口服孕激素无避孕效果
绝经后女性–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绝经后患者,我们使用单纯孕激素治疗、而非OC,因为她们无需避孕且最好应避免不必要的雌激素暴露。孕激素治疗可采用口服或宫内给药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绝经后患者,若有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或有孕激素治疗禁忌证,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期待治疗 — 对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患者,尤其是月经正常且无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者,可选择期待治疗。随着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暴露于高水平的内源性孕激素。这通常足以使不伴异型性EH消退和维持消退,尤其是单纯性EH
随访 —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患者,孕激素治疗或期待疗法的随访包括: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绝经前女性,如果月经模式恢复正常,无需重复子宫内膜活检。在正常的月经模式下很可能达到平衡子宫内膜的理想结局。但若出血模式未恢复正常,则每3-6个月重复1次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活检可在留置宫内释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绝经后女性,若使用孕激素治疗,应3-6个月重复1次子宫内膜活检
无论患者处于绝经前、后,如果重复子宫内膜活检显示非典型EH或持续存在不伴非典型病变的EH,我们通常进行诊断性刮宫,以确定不存在更严重的EH或子宫内膜癌
维持治疗 —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EH绝经前女性,若其月经未恢复正常且有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应无限期使用某种形式的孕激素治疗
一些患者受到孕激素副作用的显著影响,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孕激素制剂
对于子宫内膜恢复正常的绝经前患者,应用孕激素维持治疗应取决于月经模式:
•正常月经模式–适合期待治疗。如果复发异常子宫出血,建议行子宫内膜活检。
•无正常月经模式–如果在治疗3-6个月后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子宫内膜正常,但尚未恢复正常周期月经功能,我们给予无限期的孕激素维持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恢复正常的绝经后女性,是否给予孕激素维持治疗取决于绝经后是否继续出血:
•出血停止–适合期待治疗。如果复发异常子宫出血,建议行子宫内膜活检。
•绝经后继续有出血且子宫内膜活检正常–给予孕激素维持治疗,并应用宫腔镜评估局灶性病变,以及在3-6个月时再次行子宫内膜取样。
若患者有持续性异常子宫出血,即使EH完全消退,也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在这种情况下,子宫切除术的指征不再是EH,而是困扰患者的出血症状
☆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增生/良性子宫内膜增生(部分EIN)/腺体拥挤
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治疗可采用孕激素或期待治疗。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患者若在接受孕激素治疗时进展为伴异型性EH,子宫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并且,子宫切除术还适用于拒绝孕激素治疗或有孕激素治疗禁忌证的绝经后患者
孕激素治疗 — 孕激素治疗是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的标准治疗方法。LNg52/5是治疗最有效的孕激素,依从性高且有避孕效果。我们推荐对此类患者使用LNg52/5,而不是口服孕激素。但若患者不能耐受LNg52/5,则使用3-6个月的醋酸甲地孕酮。若患者拒绝或不能使用孕激素,可选择子宫切除术
期待治疗 — 对某些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患者,也可选择期待疗法。采用期待治疗的原因包括:患者有孕激素禁忌证,以及患者拒绝或不能耐受孕激素治疗
随访 —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患者,期待治疗或孕激素治疗的随访包括:
评估是否有困扰患者的孕激素副作用,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孕激素剂型
对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绝经前患者,应每3-6个月重复1次子宫内膜活检、持续1-2年,直到活检显示子宫内膜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为正常的子宫内膜,推荐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活检可在留置宫内释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绝经前患者希望妊娠,一旦活检显示增生消退,则可尝试妊娠,并且已有研究发现妊娠可行、可实现。
•如果重复子宫内膜活检显示非典型EH或持续存在不伴非典型病变的EH,则进行诊断性刮宫,适当情况还可行宫腔镜检查,以排除更严重的EH或子宫内膜癌。
•如果孕激素治疗6个月后仍未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则需要进一步治疗。既往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孕激素使EH完全消退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持续存在复杂性EH的干预措施包括:
-若患者无妊娠要求,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或者,可将LNg52/5与口服孕激素联用或采用更高剂量的口服孕激素。但尚无研究支持这种方法,因此建议在3-6个月时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密切监测
-如果发生非典型EH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子宫切除术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绝经后女性,应每3-6个月重复1次子宫内膜活检、持续长达1年,直至活检显示子宫内膜正常。如果不能恢复正常的子宫内膜,建议切除子宫。子宫内膜活检可在留置宫内释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重复子宫内膜活检显示非典型EH或持续存在不伴非典型EH,可行宫腔镜联合诊断性刮宫,以排除更严重的EH或子宫内膜癌。
•如果孕激素治疗6个月后仍未恢复正常的子宫内膜,则需要进一步治疗。既往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孕激素使EH完全消退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持续性复杂性EH的干预措施包括:
-子宫切除术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或者,患者可将LNg52/5与口服孕激素联用或采用更高剂量的口服孕激素。但尚无研究支持这种疗法,因此建议在3-6个月时通过子宫内膜活检进行仔细的重复评估。如果发生非典型EH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子宫切除术
维持治疗 — 对于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患者,在EH消退为正常子宫内膜后,如果患者仍存在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需要无限期使用孕激素维持治疗
结局 — 应用LNg52/5治疗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EH时,子宫内膜恢复正常的消退率约为90%。随机试验资料显示,LNg52/5比口服孕激素更有效
复发风险 — 一项长期随访的队列研究显示,不伴异型性的复杂性增生的复发率为12.7%。对于EH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持续孕激素治疗或子宫切除术
☆非典型增生/EIN
伴异型性的EH(也称为EIN)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可能并发浸润性病变。子宫切除术是大多数非典型EH患者的首选治疗。若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力或不能耐受手术,可接受孕激素治疗
相关研究显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的孕激素治疗,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共5年(曼月乐,LNg52/5) 对非典型EH和1级子宫内膜癌的消退率高达75%-85%。但子宫切除术能治愈该病,因此仍然是最佳选择。LNg52/5的有效性较高,若育龄期患者希望未来生育或有手术并发症高风险,适合选择这种疗法。
进展为癌症的风险 — 根据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非典型EH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15%-28%
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持续暴露于无拮抗的雌激素,可能源自药物治疗,或内源性因素(如肥胖、慢性排卵障碍)。
绝经后女性和不希望生育的女性 — 对于大多数非典型EH的绝经后患者或已生育的绝经前患者,我们推荐子宫切除术,而不是孕激素治疗。若患者因共病或手术史而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应就首选手术还是孕激素治疗进行评估和咨询
子宫切除术 — 应首选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这些患者不适合进行保留宫颈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因为子宫内膜瘤向宫颈局部扩展的可能性超过该术式的任何潜在益处。在切除子宫时,应进行肉眼视诊和冰冻切片来评估子宫内膜癌
对非典型EH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时,我们建议不要同时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是否切除卵巢,取决于提前绝经的风险和卵巢切除术的潜在风险(即使对于绝经后患者而言),相对于术后发现子宫内膜癌而再次手术的风险
总体而言,非典型EH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术时行卵巢切除术的缺点在于:增加患者的潜在围术期并发症风险,或对健康有长期不良影响。子宫切除术时行卵巢切除术通常仅轻微增加手术风险,但有研究表明选择性卵巢切除术对健康有长期不良影响。绝经前女性接受卵巢切除术有绝经提前的不良影响,绝经后女性也有其他长期不良影响的报道。
结局与随访 — 子宫切除术能治愈EH
全子宫切除术后,如果标本中未发现子宫内膜癌,则无需进行EH相关的进一步监测。
全子宫切除术后,无论手术标本显示是否有EH或子宫内膜癌,大多数女性都不需要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癌罕见。是否行阴道断端细胞学检查,应仅取决于患者由于既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或其他情况提示的指征,而不是EH病史。
希望保留生育力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 非典型EH女性若未绝经且希望保留生育力,或处于任意绝经期状态且手术并发症风险较高,更适合应用孕激素治疗,而不是子宫切除术。
孕激素治疗的选择与结局 — 如上文所述,有多种不同孕激素药物可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剂量及方案来治疗EH。非典型EH患者若接受孕激素治疗,我们建议的一线治疗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总量52mg,释放速率为20μg/d、持续5年(曼月乐,LNg52/5)。
醋酸甲地孕酮效价高于MPA,因此通常是治疗非典型EH的口服孕激素。醋酸甲地孕酮的给药方案为一次80-160mg、一日2次;尚无研究发现增加剂量会增加益处
随访:应用孕激素治疗时,非典型EH消退为正常子宫内膜的中位时间为6~9个月。
孕激素治疗非典型EH期间的随访包括:
绝经前女性:
每3-6个月重复1次子宫内膜取样,最长持续1年。子宫内膜取样可在留置宫内释药系统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在6-12个月内消退为正常子宫内膜,则可在消退后再重复1-2次活检,以确定不存在EH或伴发癌。如果月经恢复正常,则无需再行活检。但若患者后续出现异常出血,则需要再次取样
•在数次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正常并确定有正常的出血模式后,重复取样的时间应取决于具体的危险因素。
如果治疗6-12个月后仍持续存在非典型EH:
•可将口服孕激素与LNg52/5联用,也可增加口服孕激素的剂量。
•在开始进一步治疗后3个月重复子宫内膜取样。如果样本显示为不伴非典型病变的EH,则可继续治疗,然后重复取样,直至无EH。如果没有EH,可考虑允许患者妊娠。但只要出现持续性非典型EH或癌症,均应推荐患者切除子宫。
不适合手术的绝经后患者:
每6个月进行1次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子宫内膜取样,持续1-2年。如经阴道超声发现异常(子宫内膜厚度>4mm),应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如果活检显示进展为子宫内膜癌,将患者转诊至妇科肿瘤科
维持治疗 — 当子宫内膜取样显示增生已成功消退、恢复为正常子宫内膜时,绝经前患者不久后即可尝试受孕,或者当近期无妊娠计划时,应接受孕激素维持治疗。绝经后女性需要维持治疗
绝经前女性
•选择立即尝试受孕的女性应停止孕激素治疗。妊娠期间禁用孕激素类药物
•妊娠结束后,如果患者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则不需要孕激素维持治疗和/或子宫内膜活检监测。患者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激素避孕药。如果妊娠后未恢复规律的月经周期,则重复子宫内膜活检
•如果EH没有复发,不推荐在产后行子宫切除术。若患者有复发性异型性EH且希望未来生育,再次用孕激素治疗。但也应重新处理EH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已完成分娩,则应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如果患者短期内没有受孕计划,建议给予孕激素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维持治疗应无限期继续,或直到明确患者不再有诱发EH的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取样不是常规检查,除非患者之后又出现异常子宫出血
绝经后女性
建议给予孕激素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维持治疗应无限期继续,或直到明确患者不再有诱发EH的危险因素。绝经后无复发性出血时,不需常规监测
非典型EH的复发通常有症状,出现子宫异常出血。可通过子宫内膜活检评估。若非典型EH复发,可再次给予孕激素治疗。但我们在实践中,对复发后再出现非典型EH的患者更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没有标准的维持治疗方案;可使用各种孕激素制剂,但我们在实践中首选LNg52/5
治疗后的生育力与妊娠 — 许多选择孕激素治疗的患者在非典型EH消退后能够成功受孕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非常总要,但是随访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愿我手上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最优秀的治疗与随访!